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回不去的童年,回得去的乡村记忆!

 胡子自然杂记 2021-08-13

    在上次的推文中,有这样一个互动问题:#你有过什么样的乡村记忆?# 

    看了大家的留言,展现出美好乡村生活,也把我带进了美好的童年回忆……

@红人馆

    我的老家在黄山一个叫白际的山里乡村,小时候不知家乡美,后来去了很多地方看过很多风景,才终是觉得那些被雕琢过的美总及不上这天赐的“白云天际”。

    总有很多人愿意去黄山看云海,其实白际离云也很近,只不过白际是个野孩子,不像黄山一样被寄予厚望,被培养成名媛淑女,我总喜欢在雨后的清晨搬一张小凳子在门前看看山,看看山谷里和对面山腰山的云,幻想着自己是仙境公主而把这一切都霸道的当做我府邸的美景。

    山总是以水为伴,山脚下必有蜿蜒的溪流,山谷间必有清冽的山涧,石壁上挂着的也必定是瀑布。家乡水多也美,夏天的时候总有很多孩子在山脚的溪水中游泳捉鱼,过去我也常和小伙伴们一起去玩。有人将白际称作江南最后的“墨脱”,我想白际其实就只是白际而已,它离云很近离“尘世”很远。

@潇潇

    看完回忆起童年时期在乡村那许许多多的往事,小时非要学大孩子去麦田里挖黄花菜,专门要求邻居一位爷爷给编了个小圆篮挎着,拿着小铲刀,美其名曰帮忙挑猪菜,结果根本不认识野菜,把人家麦田里的荠菜,小麦苗还有一些不能食用的野生植物全挖回来了,家里人也没敢拿去喂猪,倒一边地里了事,从此作罢。

    还记得曾经和一群孩子们到稻田埂上抽茅草,摘野樱桃,结果滑到稻田泥浆里,脚上穿的小皮鞋有一只怎么也找不到了,为那还挨了顿打,(当年能有双小皮鞋是很不容易的)当年有欢笑有泪水,在如今想来全是甜蜜,给女儿讲起一些,她笑得前仰后合还一脸羡慕。在比她小的年纪里拥有比她丰富的经历是我的童年骄傲!

@露兮。

    记得小时候在奶奶家,最喜欢和小朋友一起在林子里寻宝,找“食物”,然后那些野草野菜都被我们搜集来当做饭的菜,再找个地方“搭锅搭灶”,开始了“做饭”,刀是找来的石片,盘子是瓦片,佐料是沙土之类的,一群人很认真的把饭做好,然后很正经的“尝”,议论着谁做的好吃,或者表现出盐放重了或者辣椒多了之类的表情,那时候也知道是在玩,大人们来了自然会让他们尝尝,他们也会说“嗯,真好吃”之类的话鼓励我们,其实谁也没有真的吃,但是那个过程现在回想起来依旧有趣。

@花开花落几时春

    我时常会想起故乡村边的那一条小河,河水清澈见底,河畔栽着高大的白杨树,两岸是肥沃的农田。夏天放学后,我们一帮小孩相约来到河边,捡起小石子比赛打水漂,看谁打的水漂多;或是光着脚下到河里去玩水、摸小鱼、捞蝌蚪、找好看的鹅卵石,一边玩儿,一边打打闹闹,那无忧无虑的叫声、笑声就回荡在小河的上空,回荡在半圆形的桥洞里。

    每一场大雨过后,我们会冒着小雨跑到桥上去看发大水,浑浊的河水咆哮着,水面上漂着从上游冲下来的树干、树枝、南瓜等杂物,河一下子变宽了。冬天,河水结冰了,河床上白花花的一片。清晨,有人挑着水桶到河边,敲开一个冰口子,把带着冰渣的河水挑回家,或是人喝,或是饮牲口。孩子们大着胆子下到河面上去溜冰,“扑通”,不知谁一脚把冰面踩破了,我们叫着笑着,快玩疯了。

@阿凡达

    看见公号发的蚱蜢才回想起来,小时候用黄豆叶子梗编蝈蝈笼子,尖尖的,不装蝈蝈还可以互相追逐打闹当武器用,回忆起来蛮开心!

@何苦Lee

     小时候更多是一个人玩儿,蹲在院子里看蚂蚁,当他们找到地上散落的油菜籽时,我就把油菜籽拈起挪开一点点,每当他们靠近,我就挪开一点点,他们真的触觉和嗅觉好灵敏,总能准确找到食物的位置,但从不偷吃,一群蚂蚁结伴而行把粮食搬回家。他们的力气也很大,可以托起比自己重几十倍甚至几百倍的东西。他们有自己的家,总能准确找到回家的路,伙伴间总是互帮互助。下雨天他们跑得飞快哈哈

@如斯 

     八月瓜就是小时候必不能少的啊。还记得小时候哥哥带我走超级远的山路,去找八月瓜吃。路上还掏鸟窝,吃野果子。现在我去外面读书了,哥哥也去当兵了。真的很想念小时候的时光啊。

@东篱颂歌 

     念旧的情丝从来与血液一起流淌在我们的生命里…… 一缕烟一抔土,一首歌一道菜……它们以奇妙的脑部化学机制触发一段段回忆,这些回忆带着蚀骨的叫人上瘾的爱与痛。智慧人类,若没了记忆这东西,便什么都不是,记忆是我们之所以是我们的支撑力。记忆里那只翠绿翠绿的棕编螳螂,其实从我看到它的那一刻起,它便跃入了我的灵魂深处,过去现在未来,我在,它在……

@一只胖胖鼠

     我最喜欢的乡村风景是村里投资建立的村图书室,它坐落在大街上,门前简简单单几个楷体字牌“韩家营图书室”,推门进去右手边是工作人员的书吧台,左手边有1台饮水机和可放置私人物品的格子柜。整个室内右侧有3排约1.7米高的书架,左侧是两张长方形淡淡暖黄色木制桌子,可供十来个人围坐,每张桌子中间放着一盆绿箩,再往前一点是圆形的书桌可供3个人围在一起。迈步向前走,映入眼帘的是粉色和蓝色的儿童木制书架,书架上放满了绘本,图书。书架前放置儿童桌椅,角落里还有塑料制四层小书架,旁边有很多厚厚的淡绿色的坐垫,方便小小朋友阅读。整个室内简单却不失书气。闲暇时间这里是大朋友沉淀的场所,小朋友探索知识的场所。它,一个50平方左右的图书室是村里最美最好的风景。

@爱吃糖的胖胖

    我的根在乡村,我最喜欢家乡的桐花,清明过后数天即开,桐树叶子还没有完全长出来,桐花就吵吵嚷嚷地开放了。桐花开得密,开得热闹,落得也快,没有凋谢就开始从树上飘落。一朵花只有四五天的生命。往往是树上一片繁花,地上也是一片雪白。台湾作家蒋勋曾这样描绘桐花:“桐花很特别,它开了以后就会大片大片地飘落,比日本的樱花飘得还快。如果站在一棵桐花树底下,几分钟不动,身上就会全是桐花,地上也全是桐花。”很有诗情画意,真的有说不出的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