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隐藏在元代山水画中的大智慧,有几人能看明白?

 llljjgg 2021-08-14

导言:一个时代的文化艺术发展,是由多种因素促成的,这里有现实的激发与推动,也有艺术自身内在的规律演变,同时还要有艺术家们的创作热情和在前人的基础上向一个新的目标所做出的不懈努力。元代绘画的发展就是如此,它之所以能在短暂的百年间取得长足的发展,就是因为艺术家们基于各自的人生理念和对精神上的苦苦求索,把握住了时代的契机并依循艺术的演变规律找到了推陈出新的切入点。

关键词:山水画;元四家;绘画理念;大智慧;

专栏
7堂课讲解示范黄公望传世山水画
作者:山水弘毅xsy107
¥39
10人已购
查看
隐藏在元代山水画中的大智慧,有几人能看明白?

元 王蒙《青卞隐居图》高清

一、元代社会正处于改朝换代的大动荡中,于是投身大自然,寄情山水成为士阶层的人生行为。

当社会处于周期性的改朝换代的大动荡时,投身大自然,寄情山水成为士阶层的人生行为。因为只有在那里,他们才有了安全感,才会使自己被扭曲的意志得到舒展,受到创伤的心灵得到愈合,被瓦解的生命价值得到修复。元朝士阶层的文心归向走的就是这条道路。元朝政权巩固后,虽然开始推行汉法,起用儒生。但士阶层的从政热情并没有因此被调动起来,有感于世道的混乱和入仕的艰难,文人们认为与其费尽周折谋求得一官半职,还不如放松自我,于不争无为中求全于乱世更为明志。于是倪瓒躲到了太湖之滨;孤耿不群的吴镇决意在梅花丛中和烟云芦苇中隐居终身。即使那些通过不同渠道步入仕途的人们,当遇到挫折打击时,回归自然也是其主要的退身之路,如蒙受赵孟頫提携的朱德润,在失去政治靠山后,便及时回到了故里平江,重圆自己的林泉之梦。那些不能退身的人。为了疏通仕宦中的郁结,闲暇时也通过绘画创作,借助“卧游”以畅怀抱。总之,山水情怀在历史上乃是文人们的魂牵梦绕的生命之恋,不管他们仕途上走得多远,那里总是他们割舍不掉的精神家园。

专栏
山水画学36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