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跑道上的《琵琶行》

 新用户8489cL9T 2021-08-15

文:黄子洋  聂传安


        曾经的推文里出现过有娃边做俯卧撑边背唐诗的景象,也出现过某一天早上教室门突然打不开同学们齐坐走廊上背《长恨歌》的景象。

        众人同做这么一件有意义的事,让人感慨激动。

        二班黄子洋同学也遇到过类似的场面,他有一文名为《跑道上的〈琵琶行〉》,真实再现了当时场景。

        临近期末,以前背诵过的东西又该复习了。(这洋娃挺乖的嘛)

        要说任务最多、最重的,一定是历史,在考前要把整本书背完三遍!经过我的规划,一天要背三课!对于其他同学挺简单,三课只要十五分钟,但是身为课代表,任务至少是他们的三倍。老师没时间检查,那就只有课代表完成。所以一天几乎只要是空闲时间,我的周围就会围满人,堵得水泄不通。(这位科代表可真负责任)

        在班上名列前茅的同学不背书的下场是很惨的,绝对是被老师拿来开刀的首选。这不才背诵开始的第二天,我们的小陈同学就被老师狠狠地刺了一刀,他没办法只能也来背书。不得不说,他专门挑下午跑步人少时背,是聪明的选择。(看样子谁也逃不过啊。这一招语文老师可以多学习学习)

        我起初是拒绝的,跑步已经够累的,又加上背书,那还不得窒息?但是我又心软,出于同情就答应了。(情节因为一拒绝一答应而显得摇曳了)

        一圈跑完,两课也背完了,此时的我有明显的胸闷感,我担心我待会会因背书而晕倒,于是第三课就问了一个及其简单的问题:“唐朝著名的诗人有谁?”小陈同学脱口而出三个字“白居易”。我整个人仿佛从长眠中苏醒过来。这可是个老熟人,《琵琶行》和《长恨歌》,都是他的长篇诗作。(脱口而出的居然不是李白杜甫,说明那段时间白居易在众娃心中的地位)

        “既然是背书,不如背个《琵琶行》吧,也是复习。”我带着坏笑说道。没想到的是小陈竟毫不犹豫地背了起来。我连忙叫停,并建议我俩一人一句背诵。于是我们边跑边背,越背越起劲,也跑得更快了。(看样子背历史的诗比背历史轻松多了)

        但是尴尬事随之就出现了。本该到我接下句时,跑在前面的其他同学却抢先背了出来!对这事儿我并不感到惊讶,不过这还没结束,几个同学跑成一团,边跑边背。人越来越多,背诗的声音也越来越响亮,直到跑完才停下来。(那真是操场一景啊,想想都令人陶醉)

        跑完后,我一点也不累,反而觉得更有精神更有力气了!(精神食粮不错)

        原来唐诗是提神醒脑的!(这可是个独特发现)

        初时无心,“不如背个《琵琶行》吧”,然后一个人背,一个人接。再然后,又有别人接。最后,一群人齐跑齐背,唐人的声音响彻操场,激荡人心!

        那才是学校最美的风景!

        校园文化不是墙上写的横幅上挂的。

        学校里的人,才是真正的校园文化。

(注:配图为一中操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