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加强中医院校《伤寒论》教学的建议

 幽默的数据线 2021-08-09

从头学中医

让更多人了解中医

编者按

本文是伤寒前辈们在1991年集体创作并发表在《成都中医学院学报》上的。作者群几乎囊括了当时所有伤寒大佬,可以说每位作者的名字都是如雷贯耳。九十年代初,忽视中医经典教学的风气已经在各大院校初露端倪,文中对当时的伤寒教学忧心忡忡,并提出了4条具体建议。现在30年过去了,当时的情况有没有得到改善呢?恐怕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各位中医同道不妨在下方留言中说说你们在大学期间是如何学习《伤寒论》的,大约有多少个学时,还记不记得您的伤寒老师。让大家一起看看三十年的伤寒教学改革,给我们这些身处其中的人带来了怎样的改变。

关于加强中医院校《伤寒论》教学的建议

于景宏  王明杰  邓铁涛  刘渡舟  刘炳凡

李培生  李克绍  杜丙茂  吴元坤  陈亦人

陈治恒  林安钟  柯雪帆  桑惠民  梅国强

熊曼琪 (以姓氏笔画为序)

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四川(90)中日仲景学术研讨会在成都举行期间,来自北京、上海、南京、广州、湖北、辽宁、云南等省市及四川各中医院校(系)从事伤寒教学的专家们就近年来伤寒教学改革的经验及面临的各种问题,进行了一次认真的座谈并坦率地交换了意见。大家一致认为,自我国第一批中医院校开设伤寒课程三十多年来,该学科不论在教材编写、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手段和方法改革等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为培养合格的高级中医人才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伤寒论》是一部实践性很强的临床医学著作,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虽历经千余年,但对临床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近年来很多中医、中西医结合的科研成果都是在《伤寒论》的指导下以及经方的应用中所取得的。因此,研习《伤寒论》是中医培养高级人才的必由之路。古往今来,中医名家不精通伤寒者鲜见,中医要改变“乏人乏术”的现状,培养新一代中医名家,就必须学好《伤寒论》,这是被千百年实践所证明了的客观事实。

《伤寒论》的价值不仅是它的理论能正确指导外感疾病和各种杂病的诊治,更重要的在于能培养、提高学生的辨证论治能力。一部《伤寒论》贯穿于始终的是整体观和动变观,不仅理法方药一线贯通,示人以规矩,而且有常有变,常变结合。《伤寒论》既是一部医学专书,又是辨证论治的方法论。它所揭示的生动活泼,知常达变的辨证思维方法,能动地认识事物的方法,是每一个中医人员所必须具备的。而且《伤寒论》的辨证论治方法,对临床各科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伤寒作为一门学科,有着完整的科学体系,如果强调中医现代化而忽视《伤寒论》的教学,其结果势必会丢掉中医学的精华。因为中医教育培养学生成败的关键,在于能否解决临床实际问题,这是中医教育的根本宗旨。

评价一门学科的功过得失,不应以时间划限,不能以一时之潮流,一人之见解而论短长,要深入其学科的自身体系中去认识去评论,才能客观公正。作为“中医之魂”--仲景学说重要组成部分的《伤寒论》,在中医专业教学中,不是一门单纯的基础课、理论课、古籍课、而是紧密联系临床实际,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对临床各科辨证论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课程。目前的伤寒课程,以仲景原著为主体,融汇了历代伤寒学者的研究心得和实践经验,并不断吸收当代新进展,新成果,内容博大精深,既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又有高度的实用价值,非其他任何一门课程所能取代。

我们面对近年来中医教育领域中出现一些不适当的做法和削弱《伤寒论》教学的倾向,忧心忡忡。对日本医学界高度重视、尊崇经方。在理论、临床、实验等方面深入研究所取得的成绩,喜忧参半。喜的是《伤寒论》经典已经冲出国门,走向世界,瑰宝被世界所公认,造福于世界人民,忧的是担心出现“墙内开花,墙外结果”的局面。

如果简单地以时间划限,不重视中医经典的科学性,则担心可能成为严重的教训。因此,我们深感责任重大,特郑重向全国有关领导、专家,有识之士提出以下建议。

1.为了确保“伤寒”在中医专业课程设置中的地位,我们认为不应该把中医基础学科的改革,作为削弱伤寒课的理由。诚然伤寒的教学需要改革,但应以加强为目的,这是不能动摇的。因此,伤寒应当作为必修课,其课堂教学时数建议不应少于100学时。

2.建议建立伤寒临床教学基地,为学生提供临床见习条件,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伤寒论》理法方药分析、解决临床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为培养新的一代中医人才奠定扎实、雄厚的基础。否则有可能由于缺乏临床基地,在经方应用研究方面而落后于日本。

3 .创造条件,引进现代化科学设备。建议建立伤寒实验室,逐步开设伤寒实验课。在加强《伤寒论》的研究,深化中医理论的同时,又能提高教学效果。既有利于学生对《伤寒论》内容的理解,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张仲景的学术思想及其在中国医学史上的地位、作用、影响,是十分重要的。后世著名医家和医学流派、无不渗透着张仲景的学术思想。张仲景的学术思想及其深远的影响,已经跨越国境,走向世界,国外已有不少专门研究机构,国内很多省市都先后成立为仲景学术委员会。为了进一步弘扬仲景学说,不断提高《伤寒论》教学质量,改进教学方法,推进中医教育事业的发展。为了便于国内、国际仲景学术的交流,促进、推动中医事业繁荣和发展,我们再次向有关领导、专家建议成立全国仲景学术委员会。

从头学中医
从头学中医
我开讲啦
454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