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清单人生》有感‖文/菖蒲

 522小窝 2021-08-18

读《清单人生》有感


清单人生是瑞典作家弗雷德里克·巴克曼所著的第三部小说,她以63岁的布里特-玛丽为主角,故事紧跟《外婆的道歉信》,讲述从没走出过家门的布里特-玛丽,在遭遇命运背叛后第一次离开家寻找自己的人生。这部作品继承了巴克曼幽默又催泪的风格。

最初注意到这篇小说是因为她的名字中的“清单”二子,清单即指记载有关项目的明细单,而人生则是指人的一生,乍眼一看,这“清单”和“人生”有何瓜葛呢?难不成是主人公一辈子都在记清单吗?那也太死板了吧!

但这只是我的猜测,也确实仅限于猜测了,主人公玛丽一直拥有记清单的好习惯,如果与他人有约定,或者是买东西花了多少钱,都会记一个清单,避免遗忘,我很欣赏这样的习惯  ,如果是我,记一天还行,但是到第二天估计就找不到清单本了,玛丽不一样,她可是记了一辈子清单的人——我想这是书名为“清单人生”的原因之一。
 玛丽刚给我的感觉是那种尖酸刻薄的老顽固,在和她老公离婚后,她第一次出来“开眼看世界”,面对应聘公司的面试员小丫头,她十分不屑,只是因为她喝咖啡不用杯垫,甚至于是剪了一个短发,我本人也是短发,面对那老太太的“消极挑衅”,那仿佛是在说我自己,我就想:一个半身入土的人,第一次找工作就这么狂,又不是钻石王老五,谁给你的底气?所以刚开始我特别讨厌玛丽。

但是人的性格是多样的,在看到玛丽对于出轨老公的依旧忠诚和每晚的默默流泪中,我又很同情她,毕竟她63岁了,这个年纪的女人大都开始养老了,若不是为生计所迫,谁会愿意出来看人脸色、忍气吞声呢?
 之后玛丽接受了一份看管废弃娱乐中心的工作,来到小镇博格,可迎接她的却是一只砸向脑门的足球......从此,一群野孩子、小混混、酒鬼和一只老鼠将她的生活搅得鸡犬不宁,然而人生却在失控中获得了新的选择与期待。

从前的玛丽喜欢默默站在窗边等老公肯特回来,但在和博格孩子们的朝夕相处中,她发现她并不讨厌足球这一类粗鲁的活动,甚至在孩子们踢球的过程中感到一丝感动;从前玛丽的整个世界都是肯特,但在博格里,她对心存善念的警察斯文产生了不一样的情愫;从前的玛丽脸上很少有笑容,在博格的玛丽渐渐自信和乐观,很少在黑夜中默默流泪......

整个故事都给我一种温暖治愈的感觉,我想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示就是:人可以缅怀过去,但不能禁锢在过去中,当断不断必受其乱,如果生活中真的有过不去的坎,我们不妨换一个环境,就像玛丽一样,离开肯特,去博格获得新生,未来很美好,值得我们去期待。

即便把我关在一只果壳里,我也会把自己当做一个拥有无限领土的君王,如果不是因为我有噩梦的话——《哈姆雷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