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诗歌报四川工作室诗评会第(47)期

 中诗报 2021-08-14

关注中国诗歌报(中诗报),用文字温暖人生!

中国诗歌报四川工作室编辑部

执行主编:海底月

执行副主编:英子

主编:带刺的玫瑰

副主编:雨荷,九歌

编辑,邓飞,骆和平

群管编辑:平凡之路

美篇编辑:王景秀  带刺的玫瑰

中国诗歌报★有温度的平台

诗评顾问:蒋江华

诗评指导:带刺的玫瑰

诗评组长:九歌

执行组长:骆和平

诗评作品:精华选评(12首)

诗评人员:带刺的玫瑰,九歌,

雨荷,yuny,林克强,天外天

落尘

文/李秀珍(四川都江堰)

跌进尘埃里

就不要沉迷于花草

也不要悲怆拂面

用一条河流的深浅

测试尘埃的厚度

人心的薄凉

一些优雅的痴迷

需要疼痛来唤醒

能够守住瞬间的美丽

也是一种幸福

高处不胜寒

转身才是重生

【雨荷读诗】

        李秀珍老师的这首落尘,用意象的写法,书写了人生的生活境界……

你看,开头直续,“跌进尘埃,就不要沉迷于花草,也不要悲怆拂面”诗人以平衡的心态,去看人生的跌跌落落,以一颗平常心对待事物的变化。

第二节有了很大的跳跃,紧接着,用一条河的深浅,测试尘埃的厚度,人心的薄凉,这里用暗语隐藏着,生活中的许多事情,人生的艰辛,人心的淡凉。

第三节,诗人写道,一些优雅的痴迷,要用疼来换醒,守住瞬间的美丽,也是一种幸福,在这里,她写出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分离与痛苦,如果是真情,那怕是瞬间,也是一种幸福。

最后,这一节,诗人以高处不胜寒,转身才是重生,在人生的路上,走着走着就会悟到真理,该放下的放下,才是对自己最好的安慰……一首短短的诗行,会告诉大家很多人生感悟……

中秋之夜

文/董秀岚(内蒙古)

银色  ,月光 

撒落在故乡

村口,母亲遥望夕阳

等待游子回归的方向

月亮的柔光

撒落在异地他乡

一块月饼,诉说思念

记忆  深处

一轮明月照印窗前

父亲,在寂静的夜晚

望着月影独自惆怅

妈妈拿着月饼,一半献给月光,

在圆月下祈愿,年年丰收

而我拿着一半月饼

分了又合,合了又分

看着那块月饼望穿月色

千里之外

在梦里重温土屋庭院

一头系着塞北,一头家乡

【天外天赏析】

    月有阴晴圆缺,犹如人有悲欢离合。为此从古至今“月亮”便成为人们寄予离愁别绪的意象。望月思乡,望月怀远,这种悠远的情愫便伴随着中秋的月夜,而成为人们释解不开的情结。

    “银色,月光/撒落在故乡/村口,母亲遥望夕阳/等待游子回归的方向”此诗起笔诗人明写中秋的月色,却暗喻人事,把对故乡的一腔痴情以及家常事,亲身历编织成极富生活情趣的场景,充满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人情味。逼真的画面,形象的韵笔,寄托着游子对慈母发自肺腑的爱。

    接下来的描写,诗人以中秋一块普通的,相同的月饼为引申,在母亲的手中,在父亲的手中,在自己的手中而产生截然不同的对比,寓意出极富人情味的艺术效果。“月亮的柔光/撒落在异地他乡/一块月饼,诉说思念”……这一段落的韵笔,作者以景衬情,渲染的十分到位,同时也暗示出画面之外笔者的某种心境,期间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不言自明。事实上,现实生活中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轮独属于自己的明月,每一年的明月都有自己的阴晴圆缺。

    结尾诗意颇浓,读来既有家乡熟悉而亲切的形象,又有悲欢离合的感受,让人有种意犹未尽的真实感受:“千里之外/在梦里重温土屋庭院/一头系着塞北,一头家乡”。如此的写意看似恬静,实则其间隐含无限感慨。总之,这首小诗给我的感觉,诗人似乎是信笔挥成,不加任何粉饰,诗中的乡土气息真切生动,含蓄隽永,足以沁人心脾,一则写景,一则抒情,两相融汇,不见雕琢之嫌。一首充满诗情画意的小诗,读来诗中有画,诗中含情,写景喻人,刻画逼真,其间的乡土气息愈品愈加的清纯。为作者点赞!

中秋之夜

文/林克强 (四川)

平时幽默的黑色

今夜凝重

思念的云,簇拥圆月

天边,雁鸣声声

我心中荡出几许凉意

故乡的路,黑色中清晰

那座山,那条河,那老屋

今晚,全在银色网中

【yuny浅析】

     诗人笔下的“中秋之夜”,有月圆的欣喜,更有想家乡、思亲人的情深深,意切切。

     笔调略微悲催,苍凉,凝重。意象“黑色,云,圆月,雁鸣,故乡,老屋”等,将读者带进浓浓的乡愁里。那山,那河,那老屋,牵扯着多少游子的心!

    语言生动,拟人修辞,欣赏诗人勾勒的“中秋思乡图”如此唯美动人!

落尘

文/晓君一生何求

一片叶子,穿过河流,山峦

穿过大街小巷,穿过旷野和陌生的人群

在秋天的最深处,与我对视

飞累的天空,生怕踩痛大地,轻轻地

守候着生命的起点

霜降。雨来

应该泡一壶,慢慢独饮。风起

在草丛间穿行。直到自己成为影子

这就是时间老去的样子

雪还没来。那些草的腰身,依旧挺直

【九歌评诗】

         人活一世,草木一秋,生命的历程,犹如春生夏长的叶子,繁华过后,便随萧萧秋风而凋落。归途漫漫,飘飞的天空茫然又寥廓,几分眷恋,几多不舍,回家的脚步,丈量着从枝头到大地的距离,“在秋天的最深处,与我对视"。诗人采用拟人的写法,深情地表达了叶落归根的内心感受。

       曾经离开故土,在外漂泊几十载,经历过多少凄风苦雨和坎坷磨难,有迷雾,有阳光,有泪水,也有彩虹,一路追逐炫丽的星空,从不曾停歇,倍感身心疲惫。如今,在这收获的金秋时节,终于可以放下行囊,回家了。“飞累的天空,生怕踩痛大地,轻轻地/守候着生命的起点”。

        时光变迁,季节更迭,与人生一样,该来的,都会依次如约而至。清秋时节,曾经的喧嚣已渐渐沉落,接下来,便是“霜降。雨来",生命,即将步入萧条寒冷的路程,在这样的时刻,"应该泡一壶,慢慢独饮",静静地省悟和沉淀过往,任由岁月"风起",不惧未知的变幻,"直到自己成为影子"。

       时光会老,时光必然会老,这是没有人能抗拒的自然规律。虽然秋风已凉,吹黄了草木的容颜,有了些“老去的样子",但是,"雪还没来。那些草的腰身,依旧挺直",这是何等坚韧又坚强的生命力!

        这首诗写的很深刻,很有深度,通篇撷取一系列颇具灵性和丰富内涵的意象,将人生岁月的沧桑和感概,表达的既客观又哲思,阅历之深,笔力之娴熟老道,跃然字里行间,耐人品味!

落尘

文/陈玉(四川)

从一堆厚厚的泥土中剥离了出来   

随风高,随风低。试图超越

天空事先布下的那一道道景致

处处无家处处家,已不是什么秘密

有时会选择在一棵树上栖息

绝不是因为,贪恋它那身绿色的富贵

回归大地,落尘只须一滴水的滋润

兴许就会滋长出许多的根

兴许它也会,堆积成金字塔被写进历史

【yuny浅析】

    詩作笔调虚实相间,联想丰富。时空的跳跃,将读者带进自然降落于地面的空气颗粒物。比拟的修辞,将“微尘”写活了!且看,尽管它飘飘洒洒,随风高,随风低,又回归大地,却处处无家处处家。其微乎其微,似乎让人忘怀;第三小节,笔锋一转,点明寓意。“回归大地,落尘只须一滴水的滋润,兴许就会长出许多的根,兴许它也会,堆积成金字塔被写成历史”。独特的视角,令读者茅塞顿开,豁然开朗!看似小东西,却有大能量,其蕴含的哲理展现无遗!

      《落尘》读来,发人深省。为诗人的见微知著点赞!

落尘

文/拳晃如鸿(江苏)

行走。是岁月催促的成长

拖着人生

一并烟雨、阳光

宽窄。总是相逢

在诉说着红尘

起落,如风卷的残云

时光中渐生渐老的身影

倔强,并不是原始的本真

那一片养育生命的黄土地

多年后,游荡的心灵

终是无形的归宿

【九歌评诗】

        人这一生,如飞扬的尘埃,不是不想沉静和安逸,而是希望生命更加的精彩。走四方,闯天涯,经风历雨,感受世间百态,让人生的航船,放逐岁月的惊涛浊浪,漂泊,打磨意志,淬炼灵魂,任由追逐梦想的灿烂星光,这也许就是人生不负韶华,不负青春,最美好,最具挑战,最有意义的样子。“行走。是岁月催促的成长"。这一句,蕴含了诸多人生的辩证关系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正确的理解和积极的心态。

        走出自己的世界,融入茫茫人海,在路上,会有许许多多不同的境遇,有“烟雨、阳光",也有擦肩而过或者刻骨铭心的人和事,无论珍藏的,或是忘记的,冷暖自知。不管曾经的豪言壮语和酒杯碰撞下的誓约,有多么的高亢响亮和掷地有声,终还是落尘纷纷,走散了故人。那些惊心的喜悦,耀眼的彩虹,结义的温暖,成与败,得与失,如梦似幻,恍惚间已是过眼云烟,“起落,如风卷的残云”。

         人生苦短,但旅途依然漫漫,不让岁月蹉跎,空留遗憾,这应该是充满阳光,积极向上的人生姿态。有些时候,不安于碌碌无为,拼命地折腾来折腾去,并不是真正为了追求什么轰轰烈烈,富贵显赫,而是一种精神状态的表达,很大程度上,还是受制于社会潮流的影响,虚荣和面子使然,“倔强,并不是原始的本真"。然而,无论飞的多高,飘的多远,炫舞的多么光芒四射,终将还是要落叶归根,“那一片养育生命的黄土地/多年后,游荡的心灵/终是无形的归宿"。

        这首诗,寓人生感慨于含蓄的语境之中,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观点和释解,道出了内心深处对生活切肤的真情实感,给人以思考和启示,诗意盎然!

心中的摇篮

文/张道富 (江苏)

青藤蔓编织的摇篮

生命在岁月里

摇晃,成长的喜悦

遥远的梦才开始

接地气时,品尝了

扑朔迷离,没有

定数的命运

母爱,喝的是水

哺乳时流淌了

甘甜的乳汁

象甘露,滋润

幼苗茁壮成长

经年后,我已长大成人

但一种爱,在留念中

闪烁跪地的忧伤

【带刺的玫瑰读诗】

       这是一首怀旧的诗作,借意像把欢乐的儿童时光表达的淋漓尽致,读来韵味悠长,青藤编织摇篮,一切向往皆在美好的愿望里。然而人生无常,正当怀揣梦想时命运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他的人生大打折扣,没有预期的效应。生活也并不象他期望的那样美满。

       尽管命运坎坷,可母爱给于了他无偿的关怀,使他能健康成长。如今虽已成人,可潜意识里童年的梦和母亲的爱已烙印在记忆里。尾句,有一种爱,在留念中闪烁跪地的忧伤,点晴画蛇,使主题升华。

中秋之夜

文/唐红兵 (非洲)

中秋夜,我与母亲间的距离

隔一轮团圆月

静悄悄,沙漠遥望

母亲的笑容映入月光

月饼,哽噎在喉咙

泪湿眼眶

母亲的白发渐渐增多

苍白了游子心

母亲的菜篮里,有一半

给游子预备

母亲说,这样她心里踏实些

随着光阴流逝

我也在一点一滴成长

无论海角天涯

总在母亲手掌心转悠

古言道,水往下流

母亲对儿女的情,似海深

迈步秋的原野

秋天的风,吹不断骨肉相连

中秋夜,再一次眼泪汪汪,泪断肠

【九歌评诗】

        中秋之夜,本是万家团圆的时刻,而远在异国他乡的诗人,只能“隔一轮团圆月",遥寄与母亲,与家人的思念之情。抬头,望着银盘一样明亮的皎月,恍惚间,仿佛看到,“母亲的笑容映入月光",思之深,情之切,不言而喻。

        在这月圆人难圆的中秋之夜,想吃的月饼,“哽噎在喉咙",怎么也咽不下去。此时,想起远方孤独守望和惦念自己的白发老母,不能陪伴在她老人家身边行孝,而母亲却在时刻为远方的自己牵挂操心,愧疚的酸楚涌上心头,不禁“泪湿眼眶",倏然,“苍白了游子心”。母爱是伟大的,又是无私的,更是细腻的,当自己的孩子不能陪伴在身边时,那份牵肠挂肚的惦记,无以替代。而不断成长的自己,也越来越懂得珍惜这份骨肉亲情,以力所能及的方式,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无论海角天涯/总在母亲手掌心转悠”。

        母子情,“似海深”,虽然不能天天在一起,但一脉相承的血缘之亲,是绝对不会因距离而淡漠的,“秋天的风,吹不断骨肉相连”。这份亲情,这份母爱,在这每逢佳节倍思亲的中秋之夜,思念和牵挂的心绪,“再一次眼泪汪汪,泪断肠”。

        这首诗,用细腻真挚的情感和语境娓娓道来,在中秋之夜,诗人把内心深处思念母亲,感恩母爱的骨肉亲情,表达的淋漓尽致而又感人至深,触动灵魂。从朴实质感的诗句中,能够感受到诗人心中那份隐隐的,戚戚切切的牵念之伤与愧疚之痛,引人共鸣!

中秋之夜

文/老k(山东)

一轮圆月,千里之外的思念

一杯浊酒,袒露你我今夜的心事

一盒月饼,展露甜蜜的芬香

一首词曲,填满游子的乡愁

守望一株莲,轻轻地吟唱

月缺是画,月圆是诗

月亮是我们共同的家园

站在无眠的窗下,对影邀月

千年的守候,牵手一世的缘

今夕是何年,回不去的往事

似繁星忽隐忽现,用心去触摸

穿透无形的记忆,演绎着生命

的相聚与离散

今夕是何夕,谁在如花的思念

谁在低眉弹弄情思,谁的眼神

透过蓝色火焰,是花谢花开

经过峰回路转,越过万水千山

从月缺走进月圆,从思念走进思念

相守与母亲的牵挂,心底是一片温暖

【天外天赏析】

    这期点评的两首诗,虽然是同一题材的作品,却意境各异,一是家乡的中秋之夜,一是美轮美奂的意境中秋。说心里话,审稿的过程中真的有些无从下笔,你能说哪种写意很美;哪种韵笔更胜一筹吗?其实,各有其境罢了。

    老k老师的这首《中秋之夜》,初读散文诗的风格明显,但又丝毫不影响诗的情趣。而且应该说,这样的写意极具独创性,通篇彰显出一种恬淡清幽的意味。诗的开篇,诗人以景造境,出尘脱俗,引人遐思。并以一种忘我的情怀,将“圆月”,“浊酒”,甚至是中秋的月饼;乃至词曲这些无情之物赋予真挚的情感,营造一种无理而有情的氛围,毕竟,现实生活中,无情总是短暂的,而有情则是永恒的。品读的过程中,诗中的明月让人读出一种“家”的意境。也就是说,无论我们身处何方,中秋之夜的那轮明月总是相伴在羁旅的路上,成为饱受漂泊之苦的人心中的慰藉。于诗人而言,中秋的明月如同一面明镜,映照出往事的轮廊,也映照出心底那份深深的思念。

    人活世间,不仅人与人有缘,与山水有缘,与日月同样有缘。一个真正懂明月,爱明月之人,明月便会在其内心中变成一种信念支撑。或者说,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信念,每个人的信念里面都蕴含着自己的身世和经历。感悟月亮,其实就是接纳阴晴圆缺,从中滋养一份寻常日子里的寻常心。

    诗的下半部,道的是聚散情怀,描的是极致的美景,让景,人,心浑然天成,融为一体。低眉处是佳人弹拨情思的深情款款;抬眸间,则是花谢花开的悠悠思念“从月缺走进月圆”,袅袅余音,别具洞天,故自悠然。写景清新流丽,抒情恬淡优雅,让人恍如身临其境的同时,自然而然地会产生某种联想,体会到更多的言外之意。给我的感觉,诗人除了善于从现实生活中挖掘新意外,在景物的描写上也有自己独特的风韵。而且将“家乡”,“心境”“思念”,“母亲”以及年年相似的月光和心底那份温暖交织在一起,在特点的空间里导入苍茫的时间感,表现出诗人对家乡,亲情乃至友情倦倦的深情。

    归纳起来看,这首诗在风格上清丽委婉,在情调上细腻自然,在艺术视角上文而不质,繁而不杂,艳而不媚,含而不涩。而且通篇不因逢秋而悲秋,不因月缺而伤怀,意境别出,独具风骨,情深意切,收放自如,可谓一篇佳作!为诗人点赞!

心中的摇篮

文/醉逍遥 (内蒙古)

梦想发酵太久

希望插上翅膀飞翔

天空浆洗成蔚蓝

用几朵白云装点

大地在脚下掠过

苍野中生命勃发

忘却了归去的路

争渡在时空深处

星星接受着命运的洗礼

沿着固定的轨迹行进

不安分的因子跳脱

在黑暗里拖曳起长尾

许下某个誓言

孵化在心中的摇篮

等待

特定的时间段萌发

一段传奇

序写着过往与今生

来世

在遥不可及的夜酣睡

【yuny浅析】

    走进《心中的摇篮》,那份豪情满怀,那份心中的“梦想”,深深吸引了读者…

    比拟的修辞,诗人的视野,落笔在天空、大地,又在白天、黑夜里轮回。且看,希望的“翅膀”,白云装点;迈过的脚步,苍野中疾走;夜晚的繁星,固定的轨迹行进。此情此景,为“我”鸿鹄大志做好了铺垫;尾段,细品诗人“心中的摇篮”,则是面对过往的坎坷、磨难,锤炼筋骨;笑迎今生、来世,风雨兼程,追梦,实现梦想!

    语言生动形象,读来,有一股震撼人心的正能量!

落尘

文/京都物语(大连)

我的头颅一低再低

世俗还是把我拼命摁到泥土里的卑微

召唤出来

让它们如蝴蝶儿般蠢蠢欲动

我瘦弱的影子,记不起前世今生

那些从蛛网上跌落的有色目光

把我射穿,伤痕累累

阳光在筑一堵岁月的城墙

把我遗落到风中的肋骨拾起

层层加高,高过云朵和月亮

我在云端独舞,目光开始涨潮

怀念脚下那一缕烟火

我跟云朵商量借它的翅膀

预谋一场大雪,乘着雪花回到人间

我把自己静默成一颗化石

躺在江湖脚下疗伤

掠过那一江惆怅和一湖盛不下的昨天

把自己救赎,才了然明白

花开花落不过是一场轮回

功名利禄都是禅机

终点,人生万物都皈依落尘

【带刺的玫瑰读诗】

          一首极富哲理的小诗,以浅见深,形象生动的把凡尘世事,一一点破,人生不过百年,笑看春秋,成也好,败也好,一切皆是落尘。看似写落尘,实刚喻人,诗作采用虚实交叉,比拟相结合的修辞手法,巧妙的把人与落尘联系起来探讨思考,尾句,/功名利禄都是禅机,终点,人生万物都皈依落尘。/入木三分,紧扣主题,形象生动的给人启迪和暗示,把诗写活了,起到了承前启后的效应,也成为这首诗的亮点,由此可见作者对人生的感悟是深刻的,值得人们思考和学习。

心中的摇篮

文/红尘一笑 (陕西)

原以为自己早就长大

不需要儿时的摇篮

只能在心中种下怀旧的屡见不鲜

如今年过半百

她还是梦中的柔软

无微不至的关爱了我几百天

睁眼都是父爱母爱粘恋

不开心时哭闹都被她摇得酣眠

不再把双亲的工余挤满

还希望有那么一天

被亲情包围的摇篮

摇着摇着就忘掉所有愁烦

脆弱时/疲倦时/绝望时

都有她的胸怀承揽

有亲情关爱的港湾

就是幸福的三万六千天

那种情怀从没折旧黯淡

都在渴望中走向人性完善

【林克强浅评】

        摇蓝,是人生开始成长的温床,是父母载满慈爱与呵护的小船。红尘一笑《心中的摇蓝》,真情倾诉,心系摇蓝,感恩父母,回忆儿时摇蓝的温馨,表达年过半百仍眷恋摇蓝。诗人心中的摇蓝,既有摇蓝的型,更有摇蓝的情,寓意一辈子难以报达的父母恩。

     整首诗作者以自述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摇蓝的感觉,对摇蓝的感激,以及心中摇蓝与人生经历的关系。摇蓝是幼童的舒适和催眠的小床,长大后当然不需要了。作者从/原以为/后换个角度,从实物的摇蓝转换成心中的摇蓝:

如今年过半百

她还是心中的柔软

无微不至的关爱我了几百天

睁眼都是父爱母爱粘恋

作者说的摇蓝,是亲情关爱的意象,是感恩和怀念父母的情感。紧接着依然连接摇蓝,希望自己在亲情包围的摇蓝中,摇着摇着,忘记所有愁烦,生活中脆弱时、疲倦时、绝望时,/都有她的胸怀承揽/。最后四句诗,作者用比喻、夸张和寓意,升华心中的摇蓝:

有亲情关爱的港湾

就是幸福的三万六千天

那种情怀从没折旧黯淡

都在渴望中走向人性完善

心中的摇蓝,那是亲情的港湾,就是活到一百年的幸福所在,对摇蓝的情怀从未黯然,摇蓝如航船,乘风破浪,不断摇动向前,驶向人性完善的彼岸。

【精准扶贫,爱心传递】甘肃秦安特困县,全国花牛苹果,红富士特产,香脆汁多新鲜而远誉全国。因山村交通不便,目前正是苹果热销中,全国包邮!爱心热线:‭17704441360‬


中国诗歌报出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