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气候临界点将至,我们如何守护未来?

 颐源书屋 2021-08-17
海洋,沙漠,丛林,高山,它们在人类进化的漫长历程中被不断塑造,又极其脆弱。如今有更多企业和机构通过协作和建立伙伴关系的方法去守护地球,其中包括劳力士(Rolex)携手众多先驱人士和团体推动的“保护地球,恒动不息”(Rolex Perpetual Planet)计划。劳力士雄才伟略大奖是“保护地球,恒动不息”计划的三大支柱之一。今年新出炉五位“劳力士雄才伟略大奖”得主,他们是凭借高瞻远瞩的先锋项目,守护地球,或将改变未来。

图片
“保护地球,恒动不息” ©️Rolex

2021年的夏季,仅仅过去了一半而已,我们的蓝色星球还在蒙受多种痛苦,一方面,全球各国继续与新冠疫情及德尔塔变种鏖战;另一方面,多个大陆经历了极端灾害性天气,其中包括欧洲西部和中国河南省于7月发生的强降雨及洪涝灾害、芬兰南部热浪于6月份持续27天、北美西部出现前所未有的47.2摄氏度高温及毁灭性的野火。 

世界气象组织表示,整个北半球的天气模式显示了今年夏天不寻常的“行星波状模式”(planetary wavy patterns),这给各地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炎热、干旱、寒冷和潮湿。
 
毫无疑问,我们最不愿意看到的事实已经发生,气候变化已经入侵我们的生活。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认为,生态系统和地球气候系统可能已经达到甚至突破了重要的临界点,可能导致不可逆转的变化。

气候临界点将至,我们满怀担忧又别无选择,必须与所有的挑战斗争。

在这样的严峻形势之下,2021年“劳力士雄才伟略大奖”(Rolex Awards for Enterprise)的五位获奖人为蓝色星球带来了希望:在气候变化的关键节点,他们凭借高瞻远瞩的先锋项目,或将改变未来。

图片

劳力士传讯与形象总监阿诺·博特斯(Arnaud Boetsch)表示:“劳力士很早便意识到品牌需承担己任,为地球的永续发展作出贡献,令地球恒动不息。新一代探险家不再局限于为求得新知而探索,更是致力于保护地球。这五位新晋获奖者便是守护未来的典范。”

图片

罗马并非一夜建成,“劳力士雄才伟略大奖”始于45年前。从此,劳力士以此奖项鼎力支持杰出人士打破疆界,凭借创新项目拓展人类对世界的认知,致力于保护环境,保育物种及栖息地,促进人类福祉。

在这项雄心勃勃的奖项中,科学家们身先士卒,通过研究气候变化,继而制定出行动计划。

在今年的大奖得主名单中,鱼类研究专家路尔斯·罗查亦是专注于海洋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在人类影响日益扩张的环境下,珊瑚礁是测量海洋健康的标准。而他具体目标是探索与保护马尔代夫印度洋的中光层珊瑚礁,以及研究深海珊瑚能否成为浅海珊瑚和其中生物的避难所,而所有发现将有助在全球各地成立海洋保护区。

图片

▲ 路尔斯·罗查(Luiz Rocha),致力于探索与保护印度洋的中光层珊瑚礁及其生物多样性,令这些鲜为人知的生态系统得到关注及妥善保护。©Tane Sinclair-Taylor

罗查说:“因为我们对它们尚未有任何认识,所以大部分深海珊瑚礁都未获保护。”他的首个任务就是进入马尔代夫超过100米水深处的暮光层,在地图上记录位置,并发掘栖息其中的生物,拓展我们对地球生命的认识。

与马尔代夫的海洋生态完全不同,仁青·彭措·拉马生活于5000米海拔的胡姆拉地区,这位研究者深知这个生态高度敏感区,同时也具有极其重要的自然功能。

图片

仁青·彭措·拉马(Rinzin Phunjok Lama),推动当地群众参与保护全球濒危哺乳动物的家园——跨喜马拉雅地区丰富多样的生态系统。©Rolex

他要保护的动物名单令人深感震撼:雪豹、喜马拉雅狼、喜马拉雅黑熊、野生牦牛、西藏盘羊、西藏狒狒、麝香鹿等尼泊尔高海拔野生动物。因此,他带领年轻的受训保育专家团队通过实地调查及隐蔽相机,奠下濒危野生动物的种群基线,监测它们的数量,并观察它们对新措施的反应。

图片

▲尼泊尔胡姆拉喜马拉雅山区,当地民众正获邀成为前线保育人员,拯救日渐减少的野生动物,包括雪豹和野生牦牛。 ©Tashi R. Ghale

作为世界上最年轻的山脉,喜马拉雅山仍在不断升高,与此同时,气候变化带来的降水/雪模式的改变也让喜马拉雅山更加脆弱。

因此,拉马需要当地社区的支持,与村委会、青年俱乐部及妇女会等机构交流,宣扬保育意识、教育、互动及动员。一方面,他培训当地社区抵御偷猎、森林火灾及非法采伐;另一方面,他引导当地人(尤其是女性)运用胡姆拉地区的自然资产建立环保企业,如草药产品、传统服装、徒步旅行及生态旅游。

图片

吉娜·莫丝莉(Gina Moseley),计划对地球最北端的洞穴进行首次探险,促进人类对北极地区气候变化的了解。©Robbie Shone

当然,更多研究需要挑战极限,此次获奖的英国气候研究员吉娜·莫丝莉将接受劳力士的赞助深入格陵兰,绳降至地球最北且未被探索的北极洞穴,寻找过往气候变化的线索,揭示极地暖化对人类构成的危机,“获劳力士支持实是令人振奋。我已在脑海中准备这个探索世上最北洞穴的计划多年,然而前往那里几乎是不可能的。劳力士大奖可以说是唯一个会支持此探险活动的项目。”

图片

与上述三位科学家的研究方向不同,两位大将得主站在了气候变化的另一个最前线:非洲大陆和当地社群。

来自姆博罗洛游牧民族,欣杜·奥马鲁·易卜拉欣发现,自己部落延续千年的放牧羊传统正受到水资源消失的威胁:乍得湖在两代人之间发生了95%的萎缩,农民及牧民因资源短缺而出现冲突。 

图片

欣杜·奥马鲁·易卜拉欣(Hindou Oumarou Ibrahim),利用原住民的传统知识绘制自然资源地图,并防止萨赫勒地区因气候变化发生冲突。©Ami Vitale

于是,这位和平主义者致力团结分裂的社群,著手应对共同面对的危机:在乍得西南部的巴伊博库姆推行小型项目,并证明绘制地图为一种实用、可调及可信的方式,“年轻人、女性、男性,他们均众志成城,携手绘制地图,记下知识及资源,并互相分享。”

最终,原住民合作绘制的地图减低萨赫勒地区社群之间的磨擦,并协助当局更有效管理资源,携手规划更安全繁荣的未来。

在坦桑尼亚,美国社会企业家费力克斯·布鲁克斯-丘奇则做了另一件重要的事情:发明“营养增量机”(dosifier)以改善营养不良问题。

图片

费力克斯·布鲁克斯-丘奇(Felix Brooks-church),为农村面粉厂配备“营养增量机”(dosifier),通过在主食中添加关键的微量营养素,以此解决坦桑尼亚居民的营养不良问题。©Leah Kidd

布鲁克斯-丘奇为当地农村面粉厂添加关键的微量营养素——在当地磨坊生产的每包面包添加测定剂量的维他命B12、锌、叶酸及铁。并且,他设计了一套创新系统,确保每人每年的食物营养补充开支不足1美元,为坦桑尼亚20万人带来新生命与希望,成为世界先例,并且计划每年扩大至少一个国家。

“这是确保民众享有所需营养的基本人权。这与居所、安全及食水无异。世上充满不公之事──这不过是我争取平等的本分。”布鲁克斯-丘奇的这句肺腑之言,作为本篇的结束语:在这个蓝色星球,人类必须守护同行者和未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