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氏名村】湖南省宜章县岩泉镇沙溪村

 昵称2433919 2021-08-09

天下文氏一家亲  ID wsyjq8

宗亲,无论您身在世界哪个位置,您只要点击上面蓝色字体“天下文氏一家亲”,再点关注,即能加入咱们文家人大家庭,恳亲问祖,联谊交流,与全球文家人在一起,获取最新资讯,让我们一起传播文氏文化、弘扬爱国精神,联结宗族根脉、传递家国情怀!

湘南边陲文姓村落——沙溪村

湖南省宜章县沙溪村,地标东经112.9,北纬25.2。据《宜章县志》(民国三十年版,此版本是共产党早期领导人邓中夏的父亲邓典谟总纂)解放前属栗源团长乐乡,解放后属岩泉公社,现改属岩泉镇。沙溪村内分三个小村,老屋、大河和下寮。老屋和大河都是文姓无一杂姓,下寮是邓姓。围绕着沙溪村还有五个自然村是文姓,分别是小河、东口洞、石下、盐冲和龙沙坪下山文家(见附图)。

在百度地图里搜索“文家”能够看到的就是下山文家。所有这些村落都在乐河两岸,十来米见宽的乐和水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文氏族人。六十年代,当我还是少年的时候看到的乐河水是清澈透底,河边是沙滩,人们用直径十多米的水车,利用河水的冲力将河水打上岸直接饮用。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当地人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做鞭炮搞纸厂,乐河水已不能同日而语了。

现今,沙溪文氏大约六千余人,开基祖华福公,沙溪文氏康熙三十八年第一次刊印修族谱,谱序记载“沙溪文氏 宜之巨族也……文公天祥……立弟璧公之叔子陞为嗣……璧公乃以陞嗣公 后是为承公……承公乃由江西而至南楚生子华福 福公由南楚而郴而宜至于沙溪之地……生五子取名恭敬仪惠信敬迁连州久未复还 恭仪信之三房居大河之左 惟惠之一房居大河之右”。也就是说沙溪文氏是文天祥嗣子陞公的后裔,由于江西那边有富、实、宏说是陞公的后裔,因此就产生了争议。

1992年沙溪九修族谱广东阳山秤架乡和湖南宜章莽山乡有文姓族人来沙溪说他们是二房敬的后裔,尔后重新归入文氏族谱。“南楚”在沙溪文氏族谱里有“湘阴楚南”一说,其实这个地方就是广东乳源到湖南宜章这一带,并非湘北的湘阴县。而民国三十年版的《宜章县志》卷17氏族志篇中有“沙溪文氏 元末自湘阴县迁此”的记载是一个严重的错误。有一次我与香港元朗新田的文藏言先生谈到关于《县志》时他就说过,《县志》是政府编修,有人提供就会录入,并不一定去考证。因此,《县志》也有它的局限性,只作参考,不能全信。

在广东粤北地区的韶关、乐昌、乳源、阳山、英德、清远也有许多文氏村落,虽然他们之前没有与沙溪村同修族谱,但是他们的字派谱与沙溪文氏是一样的。其实他们同样是从南楚那个地方迁出,原因是华福公有四兄弟,分别为华礼、华福、华荣、华祖。这些地方的文氏族人是他们的后裔,都持有克承(陞)公遗留下来的字派谱。

看一下宜章地图就知道宜章地形是长条形的,从北到南有将近一百六十多公里,宜章在五岭山脉骑田岭的南边,与广东接壤,属珠江水系。宜章分上乡、中乡、下乡。下乡在宜章人心目中就是野蛮的代名词,因为那里在旧社会时期山多且偏远,土匪出没。共产党八一南昌起义后,朱德、林彪的队伍在那个地方活动。著名的宜章年关暴动就在这个地方发起。由于交通不便我小时候回一次老家沙溪村是非常困难的。现在交通发达,107国道、京港澳高速公路、广乐高速坪石西出口离沙溪村约20公里。从郴州开车回老家高速公路一个半小时可到。

如今的沙溪村龙头产业是鞭炮,带动了纸厂、鞭炮筒子厂、引线厂和纸箱包装厂。家家户户都与鞭炮事业相关,一派欣欣向荣的繁华景象。

沙溪文氏族人历来都非常注重文化教育事业,有书香门第之称。解放前,据《宜章县志》记载,民国二十年文氏创办的学校就有三个,文集禧、文集蔚创办长江初小,文集蔚创办沙溪文氏初小,文集成创办文氏义聪初小。民国元年至民国十七年在栗源书院执教的有文自修、文庆藻、文伯勋,民国十八年至民国三十一年执教的有文集英。还有抗日战争时期任该校校长的文云耀。大革命时期有文集裕毕业于国立武汉大学历史社会学系。曾任中国国民党 湖北省党部青年部部长。民国十五年,当选中国国民党武昌市执行委员会任宣传部部长,曾任中共湖北省委书记武昌市委书记等职。

解放后也不乏莘莘学子。文云朝(1937年生)北京大学地理系毕业,就职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研究员。文建森,2014年高考以总分654分取得湖南省宜章县高考理科第一名,郴州市第三名,被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录取。文富彬,2016年考取中国科学院硕士研究生。

未来,希望在改革开放欣欣向荣的新时代能有更多的沙溪文氏精英人士出现,为我们的国家、为全人类作出较大的贡献。

热门

文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