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又一例!7个月患儿用药后死亡,这种给药方法一定要慎用!!

 板桥胡同37号 2021-08-11

作者:Gcplive

来源:药评中心

一则新闻曾刷爆朋友圈:

半岁的孩子因发烧就诊,医生用中药灌肠的方式退烧。结果孩子不仅烧没退,反而病得越来越重。父母赶忙送到武汉大医院检查,发现孩子全身多处脏器受损,还出现了急性肾衰竭。现在,孩子不仅每天要做10个多小时的透析,今后还可能要换肾。
无独有偶:
李先生7个月的儿子,因为咳嗽被带到附近的中医门诊部看病,贴了一天膏药不见好转。医生说如果要想好的快,必须灌肠,交了70多元的灌肠费用,医生共开了两次灌肠,均由护士操作。没想到的是,第二天孩子死亡!
灌肠治疗在一些地区很流行。家长说孩子灌肠比静脉输液少受罪、更安全,医生说灌肠操作简单、方便实用、效果好。果真如此吗?
灌肠治疗的真相:
灌肠是自肛门灌注药液,保留在直肠或结肠,通过肠黏膜吸收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给药方法。药物灌入后在肠腔内存留的时间长短与临床的疗效有密切的关系,存留时间愈长药物吸收越多。
图片
灌肠给药的吸收途径有两条:
第一条途径,通过直肠上静脉进入肝脏,进行代谢后再由肝脏进入大循环;
第二条途径,通过直肠下静脉和肛门静脉,绕过肝脏进入下腔大静脉,再进入大循环。
研究发现,栓剂塞入距肛门口约2cm处,可有给药总量的50%~75%的药物不经过肝,避免药物首关效应。
根据文献报道,幼儿灌肠时的肛管插入深度,从3~4cm到15~25cm不等。也就是说,灌肠给药方法根本不能避免药物首关效应。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
直肠给药主要目的是避免肝脏首关效应,并不能减少药物可能带来的神经、血液、心脏、肝脏、肾脏等损害。
直肠给药可能会减少药物对胃、小肠的刺激,但可能增加药物对直肠、结肠损害的风险。
灌肠给药并不是“纯天然”!
河南一名2岁儿童患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入院,经查是由于过去一年中反复使用灌肠疗法治疗发烧,感冒,灌肠疗法常用的激素如地塞米松和退热药氨基比林都是超量用药,一般是3~5倍!这些药物会造成骨髓损害!
被曝光的一张直肠用药处方令人震惊:
患儿,1岁。诊断为支气管炎,体温37.2℃。医生处方:炎琥宁注射液、地塞米松注射液、氨溴索注射液、柴胡注射液、板蓝根注射液、利巴韦林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等。
2018年5月29日,国家药监局发布修订柴胡注射液说明书公告,禁用于儿童。擅自改变给药途径,滥用儿童禁用药品,相当危险!
图片
儿童应如何选择退烧药?
对于肛温≥39.0℃(口温38.5℃,腋温38.2℃),或因发热出现了不舒适和情绪低落的发热儿童,推荐口服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
对乙酰氨基酚适用于3个月以上儿童。
图片
1~12岁:一次10~15mg/kg,可间隔4-6小时重复用药一次,24小时内不超过4次。
布洛芬适用于6个月以上的儿童。
图片
1~12岁:每次5~10mg/kg;可间隔6-8小时重复用药一次,每24小时不超过4次。
国家药监局:
不建议家长或监护人自行给2岁以下婴幼儿使用以下14种复方感冒药: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