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紫砂壶鉴定的那些害人瞎话

 北国枫叶7z3j42 2021-08-18

紫砂壶确定是全手工的好壶,外加烧制上的一些容差,如此精准有点刻意,反而会少了紫砂壶的独特性。某些造型上有的艺人还喜欢创新,未必就是有些人判断的那样。

图片

瞎话二、【玩倒立】 “我们的壶,你倒过来轻晃盖子都不会掉的,这才是大师做的好壶。” 我记得之前电视购物上两个主持人玩的不亦乐乎,还兴致冲冲的拿了两把壶进行对比,以证明前一把的壶确实是好壶,说明他严丝合缝。那都是骗骗新人的,作用不大,判断不了什么问题的。

图片

瞎话三、【透气快才好啊】 将壶里的冷水倒掉,盖上盖子,阴干。如果xx分钟之内阴干,则透气性良好,阴干时间越久越差 紫砂壶透气性在茶具里确实是首屈一指,还被做成了砂锅花盆这一类,透气性的好处呢,我们说过,但是影响透气性的因素很多,透气性与泥料泥性都有关系,甚至和实验环境、练泥方式、明针工夫等等因素都有关。

图片

瞎话四、【盖子不能晃荡】 玩壶的朋友要求“左右使力纹丝不动,转动却滑爽”,认为盖子越严实就表示这壶做工越好,盖子松的话那就不是紫砂壶。虽然由于市场的火热,紫砂壶肯定有些黑幕问题,但是这么判断你还真是冤枉它了。但是如果松到轻轻一碰盖子就爱掉,并且影响到气密性了,那……你为什么要买这把Σ( ° △ °|||)︴?特别说明,你倒茶的时候一定要扶壶盖,因为真的不好说会不会掉下来,摔碎了心还是很疼的,那种滋味不要问为什么我那么明白。

图片

瞎话五、【紫砂壶敲击判断好坏】 都说耳听为虚,听到声音可是特别会骗人的,你根本分辨不出来,不排除有人真有这种神通,但是一般人真不行。敲击壶体所发出的种种声音与泥料的档次无关,也与壶的做工好坏无关。我们就不要乱试了,敲坏别人的壶不用赔么?有时候它们还挺脆弱的,经得住千度的高温却经不住指尖一点。

图片

瞎话六、【出水问题】

很多壶友买壶的时候,会给卖家说:给我挑个出水好的壶吧。卖家一时间会懵,出水好?怎样才是你喜欢的出水呢。

有的爱好者标准有点“苛刻”了,甚至规定了几秒钟出完水;还得看线条是否标准圆柱线;还有要看粗细;水流的力度;壶内是否有残留;有没有流口水……还有之外的好多标准。

个人看法:有的标准只是个人喜好,但是不能作为鉴赏紫砂壶是否做工不对,关于出水问题,最重要的就是出水顺畅,不会卡顿分流。其他如果你不是有特别的喜好不用特别在意,按照壶型的不同个别数值有所浮动。

图片

瞎话七、【泥料粗细问题】

“泥料粗,看起来明显”的料就好?,以此作为鉴定泥料档次的依据,我不是很赞同

紫砂壶目数(紫砂泥料的粗细)越小,颗粒越粗,目数越大,颗粒越细。而壶表的颗粒状态如何,颗粒是否明显,既有调砂原因,铺砂原因,明针处理原因,还有就是目数大小的原因,颗粒是否明显与泥料档次的关系得具体看实物分析,有的壶要求不一样目数也不一样。

图片

瞎话七、【紫砂壶不烫手,擦火柴可点燃】

实际好的紫砂倒满开水,您摸壶身一样烫手。但是喝茶老手手掌还有一层薄茧,此外他们已经习惯了相对较高的热度,这个只是相对于金属器皿等传热较慢,但是紫砂壶具有一定的透气性,所以会烫手的!

在刚泡好茶的时候,您拿紫砂壶一定要小心,更不要让你的宝宝去碰,小孩子皮肤薄。

火柴在壶身上是不容易划着的,那是因为以前的泥料磨得比较粗,现在泥料有粗细之分,所以此乃缪论之一!自己的壶就更不要去划了,划伤了就不好了

瞎话八、【“美人痣”或者跳砂】

1、“美人痣”可能是卖壶的人遇到的最多的抱怨。我这里很多的壶身上都可能会不规则分布一些“美人痣”(铁渍),但很多壶友认为美人痣是泥料不纯的标记。其实我认为是相反,它反而能证明这是紫砂泥料,但是这种现象还是比较影响美观的。

图片

2、跳砂也主要是原矿里的杂质引起的,形成跳砂的原因很简单,就是烧制时壶身因收缩,砂粒与砂料间没有缓冲,粘结力最小的那粒砂受挤压而蹦出。

图片

瞎话九、【“三山平不平”的问题】

“三山平不平”是很多壶友关心的问题——这也是紫砂界争议比较大的问题之一。请注意这与人们常说的“三点一线”不是一个概念——经常有初入门的朋友混淆概念。

怎么看“三山”?也就是说把壶盖子拿掉,然后倒置紫砂壶于平面桌上,看看壶的流、壶口、壶把能否平齐。无数关于紫砂的典故以及网络论坛高手的文章也都强调壶一定要“三山平齐”,否则不是好壶,我不是完全同意这个观点,并持保留意见。

图片

因为做到“三山平齐”,某些款式的壶就不好看,或者出水就不好了。更多的时候,当你灌满水的时候,壶还没拿起,水就自然从壶嘴流出来了,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三山平齐”导致的,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必须有意识把壶的流安装超高一点。这个跟壶好不好没任何关系。

瞎话十、【流口水的问题】 这与造型设计、壶口处的水压和口盖结合的工艺精密程度有一定的关系,不能一概而论。多数的壶,喝茶久了,壶嘴下半部都会非常光亮,就是因为流口水导致的,我们下次分析一下流口水的原因吧。“流口水问题”壶型不同,情况也不同,在使用的时候注水不要过满,收手要利落,以免影响壶嘴下的色泽。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