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国唯一“地下宝塔”,深入地下7.29米,外砖由信徒捐献

 点出好未来 2021-08-17
全国唯一“地下宝塔”,深入地下7.29米,外砖由信徒捐献

一座城市,越古老往往越觉得底蕴浓厚。有人说,人文旅游其实就是在追寻一段段往日的历史,希望从这些遗留下来的建筑中寻找先人存在过的痕迹,想他之所想,感他之所感,似乎在无形中就能打通时空。

不过绝大多数游客可能没想到这么深的一层,很多人喜欢游览古迹纯粹就是为了好玩、高兴。但总得来说,正是这些带有古韵的建筑给城市平添了几分历史气息。

全国唯一“地下宝塔”,深入地下7.29米,外砖由信徒捐献

比如湖北的荆州就是这样一座富有古韵的城市,它有着长达3000多年的建城史,却低调、质朴。而要说起荆州最引人瞩目的,当要属那全国独一份的万寿宝塔

万寿宝塔

万寿宝塔位于荆江大堤——象鼻矶之上,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耗时4年终于修建完成,距今已有473的历史了,它也是荆州的重点保护文物之一。

它位于一个自己专属的公园内,园中十分古朴典雅,环境静谧,空气清新,亭台楼阁、蜿蜒回廊令人目不暇接。

全国唯一“地下宝塔”,深入地下7.29米,外砖由信徒捐献

这座塔是当年的辽王朱宪㸅的母亲毛太妃下令让其修建的,目的是为嘉靖皇帝祝寿。后来在清朝的康熙、乾隆以及道光年间都有过多次的修葺。

由于该塔是为了给嘉靖帝贺寿,所以塔的2300余块外砖,几乎都是由各地信士捐献的,每块砖上都雕刻着捐献者的籍贯姓名。而除了祝寿,万寿宝塔似乎还有保佑风调雨顺的寓意

万寿宝塔是典型的“楼阁式塔”,这种塔的外形灵感,来源于我国传统建筑中的经典楼阁造型。

全国唯一“地下宝塔”,深入地下7.29米,外砖由信徒捐献

不过这可不是什么佛教的专属,早在佛教传入我国之前,这种楼阁在我国长江以南地区就已经很常见了。比如我国神话故事封神榜中“托塔李天王”使用的宝塔形状就是典型的阁楼式塔

至于楼阁式塔,顾名思义就是仿照楼阁的造型,将塔建成多层楼阁,依次叠加,内部分出楼层并且修建楼梯,可以一路攀登到塔顶。每一层的外部还要设置塔门和塔窗,内部则供奉着佛像,供僧侣们登临之用

全国唯一“地下宝塔”,深入地下7.29米,外砖由信徒捐献

万寿宝塔高40余米,内部藏有毛太妃亲手抄写的《金刚经》。塔内一层的正中央是一尊引佛身长八米,神情肃穆威严。塔内的主色调为古朴庄重的灰,既不会像黑色那样让人觉得压抑,也不会像白色那样轻浮。

就每一层你都能看见珍贵而精致的佛像;在塔的第四层有一块石碑,名为“辽王宪鼎建万寿宝塔记”碑,它是研究万寿宝塔历史的珍贵史料。不过因为受到黑天鹅事件的影响,塔内参观至今仍未开放

全国唯一“地下宝塔”,深入地下7.29米,外砖由信徒捐献

不过虽说如此,绕着塔外走也会发现很多意料之外的收获。寺庙外部每一层都雕刻了汉白玉雕佛像,造型庄严。很多佛像在雨水的长年冲刷下,面容已经不甚清晰,却能从依稀的面容雕刻中感受到一种包容的气息,佛本无相,然而他收纳了世间万物之相。

在宝塔外一圈由一层石头砌成的护塔墙,上面镶嵌着历朝历代许多文人墨客留下的诗词碑文。它们不仅保护了宝塔,自己也成为了文化历史印记的一部分。

全国唯一“地下宝塔”,深入地下7.29米,外砖由信徒捐献

除了塔本身,其实万寿园也是一个值得一游的地方。园内设有接待厅,有长廊、寿苑、迎宾楼等建筑,还有上万的花草数十种,包括银杏、雪松、桂花在内的多个品种,应有尽有。

而万寿宝塔所在的观音矶(也就是象鼻矶),目前已深入长江200多米,历朝历代对其都十分重视。它始建于南宋,是荆江抗洪的危险工段,对化解荆江水位上涨危机、保护江汉平原地区不被淹没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全国唯一“地下宝塔”,深入地下7.29米,外砖由信徒捐献

在98年经历过历史上最高水位之后,为了纪念抗洪抢险救灾工作,相关部门还在观音矶旁修建了九八抗洪纪念亭

由于长江水位在多年来不断拔高,荆江大堤也必须随之加高其高度,这使得万寿寺塔身已经低于堤面,下陷了7.29米整体看上去就像是那块地陷下去了一样。也由此它成了全国唯一一座“地下宝塔”

结语

经过了百年风霜雪雨的鞭打的万寿宝塔至今依旧屹立,它的外部塔身充满了历史的沧桑感。它见证了岁月的流逝、历史的变迁,似乎除了荆江之水依旧奔腾不息外,没有什么是不变的。

全国唯一“地下宝塔”,深入地下7.29米,外砖由信徒捐献

全国唯一“地下宝塔”,深入地下7.29米,外砖由信徒捐献

湖北距今473年的宝塔,内藏8米引佛,因下陷7.29米吸引众多游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