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红艺山水》出版

 睿说 2021-08-13



写给红艺



      我喜欢红艺的画,因为在我看来,我俩的画有共同之处,那就是以审美为主要功用。

      绘画有多种功能,诸如政治人文、生活现实、宗教信仰、哲理省思等功用,但审美无疑是第一性的。因为绘画只有好看才能达到目的。

      审美可以陶冶性情,怡心养性,红艺紧扣这一主题。他的大画尤为精美,体现了他深厚的功底。小画很有情调,书卷气颇浓。但在画面的分布和对虚实空间的节奏安排上还要努力。
     传统绘画基本以审美为目的,红艺继承了这一传统,他还年轻,前途不可限量。

——  张之光



大洪山24x37cm2019



我喜欢红艺君的画。作为外行,却也说不出什么大道理,就好像吃饭,酸甜苦辣咸,只要合了自己的口味,那便叫好吃。

或者因为年龄、因为阅历、因为习惯、因为可以嗅得出的气息,面对红艺君的作品,不仅有渐离红尘纷嚣的清静与愉悦,也有流盼于笔墨韵致的惊喜与享受。其山水林木间曾经熟悉的皴擦厾染,往往经过红艺君心的浸淫,调味出既衔接于古人,却又散发着个性体味的样式,将观者引入不同的审美境界之中。

 红艺君对传统的继承不仅在于“画”的本身,还在于画幅上题款用印的经营。多年来他对书法的重视与实践,对篆刻风格的解读与选择,都使得画幅有了整体上的和谐浑一。而这一点,正是中国文人画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按现在流行的说法,红艺君尚在“年青”的队列中,我欣喜于他的收获,更期待他坚实地向前、再向前!

                                                                                —— 赵熊

   

《时间白云到翠亭》25x17cm 2018年作    
      观红艺之画,有一种悠闲雅逸之气,勾人魂魄,引人入胜。不论你有多么忙迫,看了他的画后,你便能静下心来,随着他的笔墨,进入他的意境,去享受他给你带来的那份悠然与安逸,然后渐渐地你便忘却了忧愁与烦恼,觉得身心俱爽,物我两忘。这种功效无疑是当代社会的精神良药。
      他的闲,不是清寂无聊,而是一种世事洞明之后的从容与淡定,不慌不忙,悠然处之。他所造之境诗意盎然,所绘之点景人物,或竹窗闲读,或草亭论道,或花边独吟,或松下品茗,莫不悠闲自得,泰然自若。这份心境忙人是得不来的,俗人更是望尘莫及。他的从容淡定不仅反映在画面的意境上,同时也蕴含在他的笔墨造型间。他笔墨随心而不草率,造型精妙而不刻意,取象不惑,笔随意转,不激不励,周到精妙。这是文心所至、水到渠成的结果。我曾见有的人也画文人高士,但乍看俗气,品不出雅味来。闲雅之气是修来的、养来的,装是装不来的。画是不骗人的,红艺的画有这种气息,他背后的艺术修为和人格修炼是可想而知、不言自明的。
                                                                                      ——松 
                                                                                   

周红艺作品

《心境》27x42cm 2019

《太华雨后》183x144cm 2013




《竹林小溪》纸本水墨180cmx270cm 2003





《层岩秋色》240x120cm2013

《幽谷足音》2013




《抱山居》27x42cm2019

《清夜》68x80cm2018




《雪景寒泉》纸本水墨136cmx204cm2002




《山行图》90x45cm2020




《古寺晨烟》200x140cm2012




《秋山独坐》35x34cm2017




《寒山僧踪》2013




江山旷远》80x236cm 2019




《山水清音》30x30cm2018




《山居夜色》45x34cm2013




《空山》 45x68cm 2015




《空山渺渺》2013




《山高水长》347x118cm周红艺2013




周红艺,1974年生于陕西省眉县。1995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现为西北工业大学副教授,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七社成员。出版有《周红艺画集》、《红艺写意》、《欣欣斋随笔》、《从游-周红艺卷》等。



【完】


www.architectrui.com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