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20“苏”情告白 |爱上一个人永远不会太迟

 愚人音乐坊 2021-08-12

不知从何时开始,“5.20”成为了一个节日。这其中的缘故得归功于汉语的博大精深:520=我爱你。这一天大部分店铺和电商平台都会打折,原本一个很普通的日子,变成了一个大家可以放松、可以狂欢的节日,也是好事儿。25年前,互联网还没有那么普及,520还不是节日。我们今天介绍的专辑,正好发行于1996年的5月20号,苏永康《So Nice》

今日静听:苏永康《So Nice》

屏幕前稍微资深一些的老乐迷可能会问了:这张专辑不是叫《爱上一个人永远不会太迟》吗?其实这个名字,也是大家约定俗成的叫法,毕竟在唱片封面上(见上图),只写了“So Nice”。豆瓣音乐上的词条,也是“So Nice”。这个专辑名很有意思,“So Nice”是“音译+意译”了苏永康的名字,你细品就明白了……当然,苏永康正经的英文名叫Williams。
艺人用自己的本名,或是英文名做专辑名称的情况不少见。比如甄妮,就是华语乐坛拥有同名专辑最多的歌手。详情可以参考爱地人老师的推送:甄妮这张专辑的背后,藏着当年轰动一时的灵异事件……但是苏永康的“So Nice”,神奇之处在于连续三张专辑都叫“So Nice”。分别是1995年的“So Nice”、1996年的“So Nice”、以及1997年的“So Nice”。为了区分这三张专辑,乐迷们也通常用主打歌来代指它们为《男人不该让女人流泪》(1995)、《爱上一个人永远不会太迟》(1996)以及《爱似狂潮》(1997)。


常读本号的朋友,不难发现我对几位歌手是有“私心”的。可能这些歌手在大众认知的印象里,并不算特别出众,却深得我的偏爱,苏永康就是其中之一。每当和非粉丝的听众提到苏永康,得到的反馈基本都是“一人一首成名曲”、或者“一两首歌吃一辈子”系列。再加上苏永康之前来内陆各处走穴,基本也只唱那几首能够让他“吃一辈子”的歌。这样一来,大众认知对于一个歌手定位的误解就形成了。关键是,对苏永康的印象停留在“台湾芭拉歌”的路人听众,对他的“芭拉歌履历好像也不是那么了解。

常常有营销号说:不要和大众认知作对。但乐评的意义难道不就在于独到的态度和解读视角吗?所以,我在此也抛出一个明确的观点:在和大众认知出现偏差时,坚守自己的观点,是一个乐评人最基本的态度。

实话实说,第一次听上一个人永远不会太迟》的时候,它给我留下的印象非常淡,至少不如《男人不该让女人流泪》和《爱似狂潮》。首先,在主打歌的环节,《爱上一个人永远不会太迟》就“败”了一阵。它不像《男人不该让女人流泪》和《爱似狂潮》那样具有“大开大合”的流行潜质,反而更像是苏永康粤语专辑里那种低吟浅唱。

我想这种差异和歌曲作者有分不开的关系,黄国伦、林隆璇都是公认的“情歌圣手”。《爱上一个人永远不会太迟的作曲者叫黄怡。早年是可登唱片力捧的新人,后来转行做幕后。1992年进入滚石担任制作人,1994年离开。除了苏永康这张专辑,同期黄怡还在福茂唱片参与过范晓萱的《氧气》专辑制作。台湾另一位著名制作人陈子鸿的公司喜欢音乐,也是跟黄怡联手创办的,他们共同发掘了戴佩妮,也是一段佳话。近两年黄怡常在内陆的音乐综艺节目担任音乐总监。
专辑中值得推荐的,还有吴旭文与“Michael林”的“情侣档”作品《如果这是我爱你最好的距离》。之前给大家介绍过,华语乐坛有三位“Michael林”。一位是香港的词人“迈克”,跟佚名一派合作过很多次;另一位是给周杰伦编曲的林迈可。还有一位,就是90年代初,常常出现在台湾出品的唱片中作词人一栏的“Michael”。虽然有着男性化的英文名,但这位Michael是女的,本名叫林淑华。也就是音乐人吴旭文的前女友。当年和吴旭文一起写过不少脍炙人口的佳作,只可惜跟吴旭文分手之后就淡出唱片圈了。这首歌也是当年专辑力推的作品,还拍了MV,但终归还是没能让更多人注意到它。

吴旭文在专辑中还贡献了另一首很有好听的作品,叫《Sorry》。这一次填词人从Michael换成了他自己。推荐一下苏永康的现场版,当中有苏永康与台湾观众互动的桥段。苏永康在90年代发过好几张现场实况专辑,并且也会在专辑或精选当中,作为彩蛋附赠一些歌曲的live版本。苏永康虽然带Jazz味道,但本质上还是一位Pop歌手,愚以为更适合听录音室。不过身为香港歌手,能在台湾发那么多国语专辑、还出了Live碟,也真的不容易。

记得很早之前在网上看过一篇关于吴旭文的文字。当中介绍了吴旭文的近况,也罗列了一部分代表作(说个题外话,吴旭文是和香港四大天王都有交集的台湾作曲人之一)。底下的回复大多数认为吴旭文可以写出很好听的歌,但是作品良莠不齐的情况太严重了。虽然这一类评价对一个音乐人来说,不算公平,但我只想说,就他给苏永康写的这两首,同样的曲子,交到其他人口中可能就真的毁了……

专辑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薛忠铭作曲的《傻子》。有机会一定给薛老师开个专贴,因为这个名字我都记不清提到过多少次了。另外,薛忠铭也是和香港四大天王都有交集的台湾作曲人。说回这首《傻子》,并不高级、很普通的一首“芭拉”歌,只是刚好在对的时间让我听到了。歌中有一句“说我爱的不是时候”,也恰恰是专辑中另一首歌的名字。
比较难得的是,专辑中有两首苏永康自己的创作。其中一首是他独立作曲的《爱要来得及》,另一首是和黄尚伟联手作曲的《平衡点》(粤语版《最深刻的爱》)。一首动感的放克、一首标准的“苏”情Jazz。

之前本号介绍了黄尚伟帮苏永康做的粤语专辑《Oh!Gal》,详情见:浓情焰烧滚身边的季节似高温的炎夏。可以说,苏永康的新艺宝时代,黄尚伟是重要的幕后制作人。1996年,苏永康和新艺宝满约,并且没有再续约。少了商业成绩上的压力,这一年他的粤语专辑《红式》就很放得开,反正是“最后一张”,就玩儿得尽兴。后面的故事大家都知道,苏永康签约了正东唱片,但是这段经历很少有人拿出来说,因为确实不算“跳槽”。毕竟正东和新艺宝上面,有一个共同的母公司,叫宝丽金

当然,这只是苏永康在香港的业务,他在台湾合约一直是福茂。“关于福茂唱片的历史,以及它与宝丽金“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之前科普过,在此就不赘述了。愚以为在众多签过福茂的香港歌手中,苏永康还是最适合给福茂打造的一位。甚至后来环球时代,正东与福茂在台湾的代理发行期满,苏永康还在福茂发行自己的国语专辑。

细想上世纪80年代或90年代的港台歌手,如今还能常常被人提及、或是经常出来营业的,大多数是这样的情况:男歌手卖情怀女歌手卖音色。那么苏永康就是属于“男歌手卖音色”的代表人物。《So Nice》当中的歌并没有太多脍炙人口的金曲,但是架不住苏永康的声音听着舒服。

好了,今天先聊到这儿吧,下课……

℗&©愚人音乐坊 2021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