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诗歌报庆开封会议作品专版

 中诗报 2021-08-14

冯好平,中国诗歌报副总编

等你归来

文/冯好平(黑龙江)

写在中诗报首届主编副主编开封研讨会

一城宋韵  一路菊花香

我终赴千年之约  眺望繁华

我是“客官”   我把自己“ 搬”进宋朝时空

移步换景  活色生香 “游学于京师”

举步魏巍迎宾门  攀虹桥

看勾栏瓦肆  绣户珠帘  柳陌花巷  茶坊酒楼

路过汴河东京码头  舟楫穿梭

迎面就是一位皇后和剑出鞘的英俊少年

和一位宋人挥挥手

我似乎已经穿越  从寒冷萧瑟穿越菊子盛开  穿越千年等一回 是宋代

似乎清明时刻 似乎上河两岸 似乎是我的先人们

绝不是匆匆的行走  彼时彼刻 彼情彼景

炊饼店里武大郎  活灵活现潘金莲

日常故事却纷纷攘攘

那寻常的蹴鞠  那寻常的斗鸡  那寻常的马球  那寻常的店铺  那寻常的摊贩  那寻常的服装  那寻常的建筑

触摸着你  非比寻常

我的东京梦华

宋朝你为什么就走了呢

你会以怎样的方式复活  链接  贯通

你会以怎样的气质再次魅惑今天  世界

周清怀(右前排三),中国诗歌报副总编

开封,一次美丽的遇见

文/周清怀

怀揣梦想,如风一样

我们来自

甘肃、内蒙、安徽、黑龙江、宁夏、四川

还有海上吹来的山东

一张张陌生而又熟悉的脸

聚集,美丽的开封古城

我们操着不同的方言

我们也不年轻

我们谈天说地,还有异乡的风情

我们激动的心

在诗和远方跳动

一次美丽的遇见

如沸腾的水渐渐趋于平静

在某个夜晚或早晨

所有的人带着收获和一点点的感伤

鸟一样地飞走了

此时,我才发现心里空荡荡的

还有些疼

踏雪飞歌,中国诗歌报副总编

诗润开封

――写在中诗报开封主编副主编首届会议

文/踏雪飞歌

一首诗的距离

韵落开封

在诗眼里听古城的钟声

天南海北的情愫

折叠成墨香画卷

在清明上河图上诵读

期待的平仄

蘸着每位入会者的心血

打垄成中诗报平台的诗行

英子,本名冯俊英,中国诗歌报唯美诗歌创作室主编

展 翅

致中国诗歌报主编副主编开封研讨会

文/冯俊英(开封)

从厚重的辉煌中

拔节出的又一簇靓丽。血液的力量

从久远的根魂擎起一种欲望

中国诗歌报开封研讨会的诗情画意

伴着菊花的芳香,弥漫整个古城

听,黄河的笑声再次汹涌

看,中诗报的翅羽更加雄阔

时光,放大崭新的篇章

用一种力量打开大门,绽放酝酿已久的激情

中诗报让这片沃土重新沸腾

沿着阳光的辐条,随着海底月照亮的方向

中诗报为清明上河图繁荣昌盛,再添美景

来自五湖四海的诗人雅士

一腔激烈,一路高歌。还有

一身赤诚烈烈的情怀,为中诗报的发展,护路领航

中诗报在开封,又一次放牧了飞翔的风

 走在诗意浓浓的春天里

韩晗,中国诗歌报爱(抒)情诗创作室主编

与你对坐

——写在开封之旅

文/韩晗

我从一朵黄菊花的身体里醒来

把那只放飞的蝴蝶

安放在被红灯笼宠坏了的柳稍

让它唤醒等待了千年的梦

黄菊花,你就在我面前

可我的眼里噙满泪水

那漫长的等待

心里早荒无人烟

当我的手指抵达你巍峨的胸部

怎奈长发拍打着柳丝

一场突如其来的花事正在上演

与你对坐

一座城,一个眼神

千万个心事沉在心底

却——

无法抵达

静默的村庄(右),中国诗歌报第三临屏诗创作室副主编

一场梦华

 写在中诗报首届开封主编副主编研讨会之际

文/静默的村庄

一片痴情

更比秋意。浓

知音

世 所稀

爱的寄语。填满

时光不老

青春不负

你我邀约

书香诗韵

执一盏心灯

且看繁华落尽

一座城池的念想·开封印象

文/静默的村庄

大明湖畔

夏雨荷 入了谁的梦

回眸处 灯火阑珊

龙亭明月

装满 一城宋韵

御河水 千回百转

金秋清菊汴梁城

情怀无限

情缘难忘

蟒袍玉带包公祠

明镜高悬 

执法如山

清明上河

亭台楼阁 大气磅礴

再现古都盛世

《序·虞美人》……

《尾声·水调歌头》

八阙宋词

谱一曲离殇

宝马雕花

东京梦华 

千回大宋

泊漁,本名刘建光(左),中国诗歌报河北工作室副主编

开封集序

文/泊漁

秋高云淡

开封群英汇聚

把中诗和风

吹入清明上河图

听,有风吹过,韵梅香寒林

又见透过窗户的阳光

照见海底月如钩

英子回眸河边柳

惹带剌的玫瑰,偷来一滴晨露

这边风景,一凭阑

谁遣芳香到汴州?

宋人物,晋风流

黑狐之眸,静思浅行

把豫东平原,静默的村庄

谱成华美的诗书

魂落秋砚,古木晴天雨

心一片,丝千缕

只将韩晗掳走。九个太阳

辞羿乘风去,一星飞坠云空

踏雪飞歌,约住贺爱平

从此不归不留

桑吉格格,不羡英杰侠女

乞得风光两眼

只做霓裳仙姑

向洋举目,笔染相思,白波远岸

携手落霞飞鹭

扶得瓷腕衣红

春夏秋冬,踞周口

群葩如绣锦

人和月,共赏遍地黄菊瘦

可叹跃兵,怅千里,孤亭愁寂

醉倒花前,举杯满泻一河秋水

泊漁汪瀛遇海君,一年歌一词

芳径自成蹊,凭栏望归鸿

四方诗人共叙

谁系龙骧斛舟?问王爷

开启心灵之封

极目中诗如峰

王景安,中国诗歌报河南工作室副主编

开封有菊(散文诗)

文/王景安(河南)

1

命为乾卦,以最富贵的色彩统领八朝古都。

菊,换上龙袍,布于四时,施美于天下。

集万千宠爱,满城尽带黄金甲。

东篱采菊,我采摘一个王朝的鼎盛。

金蕊流霞,从这个季节,学会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

御河,让心修炼成水,亿万朵颂词,为中原剃度。

清明上河园上,天空斑驳,泻万顷华灯初上。

品茗三千经文,抱香而醉。赏菊、食菊,信奉《本草纲目》,手持《菊谱》,崇尚长生。

千花入药,去热散毒。一瓣瓣秋霜的金针,刺破尘世之躯。

吃清风,吃明月,轻肌弱骨,人比菊花瘦。

独爱菊者,一日三省吾身。

3

谁赋予你君子之风,赋予你王者之冠,赋予你锦瑟。

一千五百年了,哪一个轮回覆盖了盛世繁华?风吹时,雨打时,你摇头或是低头,大开封都会颤抖一下。

你可是我大宋年轻的女子,怀抱琵笆,轻歌曼舞。

你可有我汴梁的词牌,沸腾的韵律,浸泡杯中绝句。

走吧,别做诗人了,到开封做皇上去。

张志和,中国诗歌报推广中心主任

中轴线

——致中国诗歌报主编副主编开封研讨会

文/张志河

一边是清明上河图

一边是东京梦华录

沿中轴线对折

激起万千律韵

每一字,都染遍七色

每一色,都缀满涵义

一边是赫赫的太阳

一边是皎皎的月亮

沿中轴线对折

搅起周天光华

向前,照亮十朝繁华

向后,点燃三千里山河

开封城的中轴线啊

三千年未变

只为这一刻

太阳和月亮相约

只为这一刻

用字画描写最美的风景

顾君义,中国诗歌报唯美诗歌创作室荣誉主编兼指导

诗意开封(外一首)

文/顾君义

(一)

深秋,开封的菊花

怒发出一个时代的繁华

就像我,在生命的秋季

盛开出斑斓的诗意

于是,当诗的邀约,像

海底明月,从清明上河园的桥头

冉冉升起,我便以秋风为马

达达而来,宛如一只蝴蝶

翩然于处处清香

风流万千的古都

(二)

龙亭巍巍,高不过宋词

菊花绚烂,美不过你的娇柔

潘杨湖畔,是谁,英姿绰约

是谁的拥抱,让我把太阳拥有

于是,一种豪迈

从胸中涌出,我多想

龙亭之上,吟一阕大江东去

包公祠旁,歌一曲壮怀激烈

只是,词外的画风已变

那时,让人仰天长啸的旧山河

如今,百舸争流,花团锦簇

(三)

你,一段清唱,赢来四座喝彩

你,一段朗诵,融进了万千娇柔

你,把菊花歌咏,妩媚的音质

胜过湖畔细柳

你,把亲人怀念,质朴的语调

装满了沉甸甸的乡土

还有你,你,你

你从大漠边塞走来

你从白山黑水走来

你从三晋大地走来......

用灵魂中最浓重的笔墨

把诗意开封,把汴京诗友的

款款深情,一起刻录

(四)

开封啊,当我匆匆而来

又匆匆离去,你一定知道

我对你有着三十年的眷顾

诗人啊,也许

在这次短暂的聚会上

我还叫不出你真实的名字

我们却都是诗的信徒

只因诗的召唤

我们相聚开封,只为

把梦缤纷成菊花的清香

只为,把平凡的日子

以及卑微的灵魂超度

再见开封

文/顾君义

昨晚,小宋城,几个朝代的繁华

被拿捏成翡翠般的小笼包子

吞下,流香。一些经典的故事

便在胃里发酵

过大梁门,幢幢灯影

多像那年,我细瘦的青春

于是,我向人说起马道街,相国寺,禹王台

以及繁塔的读音。说起母校

说起中山路上云吞面的诱惑

以及如何在湖畔插柳成诗

只是一抹旧梦了

——这一圈旧城墙里的绿色

离开。清晨微寒

那些梦里怒放的昙花

也在初春的大梁路上,倏然凋零

一种眷恋,开封后又盖上

且用白蜡封口

自此,不开封

王俪遐,中国诗歌报诗词第二创作室主编

祝开封中诗会议

文/王俪遐(山东)

开封,揭开了梦的面纱,

古城,留下了千年佳话。

是美的定格,

是金灿灿的光,

是金黄的麦地里,奔跑的娃!

我依偎在你温暖的怀抱里,

我火热的心,

在无声中因你而熔化。

中诗,我的家,

我爱恋你的诗情画意,

我沉迷于你的声音,

犹醉晚霞。

中诗,我的家,

我爱你有大海的广阔,

我爱你有踏雪寻梅的春的萌芽。

中诗,我的家,

你有我依托的梦,

你拥有了我倾心的牵挂。

我醉了,

醉在了菊花盛开的家。

也揭开了我梦中幸福的花。

梅香寒林,中国诗歌报第二临屏诗创作室主编

开封的菊花花开

文/梅香寒林(山西)

仅一个回眸

便丢下一个漫长的等待

是谁亲手制造了清风白云

酝酿了一场轰轰烈烈无怨无悔的爱恋

蜜蜂掏出最后一滴金黄,汹涌

激情蓬勃起来的将是又一场雨

雨丝划疼眼角的泪水

烫热徒劳地滑过脸颊

复杂延续到人性穿越史前

印记任凭风雨磨蚀而不朽

哪怕一场又一场阴暗密谋

每一朵菊花花开,都是一个世界

很想多看一眼大明湖畔的菊花盛开

是如何用光了太阳,仅一两三朵

为你斟满一杯纯真的菊花酒

等你,望眼欲穿很多的世界

李秀珍(左一),中国诗歌报四川工作室主编

古城

文/李秀珍(四川都江堰)

守望着岁月的门槛

倒挂湖中的古建筑

留有七朝古都的影子

汴梁,鼓楼,龙亭

分流的黄河

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报国寺,大宋朝,

清明上河图,湖泊被包裹在城墙内

沧桑里

城堡里的点点亮光

追溯着历史

京洲汴梁像一朵桃花

浸柒着古城的醉美

蓝天下,菊正浓

古城的炊烟多象

象一个音符缠绕着

悠远的古都

董戈平,中国诗歌报山西工作室副主编

贺中诗报开封会议

文/董戈平(洪洞)

不是禅寺

谈不上丛林的佛学文化

是谁

为这里移植了唐诗宋词的

鹅黄嫩芽

听不到行脚僧侣

颂经的佛号

膜拜的是字里行间

跳跃的强音光华

文人的圣得堡

骚客的维也那

踏雪寻梅的脚步

汇集天涯

是寻梦的客串

共举诗心的摇篮

虔诚的吐出

一一中诗报

咱的家

(注  :这里的[丛林]指佛学界传经论道专设的学堂。也就是说,佛学的学校叫丛林)。

听,有一个声音

文/柳絮(河北)

近了,近了

带着满满的祝福

诗歌报的兄弟姐妹们

从四面八方赶来了

有一个声音在远方召唤

我们是热爱诗歌的人

给诗友们一个温馨的家

是我们中诗人的责任

来了,我们来了

我们是一群爱诗的人

为了承担起中诗报的重任

我们,听到了那一声召唤的声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