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安徽诗歌●精品荐读 】2021年第33期(总第八十三期)

 安徽晓渡 2021-08-14

纸白之说

/赵颉

“一张白纸最初,洁白而且锋利,

不染市井五颜六色的尘土,

如同少女第一件衣衫,或第一次

褪脱了衣衫。那是她的光影,

就连荡漾的湖水也不敢莽撞润濡。

如果她出生在1926年,

故事就发生在1942年。

如果她出生在2050年,

故事就会出现在2066年。

恩怨,或者很长,或者索性很短。

这样看来白纸必然有雌性的灵魂,

但愿吧。

“还是说说那些动词、副词和标点,

用心涂抹的痕迹乃平常的药物,

除却誓言,战碟,乐章,烧酒和眼泪

其他的所有都是别有用心的玷污。

历史也是。

转眼之间,人到中年,

想不开的时候,就取出原本的锋利,

她终于把自己裁剪到丝丝缕缕。

【诗歌鉴赏】诗题“纸白之说”,用“说”的文体,来说明“纸白”事物和发表议论。这纸白如同人生之初,纯洁无瑕,没有污点的白。诗作从两个方面入手,一个是她的“洁白”,另一个是“锋利”,这恰是人生之说的影子,一步步的诗写,解读“一张白纸最初,洁白而且锋利”之意,打开的是一个具有“灵魂”的世界,让人在“说”的诗写里寻踪觅迹!

不管是过去式的“如果她出生在1926年,/故事就发生在1942年。”,还是将来式的“如果她出生在2050年,/故事就会出现在2066年。”,这寓意的纸白,始终都是如16岁青春美少女,清纯无邪,洁白如纸。

而一张白纸的“锋利” ,作者在诗作的末段,用“转眼之间,人到中年,/想不开的时候,就取出原本的锋利,/她终于把自己裁剪到丝丝缕缕。”的诗写诠释而出,让人意会其中的人生之意味,感受这“锋利”的一面!(文/陈怀)

雨季

/风过园林

鸟儿太沉重,天空举不起的翅膀

失去了阳光的金色,一粒雨

从羽毛上滾落,掉在夜色里

夜靠拢树梢,抱紧鸟巢

路灯迷离的泪水,淋湿了

一朵月季,这个夏天花谢了

我匍匐而来,小如蚂蚁

我的蚁群躲不开浑浊的

一片水,那里,已波涛汹涌

【诗歌鉴赏】形象,逼真,唯美。诗作写意的手法,以简练的笔墨传神,让雨季里的每一滴雨的落下姿势都那么优美,具有诗的意蕴,让人感受作者这借景抒情的雨季情怀,从而拨响内心深处的心弦。这个雨季的夏夜,总有一些让人伤感的东西,穿透那看不见的雨幕,落进心头,勾起一种对这个雨季的认知与感悟。

诗作采用由远及近的方式,让视觉的空间回收,从而也让诗意达到距离产生美的效果。如首段,从天空切入:“鸟儿太沉重,天空举不起的翅膀/失去了阳光的金色,一粒雨/从羽毛上滾落,掉在夜色里”,本是乌云密布的夜空,在作者巧妙运用形象比拟的诗写下,而变得灵趣生动,用诗的语言将呆板的场景描绘活泼。

从夜空到地面,再入心,一步步完成对雨季的诗写。当面对雨水泛滥,人们何尝不是“小如蚂蚁”!(文/陈怀)

所有的雨滴都有一颗澄明之心

/寒星

一边愤世嫉俗,一边藏起初心

途径七月,跟疯长的草木一样

我们忽略了对善良的赞美

所有的雨水记得自己的归宿

回归的气势超越了人类的想象

它们也有不可扭转的命运

流淌在脸上的是变异了的泪

苦涩还是生活的原味

习惯了的杯子被风摔碎在人间

站在城市的边缘,沉默的土地一退再退

一滴雨的澄明之心是值得原谅的

它要冲洗的伤口,疼痛是无法言说的

【诗歌鉴赏】“所有的雨滴都有一颗澄明之心”,如同人之初心,没有被欲望与尘世的繁琐所束缚。每一滴雨都是一种诠释,一种令人感悟的意象,让人沉沦与寻觅!此诗借物寓意手法的运用,让人在读雨的同时,仿佛在阅读人内心深处的世界。人心也随着雨滴的呈现而浮现出来,只不过多了生活的影子。

正如首句所写:“一边愤世嫉俗,一边藏起初心”,是雨的写意,更是对人心的一种揭露,这理性思维的切入点,引领读者,步入七月的雨季,步入命运之思索,也步入生活的现实品尝“雨滴”之味道,“它要冲洗的伤口,疼痛是无法言说的”的诗写,让人体味另一场酸楚的雨始终在下着。诗作感性与理性的结合,让诗意凸显情感而具哲思!(文/陈怀)

月光下的倾诉

/陈锦隆

我喜欢这样没有任何遮掩的坦露

宁静  真诚  直白

世间的所有繁杂被沉入水底

失去了光芒

此时  我才开始慢慢学会了平静

如一面水

被风拾起又放下

轻松舞荡的心态透亮  自然  舒缓

飞虫一样恣意翩飞

地上的光芒

铺得这么均匀

没有丝毫的不公  多少  薄厚

而我们又有谁能够做到这样

即使那些背影之后的幽暗

又是如此透亮  宽厚  含蓄

端坐一隅

静默于心

仰望也是一种倾诉

无法触及的宁静  豁朗

即使永恒于遥远

内心的明澈  慰藉

如此广阔

天空一样装满了所有的月光

当我们俯身的时候

心底会不会也倾泻这么多的光芒

镀亮一声虫鸣  一池荷香  一颗果实

或者一些事物的内心

【诗歌鉴赏】作者善于抓住题意的核心。即是“倾诉”,必定袒露心声,正如诗作的首段“我喜欢这样没有任何遮掩的坦露/宁静  真诚  直白/世间的所有繁杂被沉入水底/失去了光芒”的诗写,从一开始,就以倾诉的意境切入,把人引领进如痴如醉的幻境,卸下心中所有的喧嚣,踏入宁静,“学会平静”。

心灵的升华,有了“如一面水/被风拾起又放下/轻松舞荡的心态透亮  自然  舒缓/飞虫一样恣意翩飞”的比拟,而诗作紧紧抓住的“倾诉”的情感主线,围绕“月光之下”的空间,从地面到夜空,“仰望也是一种倾诉”,倾诉出来的也是一种宁静之美,让聆听者与“镀亮一声虫鸣  一池荷香  一颗果实/或者一些事物的内心”的月下其它事物相融,从而体现月下的辽阔与静谧的意境!(文/陈怀)

家乡的月

/幸福的味道

妈妈烙的烧饼,挂在空中

满天的繁星眨着羡慕的眼睛

村东南的西瓜地

在睡梦中笑个不停

村西头的玉米林

在甜睡中,发出有节奏的鼾声

蟋蟀,喊不醒甜甜的梦

独自无趣地演奏一曲

月是家乡的明

【诗歌鉴赏】月是家乡明。诗作开头“妈妈烙的烧饼,挂在空中/满天的繁星眨着羡慕的眼睛”,写出了对妈妈的思念,尤其是妈妈做的“烧饼”,都让天上的“繁星”起了羡慕的心,可谓想象奇特。接着,诗语“村东南的西瓜地/在睡梦中笑个不停/村西头的玉米林/在甜睡中,发出有节奏的鼾声”,使得家乡的事物一一出现,乡愁一步一步开始凸显。诗作结尾“蟋蟀,喊不醒甜甜的梦/独自无趣地演奏一曲/月是家乡的明”,以其情感的景语,动人心弦的诗写,叙述着家乡梦的“甜”,让我们感受到浓浓的乡愁情怀,使人去咂摸其中的韵味。诗作没有华丽之辞藻,但亮在言浅意深,且深具感染力。(文/晓渡)

立秋

/垍土

巨大的蜂窝千疮百孔

命运悬空,就像饥荒年代

大批生灵涂炭出击

石榴喊热,已经数到立秋

希望越过火焰山

作客人类居住的孤岛

航灯忽明忽暗,努力抬头

不知是潮涨还是潮落

一次一次冲击大海心脏

除了寻找冷暖交点以外

还有早晚甘露

打湿稻草人的无奈

【诗歌鉴赏】贴上秋季之标签的“立秋”,让诗人们寻觅,从动静里听出夏去秋来的脚步声,从美景里看秋的景象。这首《立秋》,作者善于运用活泼的诗语,把勾勒出的意境赋予“动”的形象,从而把常态性的立秋场景,诗写得活灵活现、惟妙惟肖,例如首段:石榴“喊热”,航灯努力“抬头”,航灯“冲击”大海心脏,甘露“打湿”稻草人的无奈,等等。这首诗的精妙之处在于作者首先让自己的心境“动”了起来,从而盘活整首诗作的意境,展现“立秋”的动静,牵出生动活泼的初秋之景象。作者长于营造诗境,给人一幅幅画面,同时,这些画面又是唯美的,给人熨帖哲悟之感。(文/晓渡)

万物静

/刘鹏礼

静的时候

天蓝的辽阔

一望无际三千亩

没有霞光,没有云

风里,只有蝴蝶和花朵相望

静的时候

若大的山谷,美得惊人

世间所有的秘密都在这里

一些云雾,一些塔松

一些生机盎然的风

溪水潺潺,绕过

山下的小村庄

一去八九里

静的时候

悲悯就有了力量

孤独就特别的美丽

众生和诗一样

是一个人心里最柔软处的痛

【诗歌鉴赏】从浮躁中思考,用意象的事物勾勒出“万物静”的意境,让心沉沦,将这种安宁攫取进心田,追寻人性的安宁。诗作用“静的时候/若大的山谷,美得惊人/世间所有的秘密都在这里/一些云雾,一些塔松/一些生机盎然的风/”来寓意出人生过场里所遇的事物,从外入心,再升华到灵魂的高度,来一步步诗写所追寻的“安静”,用“山谷”“云雾”“塔松”来构建诗写的意境,并通过寄情于物的写作手法,表象出许多不安宁的因素,让灵魂享受安宁的宽慰。作者巧妙运用意象特征,揉进哲思,诗写出自己的人生观与寻求安宁的心境。的确,只有心静,才能从喧嚣的尘世中寻觅到灵魂的“最柔软处的痛”。(文/晓渡)

老屋

/刘旭华

疯狂的野草

在肆虐着每一寸净土

老去的村庄

发出无奈的叹息

一排老屋

脸上挂满了沧桑

它在努力撑着

期盼着那熟悉的身影

逝去的岁月

压弯了父亲的腰

烟斗里的火花

点燃了他最后的激情

也点亮了满天繁星

只有那条不知疲倦的小河

在默默地听着母亲的唠叨

它把母亲的守候和思念

带去了远方

【诗歌鉴赏】一首咏物诗作,作者运用形象生动的比拟,营造其令人陶醉的场景,将老屋形象刻画出来。作者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将内心情感融入“老屋”之中,一层层推进,直至高潮,抵达忘我境界。诗作开头“疯狂的野草/在肆虐着每一寸净土/老去的村庄/发出无奈的叹息”,用“无奈”来写出了农村村庄的日渐消逝。诗语“一排老屋/脸上挂满了沧桑/它在努力撑着/期盼着那熟悉的身影”,让人感受到其诗作寓意之下的心境,流露出来的“沧桑”,从而牵出乡愁。诗作结尾“只有那条不知疲倦的小河/在默默地听着母亲的唠叨/它把母亲的守候和思念/带去了远方”,道出了对母亲的怀念之情。(文/晓渡)

七月

/鸣雁

七月,火热的情怀

在天地间荡漾

热烘烘的风,火辣辣的太阳

草木葳蕤,庄稼疯长

烈日下劳作的人们

汗水,一滴滴流下

落在田地里,长成谷子

落在工地上,长出大厦

蝉鸣,正在一寸寸爬高

拉响了暑热的警报

生命体内涌动的暗流

抵御着窜高的火苗

应时的花朵依然怒放

你看,挤满池塘的荷叶

举着一朵朵花盏、花苞

正在喜乐,舞蹈

每当夕阳被西山吞噬

清凉的月光便会洒下来

小院里的农家人

轻摇蒲扇,开心地闲聊

一边看着,流萤闪烁

一边听着,蛙声如潮

【诗歌鉴赏】七月,在作者生花的妙笔下是丰富多彩的,也是诗意盎然的。诗作让一个个极具七月特征的事物相继出现,并以形象生动的比拟,营造诗意的浓厚色彩,让一幅七月时光的画卷跃然在纸上。作者的诗意触角灵动,视野开阔,诗意如流云,飘过每一处七月的景象,那些“热烘烘的风”“火辣辣的太阳”“蝉鸣”“花朵”“闪烁流萤”“如潮蛙声”等事物的描写,被作者巧妙牵入画卷中,完成色彩斑斓的涂抹。诗作对每一处意象的构建,点到为止,让人读后,有意犹未尽之感,不自觉展开联想,继续探寻七月的奥秘。整诗以灵动的诗韵,让暑气怦然而涌,让诗意流淌而出。(文/晓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