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白为啥能喝4斤白酒?知道中国的酿酒历史,你就懂了

 梦想童年594 2021-08-18

武松打虎前,喝了18碗酒,至少也要有6斤。

李白斗酒诗百篇,唐代的一斗相当于现在的两升,也就是4斤白酒,喝完居然还能写诗,换成现在人,喝到一半早已躺在床上不省人事。

那么,为什么古代人那么能喝酒呢?

李白为啥能喝4斤白酒?知道中国的酿酒历史,你就懂了

武松打虎

因为四大名著《水浒传》的广泛传播,武松打虎的故事家喻户晓。

在景阳冈打虎前,武松喝了足足十八大碗白酒,之后去打白虎。宋代的18大腕,足足也有6斤白酒。放在今天,别说是打虎,就是回家也走不了。但是,武松趁着酒劲就是把老虎打死了。

再如李白,酒量更是大,一顿能喝4斤白酒。这些与明朝的曾棨来比,都是小巫见大巫。

李白为啥能喝4斤白酒?知道中国的酿酒历史,你就懂了

曾棨

曾棨是明朝永乐二年的状元,人称“江西才子”,其为人如泉涌,廷对两万言不打草稿。曾出任《永乐大典》编纂。

他是被明朝皇帝封为白酒状元的,非常能喝,千杯不醉。

资料记载,一日,来了一位外国使臣,号称善饮,朝中无人能陪,明成祖朱棣命廷臣推举,却只有一个下级武士敢于应战。成祖十分不高兴地说:“堂堂天朝,难道就没有一个善于饮酒的大臣?让一个武士作陪,成何体统?”于是曾棨请往,成祖问:“卿量几何?”曾棨答:“无论量”。成祖大喜,命他去陪使臣,让那武士帮忙跑堂。

三人一连喝了几天,来使终于大醉,武士也东倒西歪,然而曾棨清醒如没喝过酒一样,使臣只得甘拜下风。

成祖闻之大喜道:“且不以才学,只这酒量,亦堪作我朝状元。”

又有一次,英国公张辅想试探一下曾棨到底有多大酒量。他两手合拱量了一下曾棨的腹部,再根据腹部的大小做了一只木桶,置于厅堂后面,于是便邀请曾棨到家中赴宴。他喝多少,同时便往桶中注入多少,喝了一天,桶里的酒已谥了出来,便注入另一瓮中,又溢了出来,曾棨神色自若,夜半回到家中,又摆酒犒劳送他的张府仆人,直到仆人都醉了,他才休息。第二天,张辅惊呼:“子棨真海量也。”

李白为啥能喝4斤白酒?知道中国的酿酒历史,你就懂了

酒坛

在中国历史上,曾棨是真能喝,且被皇帝封为酒状元的人。李白、武松与他相比,逊色的很多。如今,大多数人喝上半斤白酒,就已经胡言乱语,为啥古代人那么能喝呢?其实,如果您要知道中国的白酒历史,你就懂这个问题了。

中国酿酒历史悠久,是大自然赐给了我们美酒。

自然界中的含糖野果在成熟之后掉落下来,积集于坑洼之处,或者被猿摘下,将没有吃完的野果放在石洼中,天长日久,这些野果被附在它们表皮的、空气雨水中的或土壤中的野生酵母发酵,变成了香气扑鼻、酸甜爽口的原始果酒。

《篷栊夜话》中有一段类似的记载说到了这一自然过程:“黄山多猿猱,春夏采杂花果于石洼中,酝酿成酒,香气溢发,闻数百步……”

所以当猿吃上含有酒精的果后,飘飘欲仙,非常享受。当猿进化成人后,就开始想着如何酿酒。

这就是中国美酒的第一阶段,酿造酒。

李白为啥能喝4斤白酒?知道中国的酿酒历史,你就懂了

酿酒

因为没有提纯技术,所以中国白酒的第一阶段是酿造酒,以谷物或是水果为原材料,制作工艺简单粗糙,时常残留发酵的杂质,因而也叫浊酒,度数维持在八九度左右,最高不超过十五度,类似于现代的饮料酒、甜酒等。

明白这个道理,大家就懂了,如果让你喝啤酒,喝个10瓶酒,也就是10斤,状态能咋样?可能比武松会好一些。但是,能不能比上明朝的曾棨,那可就两说了。

当时间进入北宋的时候,中国有了蒸馏酒技术。

什么是蒸馏酒技术呢?因为酿造酒中的杂质很多,所以白酒度数不高。所以,蒸馏技术利用酒精的沸点(78.5℃)和水的沸点(100℃)不同,将原发酵液加热至两者沸点之间,就可从中蒸出和收集到酒精成分和香味物质。酒精再经过冷却后,就可以达到65度的烈性酒了。

李白为啥能喝4斤白酒?知道中国的酿酒历史,你就懂了

蒸馏酒

那么,蒸馏酒技术诞生在哪里呢?

很多学者认为,中国蒸馏酒技术的核心应该是东北吉林省榆树市。关于蒸馏酒技术,有资料说是蒙古骑兵征战欧洲后,学会了蒸馏酒技术。在中国东北,因为气候寒冷,人们喜欢用高度酒御寒,所以蒸馏酒技术流传广泛。

在清朝嘉庆年鉴,蒸馏酒技术得以普及,在今日的吉林省榆树市,出现了以聚成发烧锅为代表的白酒企业,一度达到52家,年生产白酒上万吨。 【作者:每日汉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