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画评荟】情系丹青写河山——白英卓彩墨山水画欣赏(焦庆生)

 王生不易 2021-08-17

    富饶的江南,历来被称为“鱼米之乡”,其独特的水乡风韵不知醉倒了多少文人墨客。宋代诗人朱敦儒把江南比作“仙乡”,留下了“炎昼永,初夜月侵床。露卧一丛莲叶畔,芙蓉香细水风凉。枕上是仙乡。”的名句。善于捕捉与观察的画家们,则在水面横跨的石桥、穿梭的乌篷船、岸边的青瓦白墙、远处的迷蒙山色中生出其他地方不能取代的创作灵感,留下了众多画境中充满诗意的佳作!

在赞美江南的文艺作品中,水墨画占据着重要位置,这无不与布局随意精练、造型轻巧简洁、色彩淡雅宜人、轮廓柔和优美的水乡民居风貌与特色相契合。在这里,水乡风景风情犹如现成的水墨画,画家师法自然、写景抒怀,可以将水墨发挥到极致,已故当代著名画家吴冠中,当代画家朱荣耀、诸明、白英卓等无不对江南水乡有着浓厚的深情,笔下的水乡给人一种抒情诗般的感染力。

江南水乡伴随着时代的发展,焕发出新的气息及风貌,中国画中的水乡画法也需与之适应,画法的守正创新成了画家们探索的课题,水墨画中的唯美江南也与时代同步,更加多姿多彩。在力促创新中,以“水墨画”为基底的彩墨画,使得江南水乡有了更丰富的展示!吴冠中“中西融合”呈现的“中国情调”使江南水乡面目一新!接下来,画江南水乡有所成就的彩墨画家不乏其人,白英卓可说是其中的一位。

白英卓早年师从当代著名书画家李味青先生学习传统绘画,同时对油画、水粉画等西洋写实画法也有所探索,并长期深入生活,亲近自然进行风景写生。近年则侧重于彩墨山水创作,求索中西画法融合,画艺日臻成熟,创作了大量表现江南水乡风情,风格清新婉丽的彩墨风景画作品,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及对祖国山河的赞美。其笔下的江南水乡,已形成了个人的构图样式和笔墨、赋彩程式,极富情趣和时代感。

画家白英卓情系丹青,在中西画法的探索中认识到,中国画的诗意及抒情性是西画无法比拟的,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深入骨髓,中国画在外来文化的吸收上,外来文化只能锦上添花,不能反客为主。具有浓浓家国情怀的白英卓,在长期的水乡浸淫中,构筑了属于自己的彩墨世界。他创作的《梦入江南》,画江南水乡的春天,水墨韵味浓厚,敷色、点彩明快、鲜亮,画面通透灵动,满眼春光。

为了将江南水乡如诗如画这一人间天堂较完美地表现出来,在彩墨画的构图上,白英卓力图以丰满的构图尽可能地布局好河湖交错、水网纵横、古镇老桥、田园村舍、远山烟树等最富特点及情调的元素!他常常采用重组复合、交错叠影的构景法,古镇的斑驳白墙和水面起到了醒亮画面的作用,以至满而不塞。这幅《六月荷香》景与景密接,却繁密有序,给人以夏日郁郁葱葱之感。

清丽的江南水乡,充盈着迷人的韵致和意境。笔墨蕴含着中国文化之哲学精神,具有独特的审美取向,脱离了笔墨精神,水乡那种流年似水的沧桑感与厚重感就会缺失,再华丽的创新没有内涵只能算是色彩的拼凑。白英卓的笔墨语言在彩墨画中并未削弱,他善用灵巧多变的笔墨,抒发对人生和自然的感悟。作品《晚秋》就显示了画家运笔用墨的思想深度和文化沉淀的厚度以及传统功力和修养。

彩墨画注重于用色,色墨结合、以色助墨、以墨显色,将画面色彩统一于斑驳水墨背景的色调之中,清丽明亮、艳而不俗、富有情趣。白英卓的彩墨画并不以色为主,用色是在领悟吸收外来元素基础上的妙用,避免大笔泼写,妨碍水乡迷蒙、滋厚润泽的清纯雅逸之美。《冬韵》用色单一,却在色彩处理上表达出了丰富的光感与层次,深邃迷蒙,为我们营造了一个穿越时空、自在逍遥的精神世界!

      黄君璧最经典的山水画欣赏:估价超过5000万,笔法苍劲有力

    黄君璧的绘画作品如今在市场上面越来越受人喜欢,与传统古人的山水绘画不太一样,黄君璧的作品有现代绘画风格的写实性。

    试想一下,当中国传统的山水笔墨与现代的写实风景相结合,然后整个作品的绘画风格也是非常的受西方人的感染,这样子的作品谁能不爱。

    更何况作品还是出自山水画大师黄君璧之下,所以黄君璧的经典山水作品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看看他笔下的这一些作品,总价值被估价超过5000万到底值不值!

    先看作品,如果用网友们的话来总结就是:欣赏黄君璧的作品总会有一种承古出新的感受,尤其是绘画的风景令人过目不忘,整个绘画的写实性超强。用一首诗来形容:谷生回音峰无语,水爱川流石默许。高山浑身长树木,一路蜿蜒有归途!

    黄君璧的作品为什么画得这么妙?这跟他仰慕夏圭又临摹古代名画的作品有直接的关系,出于对传统山水的热爱,再加上他对传统绘画下了很深的功夫,所以才成就了如今大家眼下的作品。

    细细口味黄君璧的作品是一种享受,看那些如古诗之中出现的飞瀑,那一种流动的泉水,还有一些古人的风帆,又比如那一些出现在作品之中的霜林。黄君璧笔下的每一滴墨都是如此的仙气十足,整个作品就是一幅画,如照片一样的给人视觉的欣赏感。

    有一位网友解读他的画作,形容他的作品已经不在乎笔墨的运用,而是将一种超写实的水意与传统山水相融合,但整个绘画却表现得十足的苍劲有力,气势雄壮到令人无法拒绝。

    但你要说黄君璧的作品十分的传统和古穆,但整个来看他的作品之中又极富有现代的写实感与现代的风格体现。当然这也是他作品最独特的地方,齐白石的作品讲的是童趣味大家也很喜欢。所以每一个画家的特色放大的时候,他的作品就已经成功了。

    很喜欢黄君璧笔下的这一种仙境,把整个中国传统的山水神韵表现了出来,独具风格的山水绘画,这一种特色作品如今真的不多见了,黄君璧是真正的大师!

                当代最具收藏价值的实力派画家一一陈学霖作品

                              走进中国工笔画名家陈学霖的艺术世界

    陈学霖是喝着运河水长大,从扬州走向北京的画家。在绵延千里的京杭大运河中,扬州是最具运河气质的城市。她有着南方的婉约,兼备北方的雄浑,精致典雅,开放包容,是富有诗情画意的文化名城。在2500年历史长河中,出现过众多文人画家,诗人杜牧与扬州结缘较深,”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叫吹箫’’空灵飘逸,风华绝代。古代扬州既是”腰缠十万贯,寄鹤下扬州’’的销金天堂,也是”湖光悦鸟性,花香湿人衣’’的绘画创作佳处。扬州有风景秀丽的瘦西湖和佛教人文之地平山堂,而给这座古城带来真正意义上”画魂’’和山水情怀的,是明末清初大画家石涛。他和扬州有着不解之缘,晚年定居扬州卒于扬州。石涛是能与当时占据画坛领袖地位的京城”四王’’、常州恽南田抗衡的一代画坛宗师,对后世画坛影响力极大。《石涛画语录》至今还是许多中国画家学习研究的教材。他的“笔墨当随时代”、“搜尽奇峰打草稿”等艺术主张为扬州八怪画家群的出现作了理论准备。扬州八怪是他艺术主张的践行者和发扬光大者。民国海上画派吴昌硕、任伯年等诸家、当代齐白石、张大千、傅抱石、魏紫熙、喻继高等绘画大师都深受石涛和扬州八怪影响。石涛和扬州八怪是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一座山峰,在中国美术史上留下了浓彩重墨的一页。

    沐浴着唐宋诗词的风雨,在明清绘画艺术熏陶下,当代扬州画家人才辈出,有的留在扬州继承传统绘画艺术,有的挟艺北上闯荡京城,颇有当年扬州八怪的遗风。我认识的众多扬州画家中,陈学霖无疑是中青年画家中的佼佼者,论其画,主攻工笔画,擅长花鸟,人物,山水,也精于写意画,格调清醇,妙趣天成,雅俗共赏;论其书,以宋微宗的''瘦金体’’见长,柔中见刚,字如其人,有的款识有魏碑、篆书之笔意。他苦心钻研,不断求教,原先传统绘画艺术之根,不断地嬗变重生,迎来了一个个花落花开的艺术春天。

    陈学霖绘画艺术道路走到今天,对他绘画风格形成和改变影响最大的是当代杰出画家喻继高和郭汝愚。喻继高是以傅抱石为首的“新金陵画派”八家之一,其工笔重彩花鸟画繁盛充盈、典雅秀丽、光彩照人、泱泱大度,是当代工笔花鸟画大家。郭汝愚是画、书、诗、论样样俱佳的当代少有的杰出画家。他笔下的花鸟画在传统程式化基础上更注重写意精神,呈现出“固本尚新,大道圆通”的大家境界。陈学霖自幼迷恋丹青,喜欢信手涂鸦,显示出良好的艺术天赋。他最早临摹的是宋元工笔花鸟画,学习的是当代南派陈之佛一路。早期作品,师法当代工笔花鸟画大家喻继高,而喻继高的工笔也是师承宋元、陈之佛风格,从这个角度来讲,他们的工笔画乃是一脉相承,是师生关系。他记得喻老在授课时讲过“做人要像画工笔,老老实实,脚踏实地,一丝不苟”。宋代的工笔重彩花鸟画达到了中国绘画的巅峰,而喻继高的工笔重彩画是集传统工笔画之大成,并赋予了时代的笔墨和精神气度,是当代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画家。曾有人这样说过“只有中国的工笔重彩画才能和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大师的作品相媲美”。工笔重彩花鸟画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个优秀画种,在当今盛世必定会迎来新辉煌。

    众所周知,山水画讲究气势,花鸟画重视情趣。花鸟虫鱼都有其自然天趣,陈学霖多年来重视写生,培养生活观察能力和提升艺术表现力,能精准地描写客观对象。他曾五赴洛阳六上黄山,也曾到云南、西安、庐山、桂林、长江三峡等地考察,留下近千份写生稿。他不少创作灵感都来自写生。有次骑车路过荷塘观荷,创作了《清趣》,有次回家途中遇雨,观察到两只水鸟在芦苇下躲雨的情景,画出了《雨中即景》······他画工笔画底稿时总是反复斟酌,不断修改润色,直到满意为止。他的工笔画源于传统,构图巧妙,结构严谨,艳而不俗。在中国人民大学深造后,画技有了质的飞跃,除了能状物,而且能传神、既给形又抒情,既定实而又写意,达到了“得心应手,意到笔随”的高级阶段。这个时期他有多件作品在国内外各级重要展赛中屡次获奖,1992年——1996年他创作的工笔画《松龄鹤寿》中堂,《花鸟四条屏》、《喜上眉梢》等作品,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连续四年出版发行年画、挂历。
    清代画家方薰说:“作画必先立意,已定位置,意奇则奇,意高则高,”又说“笔墨之妙,画者意中妙也故古人作画,意在笔先”。“意中有意,味外有味”的形象才是诗意形象。工笔画最高境界是诗意境界。虽然那些年他工作较忙,应酬繁多,但他深知要做个优秀画家,除了具备高超的笔墨技法,还须有浓厚的画外功夫。不管再忙再累,他都会忙里偷闲或临睡前读些唐宋诗词,练上几笔书法,培养自己文学修养和画外功夫。努力追求“画中有诗”的绘画意境。凭着精湛的技艺,谦和的为人以及那段炼狱般的超强度训练造就了他的创作实力!孟子曰:“故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摆脱生活困境,实现华丽转身的他并没有沉湎于声色犬马,而是有了更高的艺术追求,在离开校园多年后,他带着自己绘画作品,去恩师喻继高家请教。喻老感动于这个学生绘画才气和执着精神,对他作品给予了肯定,并指点迷津,就这样,陈学霖孤身一人来到北京,作为北漂画家,每天都面临着巨大压力。我曾做过短暂北漂,深知北漂人心中承载的极大压力,因此对每个北漂人都心存敬意。初到北京时,一个偶然机会使他成为军队签约画家,并创作了多幅高水准的中国画,被悬挂在一些重要的机关,办公室等大型接待场所。
    无论在家乡还是在北京,陈学霖最初都是凭借清雅明丽、雍荣华贵、雅俗共赏的工笔画出名。工笔花鸟画形式美主要通过构图、造型、设色来体现,而构图则又是形式的总体布局。处理复杂的构图要讲究疏密的变化,主要讲究聚与散的对比。古人讲''疏可走马,密不容针’’。有疏密聚散画面才有节奏。要统一中有变化,变化中求统一。达到''夺造化之妙’’,使整个画面形成统一、完整有节奏而均衡完美的整体。南齐谢赫“绘画六法”中讲到“随类赋色”,而在工笔画中,其重要性更是不言则喻。牡丹,月季,梅,兰,竹,菊,锦鸡,白鹤······凡生活中常见的花鸟题材,都会在他笔下得到体现。他擅长用花青墨,在画锦鸡时,上大红色之前,会用花青墨打底,这样出来的红色会,“薄中见厚”、“艳而不俗”,增加了画面色彩的柔和性,突出了美感,他在画白鹤时,则用纸的本色加白粉渲染,然后再加上花青墨,这样会丰富色彩和层次。古人说:“行者形体也,神者神彩也”。形无神也不活,神无形也不存,绘画的最高要求是,形神兼备,工笔画要画的有神采,作者不仅要掌握工笔画表现技巧,还必须有丰富的生活阅历和较高的艺术修养才能达到如此境界。天道酬勤,十多年来,他游艺京都,遍访名家,绘画艺术有了脱胎换骨,化蛹成蝶的飞跃,也许是同乡缘故,刘力上大师曾指点他说,“工笔画中鸟的羽毛、绒毛不要画得像盔甲,要画得蓬松,这样才生活化,才脱离匠气······”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中国画的造型,是通过用线来表现物象,落实意象的。中国画线条则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他是画家情感的表达。不同线条体现出被刻画对象的不同质感、美感、节奏和韵味。他认识到,以线立形,取神得形,以形达意,正确处理好三者关系,是把握中国工笔写意精神的关键所在。这也是郭汝愚大师绘画的高明之处。陈学霖很重视线条的训练,而国画中的线条是以书法线条形式出现的,因此,他一直坚持练习书法、行,草,篆、隶、魏碑都有不同程度的涉足,因此他画中的线条呈现出多样化的个性情感和丰富的意象表达。

中国画很重视立意,无论是工笔还是写意,立意的高低决定着画的品位高低。在这方面他对众多名家名画的立意、构图、位置经营都进行了认真研习解读,慢慢地悟出了一些门道。立意上追求新奇,讲究匠心独运,构图上,注重起承转合,位置经营上时出新意,别开生面。中国“绘画六法”中首法是气韵生动。我理解的气韵生动既画要有神韵,神代表了物象的生命力,而神隐形而存,以形传神,而“以神取形”则是一种更高的写意境界。石涛说过,“墨非蒙养不灵,笔非生活不神”。生活是笔墨、色彩与新技法产生的基础,学养是提炼与发掘其美感的前提。郭汝愚深厚渊博的学识修养,卓而不群的艺术风采,看似自由随性,实则高妙绝伦的用笔方法,对陈学霖也产生了非凡的影响,他开始追求一种更具独立精神,更有人格魅力,更为浪漫传神的写意画的境界,以线造型构成了,中国写意人物画的形式特征,笔墨是写意人物画形式特征的灵魂,笔主气以主骨,墨主韵以传神。强调意在笔先,落笔成形,以形写神。写意人物画的笔墨,除表现人物的形、神、意、境之外,还要有笔墨情趣,清代恽寿平言道:“有笔有墨谓之画,

有韵有趣谓之笔墨,潇洒风流谓之韵,尽变穷奇谓之趣。”多年的北漂岁月,陈学霖不停的参悟画道,尽情的遨游艺海,上下求索,忍受着十怀胎的阵痛,上演着凤凰涅磐的重生,最终迎来了他两鬓的白发,也迎来了他绘画艺术新的生命。他的写意花鸟画,在经过了“废纸三千”的磨练后,掌握了高超的技法,有了刚柔相济的笔力,有了墨色变化的韵味,有了浓淡飞白的自然组合,耐看而有趣,达到为花传情,为鸟传神的艺术境界,他的山水画有了雄浑宕荡的气势,有了高古旷达的情怀,有了隽永飘逸的意境,形成了兼具南秀北雄的风格,做到了“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他笔下的人物画,以形写神,形神兼备,达到了“形、神、意、味”俱佳的精妙境界,他的作品也得到更多人的欣赏,被一些国内重要机构和国际友人收藏。一颗漂泊多年的心终于有了停靠的港湾。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在陈学霖作品中,最简单的一花一草,都是高境界的营造,融入了他的思想和情怀,显露其谦和的性格及人格修养。齐白石说中国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花鸟画不能单看其春荣夏茂,秋凋冬残的表面现象,更要看其深层次的含义和文化内涵。落花无言,人淡如菊,画家的艺术情操,常识修养,生活阅历都会在其作品中反映出来。他是一位富有激情和创造力的画家。“秀润、沉郁、冲虚、清雅”成了他绘画艺术的基调,表现了他绘画艺术的品位和精神意蕴。畅怀抒情,清新典雅,高远淡泊,禅机意境,含不尽之意溢出画外。是他留给我的总体印象。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陈学霖一直追求绘画艺术的真善美,追求人格化的精神写照。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名家绘画精髓的融合和中国画诗意意境的创造,工笔画技法中程式化和个性化的妙用,构图和经营位置上的技巧,不同色彩的自然搭配,墨色的和谐共存等带给我们新的绘画思考。他的花鸟画是传统花鸟画在传承中有了新发展,是对其他绘画艺术和技法的兼容,有的画作表现出江南文化的温婉和灵秀,饱含浪漫的抒情和浓郁的诗意,有的画作沉郁顿挫,富有跃动的音乐节奏之美。在对客观物象的表达和把握上有着高度的灵动性和自由性,呈现出个性化的情绪表达和诗意处理。他笔下的花鸟世界,呈现了人格化的精神追求,是一个灵魂净化的过程,他的山水画意境高远,将我们从浮躁喧嚣的现实世界,带入一个远离红尘,沉静如水,荡涤心灵的世外桃源。有的作品呈现高古的气息,似乎让我们从中领悟出生命中潜伏的某种禅机和意蕴;有的作品呈现出一种灵山秀水的唯美诗意境界。这是现实世界中人们对美的天性追求,还是对自然山水的无限眷恋。他的人物画造型准确,人物关系生动,线条极富变化,其艺术概括力和表现力令人叹为观止,看得出他是个富有激情和创新意识的实力派画家,呈现的是博古通今,学贯中西的当今时代的笔墨技法和精神气度,是站在当代一个新的艺术高度对中国画的审视和把握。

千淘万洒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在经历漫长的艺术之旅后,陈学霖步入了绘画艺术创作的一个黄金时期。他像候鸟一样穿梭于南北,往返于扬州北京,汲取着天地日月之精华。春天的扬州,湖光照人影,花香湿人衣。秋天的北京,香山叠翠,枫叶红遍。这是自然之美对他绘画艺术的侵染熏陶。南北文化、中西艺术、古今绘画在他心底不停的碰撞,催生出一朵朵绚丽的艺术浪花,融合成一道奔流不息的溪流,将我们带入一个清澈明净的心灵栖息的美妙世界,这是他独到的人生经历展示的艺术魅力。作为职业画家,有时需要戴着面具做人,试想这世上有几人不是这?其实他是个率真和充满童趣的人,我和他交往多年,与其说他是个画家,不如说他是个可亲可敬的兄长,风趣幽默的知己。

    他在那些曾帮助过他的朋友面前表现的较为谦卑,有求必应。因为他有良知,因为他懂得感恩,也许正是那段不堪回首的痛苦岁月,才让他时时不忘奋进,时刻提醒自己低调做人。这是他可贵的人生品德,也是他积累的,宝贵财富。现在他回家乡的时间少了,作为朋友,我能理解,因为那里是他奋斗的舞台,是他走向成功的福地。我希望他能做北京扬州两地绘画交流的艺术使者,将美丽的扬州推向世界,同时将北京的山水情怀,当代绘画艺术的前沿动态及时介绍给家乡。因为这里是他绘画艺术之源,是他梦想腾飞的起点,人生有界艺术无崖,最后衷心祝愿他绘画之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从成功走向辉煌。文/许文华作 品 鉴 赏

    陈学霖 1963年出生,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高研班。其作品无论山水、花鸟、人物,工笔、写意均有涉猎而造诣颇深,尤擅工笔画,被誉为”当代最具收藏价值”的实力派画家!曾有多件作品参加国内外展览、出版和拍卖,并被多国政府机关、人民大会堂、天安门层楼、毛主席纪念堂、中南海紫光阁、全国政协礼堂、长城国际饭店等单位陈列和收藏。 

    现为: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教授)、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花鸟画研究会会员、江苏省华侨书画院常务理事、扬州市华侨书画院常务副院长、扬州市江都政协委员、扬州市江都华侨书画院院长、扬州市江都新阶层文化艺术联合会副主席。

                山水画家焦庆生:笔墨从心写“新”境

    “已不是古山古水,已是现时生活中的真山真水”“完全抹去了古画的痕迹”“在用墨上大胆挥写,出现了很多大的墨块”“有了气韵”……平山画家焦庆生的山水画作以得宋人真意闻名,近期,他的画风“有很大的跳跃”,他将几幅习作发给老师秦望,秦老师给予极高评价。“一直寻找自己的笔墨语言和表现形式。”基于这种创作理念,焦庆生将自己70年人生感悟融入笔端,追求画中有“我”,笔墨从心。

焦庆生作品《欢腾的黄安河》

转益多师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天津美院油画专业毕业的秦望任平山县文化馆美术创作干部,焦庆生作为胜佛公社的电影放影员到县文化馆美术班学习幻灯片创作,以便在电影“正片”放映前播放自己制作的幻灯片,宣传安全用电、计划生育、“三秋三夏”等上级政策。精准的造型能力就是在秦望指导下打的基础。那时,焦庆生的身份还是生产队挣工分的农民,在生产队出工,别人放歇儿,他在地头用锨杠儿、锄头柄在地上画老虎、画公鸡、画田野风景;一手握着系茅桶的担杖钩子,一手攥着一块菜饼子边吃边小跑,只为了快些将粪尿送到菜园,好赶到文化馆听秦老师讲课……秦望老师之外,还有下放到胜佛公社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中国历史博物馆美术组长陈大章等,都成了他的老师。昏暗的白炽灯下,他听陈大章讲中国画画理、笔墨情趣,度过了无数不眠之夜。亦师亦友,陈大章落实政策回北京后,他们一直交往了半个多世纪。后来到县文化局文保所、县旅游局工作,他在省里市里“拜”了很多名师,论年龄,很多人该是他的晚辈,但他一样虚心求教。

    2008年退休之后,终于可以专心作画了。2013年,他报了河北省山水画高研班,整整三年,每周一次,风雨无阻。他的年岁,还有执着,给主讲的河北师范大学王顺行教授留下了深刻印象。王顺行觉得他这个学员很特别,他们相谈甚洽,成了挚交。他的很多习作,被王顺行拿到讲堂当范画,在肯定他的长处的同时,也中肯地指出不足。

    河北美术出版社的编审吴守明、潘真,河北教育出版社编辑张福堂、天津美院的张驰教授等,都特别认焦庆生这位画友,而焦庆生却打心里认他们作老师。在他们的指导下,自学成家的焦庆生,师古人技法,得宋人真意,画的山水古色古香;从师古到“出”古,到画中有“真我”,他趟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子。

焦庆生作品《山驰云涛上》

师法自然

真水真水在大自然,在燕赵大地,在家乡平山。在文化局工作时,参加多次河北省文物普查工作,特别是进行野外文物普查,绘制古建筑及出土器物之外,他还将那些震撼到他的峰峦大川、人文佳景用画笔留存下来;任平山县旅游局副局长时,作景区规划,他走遍了平山的山山水水,太行雄姿、深山人家、滹沱烟雨丰富了他的创作素材,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2018年,他当村庄考志愿者,走遍了平山的沟沟岔岔,沟掌村落、深林人家、山腰老屋、古宅古庙等别样之美,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七十有几,他登林山,上天台,穿越黄安古道,探访神堂关、六岭关、黑山关。家乡的真山真水,带着真情真感,流泻在他的画纸上。

2013年8月,潘真带他到太行深山写生,他选择了一处造型奇特的山崖,坐下就画,潘真说,结构、形态、明暗和构图等表象的东西为次要,“拜山所赐”,就要读山、交山,与山深交之后,方可开掘大自然之妙,开掘自身情感、智慧之深,开掘笔墨语言之变,开掘艺术个性之微。还要丢开临摹前人得来的那一套方法,才能挖掘新的个性化、艺术化的表现方法。

焦庆生作品《陷溢河畔》

“师法自然”,他“归隐”青龙观,与天桂山“相看两不厌”;向晚留宿,在天台山“商略黄昏雨”;探访“仙”人,在紫云山“直入白云深处”;隐身黑山关,“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在沕沕水“枯坐”,直到“心有灵犀一点通”…… “师法自然”,他还走出平山,到更远的远方,交黄山烟雨,牵泰山臂膀……“拜山得山”,真山真水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教”给他活的笔墨语言。

教学相长

“当老年大学绘画班教师,教学相长,促进、提升了我的绘画水平。”2009年夏天,应平山县老干部局老年大学校长张占胜之邀,焦庆生成了老年大学的绘画教师。打那以来,每月的1日、21日(如遇周六日或节假日依次顺推),雷打不动,他都按时赶到老干部局老年大学的课堂给学员们上课。

焦庆生作品《泉落银花放》

书画班学员都是各行业的退休人员,有干部、教师、医生、工人等,文化程度从研究生到小学生,年龄从四五十岁到七八十岁,千差万别。为给学员讲明白,焦庆生拿出三五天甚至一周、十来天时间准备一节课。真的是要倒给学生一杯水,老师自己得有一桶水,甚至要是一汪活泉。为讲清画理,他集众家之说,把自己沉进去再走出来;就是画范画,他也要画多套,既有传统画法,也有自己尝试的新画法。他由三日一石、五日一水起步,从树分四岐到多棵组合;从初级的山水十八皴,到提高的大写意;从墨法的五墨六彩到笔法的平、圆、留、重、变,因人施教。在教的过程中,他遇到困惑,像创作与写生、师古与创新等,他就求教于河北师范大学王顺行等老师,与他们一起探讨。这些探讨,让他开悟、进步。

上写生课,他带学员到深山、到公园,讲透视、讲色彩、讲构图、讲意境,一笔一画,手把手地教。在给学员示范时,他既教传统技法,也有意“变法”,让学员体味、感悟。从学员的反应中,他也得到某些启示。

焦庆生作品《太行生气冲天发》

“师古,才能得中国山水画真谛,融会贯通之后,还得'出古’,这样才有发展。”为了帮助学员提升,他精心创作国画作品,结集出版《焦庆生山水画》,作为绘画班教材供学员使用。因为是作教材,这部山水画集,就比较传统,构图、用笔、着色,都严格按古法来,“宋”意十足。很多学员得益于这部“宝典”,进步很快。“师古而不泥古”,“起初必须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到一定境界之后,必须得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从自然之山,到胸中丘壑,再到纸上风云,揉进了画者的灵性、悟性和情感。”“三线是基础,疏密是关键,开合是生命,画点是灵魂”,他谨记秦望老师对自己的教导,并用秦老师的话和学员共勉。他和“出道”的学员一起探讨创新之路,力求笔墨技法、表现形式有突破。康桂英、王白珍等5名学员的作品参加了全国老年美术作品展,并获得了奖项,还有二十余名学员的作品参加市、县各行业的美术展览。

焦庆生作品《白云生处》

“有了气韵”“细处耐看”,秦望对焦庆生的画风改变很是认可。“七十多岁了,虽算不得大彻大悟,看透人生,但确实对好些事儿都看淡了,不想应景、跟风了,想表达些自己想要的东西。”焦庆生坦言,以前创作,更多顾忌别人的感受,是“无我”之作,现在追求“有我”之境,想着表达真正的笔墨情趣。

画中有“我”,笔墨从心,焦庆生画风变了,正创作出更多有真意、有新意的作品来,得到了更多人的认同的喜欢。

..焦庆生:河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协会会员,河北省考古协会会员,河北省楹联协会会员。

https://www.360kuai.com/97a79544d4e8ff1e6?nsid=18JRWRiGs020O3Chchs0xPki&djsource=XsgsZg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