分享

裴正学教授治疗胃癌的经验。

 昆山同德堂邹医 2021-08-08

裴正学教授治疗胃癌的经验。方法:跟师侍诊,收集病例,进行总结。结果:裴老将胃癌分为肝胃不和、脾胃气虚、脾胃湿热、气滞血瘀、胃阴亏虚5个证型,分别选用胆胰合症方加减,香砂六君子汤、小建中汤加减治疗,乌梅合剂、金铃子散合剂、半夏泻心汤加减,桃红四物汤、金铃子散加减,叶氏养胃汤合小丹参饮、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临床疗效显著。结论:裴正学教授治疗胃癌临床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裴正学治疗胃食管反流所致慢性咽炎经验介绍


裴正学教授治疗扁桃体炎的经验。裴教授认为本病的发作有急慢性之分,病证有虚实之别。急性发作多以实证为主,慢性发作多以虚证为主。裴教授选用

养阴清肺汤和桔梗汤为基础方,并分外邪侵袭、肺肾阴虚及痰湿瘀阻3型进行辨证加减,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附验案3则,以资佐证。



裴老认为,正虚为恶性淋巴瘤发病之关键,扶正固本为其治疗大法,临证以

兰州方为基础方,配合西医化、放疗治疗此病疗效显著。


裴正学教授治疗慢性鼻炎临床经验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育民 魏亚卿 +1 位作者 裴正学 《亚太传统医药》 2018年第11期144-146,共3页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环境的改变,慢性鼻炎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越来越多的人被慢性鼻炎所困扰,传统的西医治疗往往难以取得长久的疗效。裴老师认为慢性鼻炎的病因可结于脏腑失调,其病机特点为邪毒滞留鼻窍、气血不畅、鼻窍不利而发为本病,运用中医中药辨证施治本病优势可见。裴正学教授在多年临床经验的基础上,运用麻桂合剂加减治疗慢性鼻炎疗效确切。


裴正学治疗大肠癌术后的经验 被引量:5

17

作者 祁莉 裴正学 +1 位作者 李国莹 《国医论坛》 2018年第2期20-22,共3页

裴正学教授认为中西医结合是治疗大肠癌的最佳方案,应及早手术,术后辅助化疗,强调中药配合治疗,以增强患者免疫力,缓解化疗不良反应,延长患者生存期。该病的中医病机以脾肾亏虚、正气不足为本,湿邪、热毒、瘀滞为标;治以健脾补肾,兼以疏肝、化湿、行气活血为法;用裴氏清肠固本汤加减治疗,收效显著。大量临床实践表明,裴正学教授治疗大肠癌见解独到、疗效显著,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了一条可资借鉴的新思路。



裴正学教授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临床用药,总结裴老治疗浆乳之心得。裴老认为,此病的病位,与肝、脾胃、肾息息相关,重在肝;其主要的病机为肝郁气滞,营气不从,经络阻滞,气血瘀滞,聚结成块,蒸酿肉腐而成脓肿,溃后成漏;若气郁化火,迫血妄行,可致乳头溢血。故在治疗过程中裴老注重疏肝解郁、清热解毒、托里透脓,以自拟方

柴山合剂合托里透脓散合方治疗此病,疗效甚佳。



裴正学教授认为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的主要病机为肝胆气机逆乱,湿热郁结,失于疏泄所致。裴教授主要以疏肝健脾、和胃止痛、活血化瘀、清热解毒、通腑泄热等为治则,通过几十年的临床经验,总结出以"

胆核、香砂六君、半夏泻心"为主方加减的治疗方法,效果显著


:裴正学教授认为正虚是结肠癌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扶正固本是其治疗的基本法则;手术、放化疗是祛邪安正的必要手段;中医扶正固本与西医手术、放化疗的有机结合是扶正祛邪思想的体现。结论:裴正学教授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结肠癌疗效显著。


裴正学教授认为,正气不足、肝郁气滞、痰瘀内阻为鼻咽癌发病的主要病机,临床上常选用

兰州方、四逆散、升降散等方辨证加减,在提高鼻咽癌放疗患者的放疗敏感性和生存质量及预防复发、转移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擅用活血化瘀之法以兰州方加味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经验。


裴正学教授认为中风有内外之分,脉络空虚,风邪入中为外因;肝阳上亢,肝风内动,风火相煽,痰浊阻络为内因。中风后期,脏腑虚损,出现肾阳亏虚,气虚血瘀,脑络痹阻的病机特点。多为本虚标实,上盛下虚。本虚为肾阳亏虚,气虚血瘀;标实为肝风内动,风火相煽,痰瘀阻络,气血逆乱。裴教授补虚泻实,标本兼治,常用

地黄饮子、冠心二号、补阳还五汤、汉三七、水蛭治疗肾阳亏虚,瘀血阻络之脑中风,效果显著。并附一例病案以阐述机理。


肾病综合征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浮肿、乏力、纳差,裴正学教授认为从中医上看它属于脾肾肺气虚,治疗上主要用宣肺、健脾、补肾三大法则,方药分别

越脾加术汤、四君子汤、济生肾气汤为主,随症加减,效果显著。


系统性红斑狼疮(简称SLE),是好发于中青年女性的常见病。笔者以裴正学教授提出的"西医诊断,中医辨证,中药为主,西药为辅"的十六字方针作为指导思想,应用补肝肾、养阴津、祛风胜湿之大法,治疗此病取得了显著疗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