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菜的火爆出现在2021年春节期间,为疫情防控需要,“就地过年”政策和“春节期间非必要不返乡”倡议,以及商务部出台文件,鼓励企业积极开发适合外卖的年夜饭套餐、半成品预制菜,指导餐饮外卖电商平台实施开设年夜饭外带点单专区,并鼓励外卖骑手就地过年。于是,预制菜因便捷、安全等要素火速出圈,成为餐饮行业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其实,预制菜市场早为这场“亮相”进行排演,早前食品企业纷纷走进预制菜赛道,研发预制新产品。其中正大食品推出腐乳肉、红烧肉等加热即食预制菜,三全也推出了黑鱼片系列产品,安井则成立子品牌冻品先生,研发预制菜产品。不同的是,新聪厨、好得睐、惠康食品等以预制菜为本业的企业另有一套打法,如好得睐便开启品宣直播,效果显著。 天猫数据显示,2020年预制菜销量同比增长111%;京东统计发现,1月18日至2月中旬,半加工蔬菜成交额增长超过142%,方便菜成交额同比增长141%;叮咚买菜APP半成品菜、快手菜每天售出十几万份;盒马部分常青款半成品菜日均销量翻十倍。时至2021年开端,预制菜市场的表现更为卓越,仅成立半年的预制菜品牌“珍味小梅园”营收突破千万元(单位:人民币,下同),春节前10天部分产品卖断货。 全民居家隔离背景下,预制餐食需求持续加快发展,推动中国预制餐进入快速成长阶段,据统计,当前中国预制菜市场存量达3,000亿元,2B端与2C端的比例约为8:2,未来市场规模有望达3万亿元。可见,中国预制菜正处于持续快速增长过程。 中国预制菜的发展可追溯至2005年,但过去一直处于“龟速”状态,据数据显示,目前上游预制菜企业大概2万家,年均销售额约1,500万元,但很多高档连锁餐厅有60%以上预制菜品,口味与现做毫无区别。在品质不断优化的过程中,预制菜有望加速成长。不仅如此,消费升级和生活节奏加快、外卖及团餐业务兴起、冷链运输升级等多重因素叠加发展,驱动预制菜市场迅速扩容。 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变迁,改变了微观家庭劳动力结构,国家统计局此前统计,中国2019年女性就业人员占全社会就业人员比重达43.2%,这一比例的提升客观上缩短了家务烹饪时间。同时,职场人员迫于快节奏的生活及工作压力,难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制作三餐,由此快餐、外卖以及便利店即热食品成了不二之选。 外卖的爆发式增长为餐饮业导入大量的客流和订单,团餐市场需求同样为预制菜市场注入了新活力,但最不容忽视的是,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的源动力。近年中国冷链物流迅速发展,有效提升食品储运能力,据统计,中国2013~2018年低温仓储冷库容量由8,345万立方米增长至14,700万立方米,年复合增长率近12%,冷链运输和储藏能力持续提升,为预制菜行业跨区域扩张奠定基础。 目前预制菜行业仍处于区域化、分散化、小规模化竞争状态,这是由于中国地广人众,各地居民饮食习惯和口味不一,且预制菜产品依赖冷链运输,物流成本及产品新鲜度限制了企业配送半径,致使预制菜企业只能覆盖一定区域。近期被称为预制菜第一股的味知香,其主营收入主要集中在华东区域,2017~2019年该区域营收占比分别达到98.05%、97.6%、96.81%。 市场集中程度低意味着各企业所占市场份额有限,企业间的“争食”不可避免,虽然部分企业开始采用自动化设备实现规模化生产,打造竞争壁垒;但对大多数依然停留在作坊式生产加工模式,标准化程度较低、产品单一,供应少量客户。随着行业规模扩大,企业自身渠道规模具备一定优势后,目标开始转移到品牌建设,无形间推动原来的渠道竞争向品牌竞争转化。 在企业品牌建立过程中,餐饮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通过向上、向下方式渗透市场,逐步走向餐饮零售化,这类企业通过央厨或代工等方式生产预制菜品,凭借品牌知名度和广泛的渠道覆盖进入C端市场,其中海底捞、肯德基等头部玩家备受瞩目。 疫情期间,海底捞“开饭了”品牌在京东、微商城等电商平台推出16款方便菜肴,从中央厨房直接发货,仅限北京、天津、廊坊的消费者购买,但随着供应链各环节复工复产,海底捞将在其他城市上线该系列产品。此外,海底捞还通过旗下蜀海供应链卖菜,在逐步恢复各城市外送服务的同时,借助蜀海供应链推出“生鲜直配便民服务”。早在2020年2月中旬,海底捞就推出了生鲜售卖服务,其供应链公司蜀海物流还在上海开启生鲜食材的社区团购安心送。 海底捞新餐饮品牌得以快速成长,缘于其采用阿米巴管理模式孵化了具备食材供应链、中央厨房、仓储物流等功能的“蜀海”和专注外送服务的“海鸿达”等全产业链企业,覆盖餐饮上下游各价值链,环环相扣,日益壮大整个海底捞平台。其一方面依托“门店+抱团+激励”体系,自下而上逐步扩大辐射面,同时完善供应链布局形成有力支撑,折射出现代餐饮连锁品牌的快速拓展,离不开产业链的贯通和供应链的支撑。 致力全产业链发展的企业不仅海底捞,2020年10月,肯德基宣布推出新品,包括螺蛳粉、炒饭、鸡汤等10个半成品SKU,分批次上线,全面布局食品赛道。肯德基迅速进军餐饮新零售得益于其背后百胜中国供应链加持,基于自身供应链业务自动化模块,百胜中国打造了供应链数据中台,打通全链路端到端服务体系,提升整体精益管理和效率;同时持续投入数字化,完善技术基础设施,提升外卖能力和供应链完备程度。 百胜中国一直扮演行业数字化先行者,通过其创建的数字化生态系统持续为业务赋能,驱动销售的同时不断提升消费者体验。截至2020年6月末,百胜中国已拥有由25个物流中心及6个集散中心组成的物流网络,并以仓库管理、自动分拣、运输管理等系统,及物联网、冷链、GPS等技术为运输环节保驾护航,实现供应商、物流中心到餐厅产品可追溯,确保食品安全,同时保证和赋能供应链的完整性。 国海证券研究员认为,采购的便捷性与有效性是C端业务未来销售渠道发展的重要方向。一方面,商超、农贸市场等采购便捷性不足;而电商虽然便捷,但消费者集中在晚餐或中餐某个时间段配送,电商的配送能力难以满足这种集中配送模式。参照菜鸟驿站模式,解决最后一公里配送难题,社区专卖店或是未来C端业务发展的核心。 京东入资芙蓉兴盛旗下社交电商平台——兴盛优选则被认为是这一模式的尝试,一方面,借助兴盛优选布局在6,000多个地级城市和30,000多个乡镇的30多万家门店,以及芙蓉兴盛超过1.6万家便利店,京东进一步向低线城市渗透。其次,受益于京东资本注入,兴盛优选亦能优化自身用户覆盖、数据技术及全方位供应链能力,这是一个互补短板的双赢局面。 这些仅是众多探索预制菜领域餐企的沧海一粟,疫情期间,西贝、眉州东坡、霸蛮等纷纷涉足。在消费升级大背景下,经济发展改变社会生活结构,快节奏生活驱动预制菜终端需求增长,同时伴随冷库仓储和冷链物流逐步成熟,供给半径扩大,餐饮行业B端市场零售化持续提升,供需双向促进下,预制菜C端市场的成长空间更喜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