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簿礼帐

 平型关杂志 2021-08-14


一 簿 礼 帐

李和平

父亲一向身体很好,虽说过去在部队时落下满身的伤疤,可五脏六腑没啥大毛病。可是78岁那年初冬,突然一病不起,最爱喝的烧酒闻也不闻了。我们预感情况不大好,急急忙忙把父亲送到了医院。在医院住了几天,父亲竟然又能下床走动了,还说要去看望一下老战友王成安。我们听了都很高兴,以为父亲的病好了。父亲也坚持要出院。“回到家里要静养。”大夫说:“你父亲的病很严重,怕是回光反照。”果不其然,就在看完王成安回来的当天下午,父亲又吐又泻,病情突然加重了。我们都很揪心,只见父亲气喘的厉害,他可能也意识到自己不行了,把我们弟兄三个叫到床前,断断续续叮嘱说:“家里那个小箱子里有几本礼帐,我走后你们一定要记住还人家的礼,人走了礼不能断。”父亲咳嗽了一阵又涚:“记住,不论是亲戚朋友,还是同事,不管是谁,只要有人家的礼就一定要还,这是人情世故。”

大哥和二哥结婚的时候,父亲正在县商业局当局长。官虽然不大,但那会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商品要凭券购买。比如手表、自行车,甚至肉食蛋类也是凭证供应,所以,父亲的权力很大。在哥哥们的婚礼上,前来祝福的人不少,除了亲戚朋友和同事外,想求父亲办事的人也有。正如俗话说的:“富在深山有远亲,穷在闹市门冷清。”有权确实好为人。记得有一天中午,一个残疾老人拄着拐仗来到家里,说他的儿子已经三十大几了,好不容易找上个对象,女方说啥也要一台缝纫机才肯过门,可是没券不能买,婚事一直耽搁着。经过了解,父亲知道这个残疾人叫葛红,在朝鲜战场上失去了一条腿。父亲就破例给他批了一张购物券。后来有人把此事反映到县里,甚至还有人在商业局大门口贴出“大字报”,说父亲办事没原则,还为一个被从省城赶回乡劳动改造的“臭老九”批过一块“上海牌”手表。
领导很快找父亲谈了话,说商业局长这个位置你是不能坐了。我结婚的时候,父亲已经到一个农机修配厂工作了。婚礼的那天还是有不少人来参加,院子里挤的满满的。这么多人来参加我的婚礼,父亲很欣慰。他一点也没料到会有这么多人来。那天正好是星期天,我们忙招呼人从学校里借了些桌椅板凳。母亲担心这样的场面又惹祸。父亲脸上却洋溢着灿烂的笑容。“上门的客人咱不能不招待。”父亲说:“我当官可能不合格,可我做人还是够格的!”

SPRING
END

超过3000人已经关注订阅




文字编辑:马逢青    图文编辑:侯常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