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悠久开元寺,修心养性的好去处

 魅力太行公众号 2021-08-09

文/待月西厢

坐落于我市襄都区开元寺街的开元寺,是牛城的一大景观,围绕着开元寺,被开辟成一座美丽的公园,成为人们休闲的好去处。
据有关资料记载,开元寺始建于唐代开元年间,是佛教曹洞宗的发源地之一,迄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是至今保存较为完整的一座唐代名刹。

元朝时为全国佛教文化中心,曾是唐、元两代的皇家御用寺院,是全国唯一的大开元寺,属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其历史和艺术价值为邢台独有,是历史留给我们牛城人的一份珍贵遗产。
现在我们看到的开元寺,是我市2006年开始重新建设的开元寺公园,位置在原来开元寺中轴线的东侧,这个公园是一个既带有宗教文化色彩又有休闲游览功能的寺庙式公园。
从空中鸟瞰,整个公园呈"L"形,从东南两侧依寺而建。公园里遍植银杏、绿竹等花灌树木。其间点缀小桥、亭阁等建筑,均由白色玉石所建。素雅的颜色衬托得古寺红墙分外美丽,远远望去,仿若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 
走进开元寺前广场区,一座洁白高大的三门七楼的大牌坊首先映入眼帘,牌坊上的图案雕刻精美,上书原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沈鹏所写的四个大字“盛世开元”,而沿广场中轴线两侧还对称分布两组共16棵银杏树和12个造型别致的石灯,使整个广场气势恢弘、庄重。 
进入开元寺内,几座新建的大殿巍峨庄严。佛乐声声中,一些善男信女们焚香膜拜,祈祷吉祥。 
历史上的开元寺,在现在的开元寺新殿西边,还保留着几座大殿和一些石碑、石雕、古钟、经幢等文物。其中有两处重量级文物,至今保存完好,堪称奇迹。一处为大殿前的雕龙石柱。
这些雕龙石柱一共有四根,每一根石柱上的雕刻都十分精美,而且每根石柱上的图案各不相同,有数条游龙蟠蜒其上。特别令人惊叹的是,这些石雕的龙体龙首,不是平面图,而是突出石柱之外20至35公分,造型美丽,动态感强,宛若真龙游跃腾舞。
近前仔细观察,这一条条雕龙,姿态矫健雄壮,形象格外逼真,好像要离开柱子,腾云驾雾,飞向天空。
据有关专家说,如此巧夺天工的雕刻艺术,大概除了山东曲阜的孔庙石柱外,别处鲜有。
根据石柱上的碑文,依稀可以看到“大明正德"的字样,可知,此殿重建距今已有近600年的历史了。另一处为大殿前摆放的一口巨型铁钟一著名的“开元钟”。
这口巨型铁钟,高2.70米,下沿围长7.2米,钟厚半尺,重达3万多斤。资料显示,该钟铸成于金代大定24年,钟壁有日、月、人、兽、牛、鱼等十二种图案,与黄道十二宫相对应,是研究我国古天文学发展渊源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
另有乾、坤、震、巽、坎、离、艮、兑等八卦图像,含乾坤浑圆之说。该钟铸成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因铸造技术高超绝伦,铁质火候纯精,虽历经风雨,但丝毫不显氧化痕迹,并且棕红色的钟体四周仍然荧荧发亮。
“文革”十年动乱中,造反派曾企图砸毁铁钟,然而只闻嗡嗡声,不见钟破损,可见我国古代铸铁工艺的高超。他开元寺的雕龙石柱和开元铁钟,实在是堪称开元寺的两大奇迹啊!
由开元寺南门沿广场往东而行,就进入佛教园林区,这是一个颇具佛教文化特色的公园,园内有广场、照壁、景观石、绿化、假山、人工湖、古城墙遗址等。
那个人工湖虽不大,但其形状独特,上有白色小桥穿过。湖的东岸,一座假山突起,曲径环绕,绿树掩映。湖北面一座白色小亭,名为六度”;为佛家的布施、持戒、精进、禅定、智慧、忍让。
离小亭转而向北,徜徉在小径,上,竹林、绿树、景石遍布,妙趣横生。
在这片区域,佛教文化特色处处显现,也许游人漫步湖边,观看小桥流水,欣赏佛教文化,能够洗去心头的烦恼和尘埃。
待月西厢,本名荣玉奇,男,热爱文学。曾在一家铁路企业供职,长期从事文字工作,业余时间喜欢给媒体写稿。曾在《中国青年报》、《工人日报》、《光明日报》、《解放军报》、《河北日报》、《燕赵都市报》、《台湾好报》等多家媒体发表作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