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5个国产PD-1定价流出,4药企角逐从7838元降至2843元/瓶,降幅63.73%。

 板桥胡同37号 2021-08-12

目前PD-1竞争激烈,尽管国产定价相对外企普遍具有优势,却也将面临激烈的市场考验。近日安尼可定价政策流出,治疗费用3.9万/2年封顶,这可能是药企为与自家高毛利产品联用而作的布局。

近日,康方生物/正大天晴共同开发的PD-1单抗药物派安普利单抗注射液(安尼可)获批上市,用于治疗至少经过二线系统化疗复发或难治性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r/r cHL)患者。这是国内上市的第5款国产PD-1单抗。

根据北京康盟慈善基金会消息,安尼可的首轮赠药政策是2+1(购买4支+救助2支),后续则是2+PD(购买4支,可救助至疾病进展),但累积使用安尼可最多不超过24个月。

年治疗费用低至3.9万,项目将于2021年8月20日正式启动。安尼可的零售价为4875元/支。

▲图片来源:北京康盟慈善基金会

我们认为,这样的价格方案,可能是与安罗替尼联用的策略,毕竟安罗替尼的毛利高。PD1竞争布局尚且如此,那么普通抗肿瘤药,如奥沙利铂、紫杉醇、多西他赛等产品,以较低的集采价中选,也正是为了和自家的高毛利品种联用做准备。

而从销售层面看,这也是各药企产品管线布局的竞争,没有高毛利品种作为旗舰的联合舰队是无法远航的,更何况产品单一的企业根本没法组成联合舰队。


作为广谱抗癌产品,近年来PD-(L)1药物在市场上备受追捧。据弗若斯特沙利文分析,2018年全球PD-(L)1抑制剂的市场规模为163亿美元,到2023年预计将达639 亿美元。而在中国,预计2023年PD-(L)1抑制剂的市场规模将达664亿元人民币,2030年则将增长至988亿元人民币。
 
庞大的市场蓝海下,国内PD-1的研发热潮也开始爆发,据insight数据库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份,国内已经有85个中国企业研发或合作研发的PD-1产品。

目前国产已有5家获批,包括君实的特瑞普利单抗、信达的信迪利单抗、恒瑞的卡瑞利珠单抗、百济神州的替雷利珠单抗、以及此次获批的康方生物/正大天晴共同开发派安普利单抗。

而PD-1价格战也早已打响。2019年国家医保谈判中,信达生物、君实生物、默沙东、施贵宝4家企业角逐,最终信达生物的达伯舒以2843元(10ml:100mg/瓶)的定价成为唯一进入国家乙类医保的PD-1单抗产品,相比其上市时的定价7838元降幅达63.73%。2020年,纳入医保的达伯舒放量,实现销售收入22.9亿元,占当年公司营收近六成。


2020年国家医保谈判中,有7家PD-1/PD-L1企业参与谈判,其中恒瑞医药、百济神州和君实生物的PD-1以平均降价78%的代价全部纳入医保,导致四家外企被拒之门外。


从定价来看,尽管国产相对外企普遍具有优势,却也将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考验。外企在国内市场采取“以价换量”的战略,而这个“地板价”也是国内竞品的“天花板价”。面对如此竞争势头,想要快速抢占市场的话,必须要好好策划一番定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