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内惊现国宝级曜变盏,竟出自于他!

 garyhyz 2021-08-09

图片图片

曜变盏真的很珍贵吗?

天下第一”是名副其实还是噱头?

为何追“曜”如痴的他

却称其为“玄学”

图片

何为曜变

图片

古籍《君台观左右帐记》记载:

曜变,建盏之无上神品

世上罕见之物,其地黑,

有小而薄之星斑,围绕之玉白色晕,

美如织锦,万匹之物也。

日本著名的中国古陶瓷学家小山富士夫

《天目》一书中给出释义:

曜变是建窑所烧,挂有浓厚黑釉的盏面,

浮现出大小不同的结晶

而其周围带有日晕状的光彩者为曜变。

曜变又作耀变,

含有光辉照耀之意。

图片

千年前的两宋时期

上至君王将相,下至走卒贩夫,

皆以饮茶为风尚,尤好斗茶

斗茶,又叫斗茗

是当时风靡一时的雅事活动。

斗茶一看汤色、二看水痕、三品其味,

以汤色洁白为上,汤花久凝不散为佳,

色香味俱佳者,方能大获全胜。

图片

蔡襄在《茶录》曰:

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造者最为要用。

意思就是黑盏最能衬托茶汤的白,

而且!!!

图片

唯有建阳所出的建盏,

胎体较厚,有保温隔热的效果,

茶遇盏生香,最适合用来斗茶品茗

图片

建盏因茶而盛

宋徽宗都为其代言点赞。

同时期的日本处于平安时代

宋僧东渡,广弘佛法,

亦将宋朝的饮茶之俗带入日本。

不久之后,

金兵入侵中原,赵宋王朝覆灭,

盛极一时的建盏随之沉寂

建盏的烧制技艺一度失传成谜,

尤其是最难烧的曜变盏。

图片

如今传世曜变全品仅存三件

这些曜变盏从中原流入日本后,

或为将军世代家传之宝,

或为佛教珍藏宝器流传至今,

皆被日本奉为国宝

令人扼腕叹息的是,

宋朝之后几经战乱,江山更迭。

目前,我国只有在杭州

出土了一件宋代曜变建盏的残件……

图片

▲杭州出土的宋代曜变盏

正因如此

足见曜变盏的稀缺珍贵

缘何珍贵

图片

▲吴立主曜变盏

既然提到宋朝建盏之盛

史书也记载,当时的建阳水吉

百窑相连,窑工数万,窑火昼夜不熄.

按理说当时的建盏应当多如牛毛

可为何遗留下来的曜变盏

却是凤毛麟角

图片

因为难!

如果建盏之美能人工描绘,

那就不会成为宋代第一茶器

也不会产生鬼斧神工的无上神品

图片

▲吴立主曜变盏

一炉生一炉死,一炉生不如死。

这是烧窑匠人们常说的一句话。

因为自然结晶的不确定性,

带来高成本的同时,

也带来了艺术的的无限可能

窑变斑纹的奥秘,

除了胎釉中材料的配比之外,

窑炉的温度和还原气氛也是关键。

图片▲吴立主  还原气氛

什么是还原气氛

简而言之,就是在窑门上开个口子,

往里投松油柴,油柴在炉内不完全燃烧

消耗氧气,以此降低炉内的含氧量。

窑火缺氧

就要从胎釉中抽取氧以继续燃烧,

则此时窑内气氛就偏还原

兔毫、油滴均需还原气氛才能形成,

而曜变更是窑内气氛达到极致的产物。

图片

▲吴立主曜变盏

听起来容易,

实际却是个技术活

柴火的投放频率、时机、剂量、

当天的气温、气压、空气湿度,

窑炉新旧等等都会有影响,

而且同炉的不同位置

气氛也不一样。

诸多因素非人力可控,反倒玄妙无穷

古人要烧制出绝美的曜变盏

可谓难如登天!

图片

那么今人

能否再现千年前的鬼斧神工

图片
追曜如痴

曜变之美,

让人看到天工造物的不可思议

曜变之难,激励无数匠人前仆后继,

倾尽毕生精力,矢志不渝!

吴立主大师

就是这样纯粹的追“曜”人!

图片
图片

吴立主,工艺美术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窑建盏烧制技艺传承人。福建省品牌文化发展研究会副会长。

图片
图片

 1959年,

吴立主出生于水吉镇后井村

宋代八大名窑之一的建窑就在村旁,

祖上数代也都从事陶瓷工艺制作。

他们一大家子就住在池中瓷厂

山后的龙窑便是吴立主儿时的游乐场。

生于斯长于斯,从小的耳濡目染,

使他对建盏有着别样的浓厚兴趣

可吴立主13岁那年

全家人陆陆续续都离开了瓷厂,

建盏似乎慢慢淡出他的生活,

直到一支考古队的到来……

图片

▲龙窑遗址

那是1977年,

有专家团队来到建阳进行考古挖掘

年轻的吴立主负责协助考古队工作。

命运的巧合让他与建盏再次相遇,

深陷其中,久久不能忘怀!

图片

不过当时的吴立主迫于生计

不得不继续从事木匠和鞋匠工作,

他心灵手巧手艺好,收入颇为可观。

日子也算安逸,唯有对建盏念念不忘!

图片

▲吴立主  手签证书

时间不知不觉到了1987年,

当时国内对复烧建盏还处于探索阶段

大家对建盏知之甚少,市场行情也不好……

但吴立主按捺不住对建盏的渴望,

没什么传世配方,没什么懂行人教,

唯有靠着对建盏的热爱和追求

一点一点去摸索和尝试

图片
▲吴立主家中院子里,堆积如山的建盏残次品

终于,他成功了!

通过对宋代建盏碎片的研究和再烧,

他烧制出了兔毫、鹧鸪和油滴盏

这给了他极大的鼓舞!

2011年,吴立主丢下所有工作,

义无反顾地走上制盏之路。

图片
▲吴立主  早期曜变盏

2012年,他开始成规模的烧盏,

同时创立了个人的品牌吴立主建盏

尽管在市场上获得不错的反响和认可

但吴立主对曜变还有一份执着。

图片

▲吴立主 曜变盏

他潜心研制利用较为环保的电烧,

不断改变釉料配比和烧制方式,

常常五个炉同时上马试验,

功夫不负有心人!

2015年

吴立主成功试制

龙鳞斑曜变的两款建盏。

图片

▲吴立主  龙鳞斑盏 

其中龙鳞纹建盏烧制温度较高,

花色斑点有如银龙缠绕便取名龙鳞。

而曜变盏的花纹流光溢彩

釉面比龙鳞纹更闪耀,

观者无不称奇!

图片

▲吴立主  曜变盏

这两款精美绝伦的建盏一经面世

就立刻引起业界的轰动

无数藏家竞相追捧

产品供不应求。

吴立主大师

也因此被称为曜变第一人

斩获无数大奖。

图片
图片

2015年,作品“龙鳞纹”在第七届西安礼品工艺品展览会参展展品评选中荣获金奖。

2015年,陶瓷作品“油滴建盏”荣获第九届中国(合肥)国际文化博览会

2015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优秀作品评比金奖。

2015年,所捐赠的建窑建盏作品被南平市建阳区文化馆永久性收藏。

2016年,其曜变系列作品在2016上海国际陶瓷艺术博览会获得白玉兰陶瓷艺术奖金奖。

2017年,吴立主被授予建窑建盏烧制技艺传承人、被评为陶瓷类高级工艺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吴立主  手拉坯

吴立主作为建盏界

老一辈的工艺美术大师

虽获得如此多的赞誉和成就,

但他始终坚持亲力亲为手作拉坯,

匠人匠心有目共睹!

图片

▲吴立主  束口曜变盏

吴立主大师所烧制的曜变盏

胎土纯正、器型圆润

斑纹饱满,色泽蓝中带银,

与传世曜变盏最为相近!

图片

风格雅致,色彩内敛的帝红盏

也是吴立主大师不可复制的代表作。

目前人民大会堂、厦门市博物馆均有收藏。

近来,善于推陈出新的吴立主大师,

又研制出精美绝伦的不烫手公道杯,

先卖个小关子,持续关注我们

后续独家大放送~

图片

图片

匠心传承

自古以来,

 教会徒弟,饿死师傅,

是无数手艺人解不开的心结

更有甚者是传儿不传女

独家秘法绝不能外传。

但吴立主大师却反其道而行之

▲吴立主大师 谈收徒

2014年正值烧窑技艺的保密期

许多大师的独家秘法和烧制技艺,

都是密不外传的。

吴立主却认为只有参与的人越多,

学习钻研建盏的年轻人越多,

曜变才能形成真正系统的烧制技术,

才能真正的飞入寻常百姓家

图片

▲吴立主 传授技艺

他不顾所谓“传统“

开门授徒18人

将自己辛苦研制出的秘方

对学生们毫无保留地倾囊相授。

不求名,不求利

只求学生们个个学有所成,

为建盏的传承和弘扬继续奋斗努力。

如此大无私的行为,不禁引人叹服!

图片

▲吴立主作品

从业三十几年来,

吴立主靠着对建盏的热忱,

不断地磨练和提升技艺。

坚守匠心,以传承建盏烧制工艺,

发扬非遗文化为己任。

▲吴立主 曜变盏欣赏

不改初心,方得始终!

实现人生曜变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