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石油大亨到天堂去参加会议,一进会议室发现已经座无虚席,没有地方落座,于是他灵机一动,喊了一声:“地狱里发现石油了!”这一喊不要紧,天堂里的石油大亨们纷纷向地狱跑去,很快,天堂里就只剩下那位后来的了。这时,这位大亨心想,大家都跑了过去,莫非地狱里真的发现石油了?于是,他也急匆匆地向地狱跑去。 这是一个关于“羊群效应”的最典型的段子。即便是最理性最机灵的人,在巨大的群众力量下,也会产生从众行为。 羊群效应来源于这样一个实验,如果你在一群羊面前横放一根木棍,假如第一只羊跳了过去,那么第二只、第三只也会跟着跳过去,就算这个时候你把木棍拿走,后面的羊也会照旧模仿前面羊的动作,走到那个位置,然后向上跳一下。 羊群效应最典型的场景,是波动剧烈的A股市场。 今年厦门大学的郑挺国、葛厚逸发在《金融研究》上的《中国股市羊群效应的区制转移时变性研究》的论文,基于中国股市日频交易数据,分析了中国股市的羊群效应和交叉羊群效应。 研究表明,沪深股市在高波动区制,羊群效应更强,相应区制持续时间较短。在低波动区制,羊群效应更弱,相应区制持续时间较长。中国台湾股市仅在高波动区制中出现羊群效应,相应区制持续时间较短。港股无论在低波动区制还是高波动区制,均不存在羊群效应。 抛开研究,单纯从市场的波动和基民的狂热中,也可能看到这种非理性的从众行为。 价投圈有句老话,价值终将回归。这句话给散户们一种错觉,股票的高估和低估都是非正常态,只有股票价格=价值才是正常状态,股价应该像一条45度角往右上方不断延伸的直线。 这当然是完美而错误的预期。 股价的波动是市场的情绪的波动,类似于钟摆运动。股票价格=股票价值只是股价波动过程中一个非常短暂的状态。大多数时候,股价都围绕着真实价值上下波动,偶尔也会出现暴涨暴跌。 比如去年的消费抱团,今年的芯片和新能源抱团。抱团一直在发生,只是抱团的板块不停在变化。2007-2010年抱团金融,2009-2012年抱团消费,2013-2016年抱团信息科技,2016年开始第二次抱团消费。 为什么会出现抱团?板块业绩提升,并不能解释抱团现象。业绩强不代表不代表股价一定会涨,更不代表机构和个人投资者都会去买这个板块。抱团行为背后,是双重羊群效应的叠加。 首先是基金经理的羊群效应。人们通常以为羊群效应只会发生在散户身上,只有散户会追涨杀跌。事实并非如此。基金经理也是普通人,信息不对称、基金经理之间的竞争,也会导致基金经理的从众行为。 散户与机构的信息不对称,机构之间也存在信息不对称。对于获取信息能力相对较弱的基金经理来说,可能会追随能力更强的基金的策略。 此外,基金经理的考核期限太短,也是导致基金经理羊群效应的重要原因。没有三五年,不经历一轮牛熊,很难看出一个基金经理的真实投资水平。如果基金公司考核周期不到一年,甚至短到3个月,基金经理在KPI的驱使下追求短期收益,可能去追当季最热的板块,坐冷板凳的结果大概率是饭碗不保。 其次是基民的羊群效应。评价基金经理需要很高的专业度以及时间的积累,这对大多数基民来说太难了。全市场2665位基金经理,如果无差别地每天研究一个,需要7.3年才能研究完。在没有专业能力分辨质量时,就出现了对品牌的需求,也可能推动抱团股。 然而,正如霍华德·马克斯所说:任何东西都不可能朝同一方向永远发展下去。树不会长到天上,很少有东西会归零。 当出现业绩更强的板块,或者政策的变动,就会有资金换仓,随着进入该板块的资金越来越多,抱团股瓦解,新的抱团形成。基民处在信息链条的最末端,市场的抱团,在基民高点入场时达到高潮,再在基民低点割肉时结束。一次循环的结束,又是另一次循环的开始。如此,循环往复。 在每一次大循环中,又叠加了很多次小循环。追着信息跑的人,永远也赢不了创造信息的人。 投资不是一种单向的买卖行为,而是市场的多方博弈。偶尔博弈的多方可能会站在同一战线,形成很强的羊群效应,形成一种这个板块永远涨的错觉,但长期来看,分化在所难免。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没有人可以在这样快速切换的风格中来如自如。 巴菲特讲过这样一段话。做一张印有20个洞的卡片,每做一项投资决策时,就在上面打一个洞。那些打洞较少的人将更加富有。原因在于,如果你总是为了大的机会而尽可能节约使用那些洞,你将永远不会打完所有20个洞。 投资是一场反人性的游戏,秘诀就是防止大脑误导你。在羊群效应的裹挟下,不断开枪的人,可能会挣得一些蝇头微利,但会因为精疲力竭而错过真正的机会。只有能克服人性的弱点,懂得节省体力和脑力,只为大的机会而开枪的人,才能获得长期而丰厚的回报。 机会只会眷顾有准备的人,当真正的机会来临的时候,你不能被卷在羊群里。 注:本文件非基金宣传推介材料,仅作为本公司旗下基金的客户服务事项之一。 本文件所提供之任何信息仅供阅读者参考,既不构成未来本公司管理之基金进行投资决策之必然依据,亦不构成对阅读者或投资者的任何实质性投资建议或承诺。本公司并不保证本文件所载文字及数据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也不对因此导致的任何第三方投资后果承担法律责任。 本文所载的意见仅为本文出具日的观点和判断,在不同时期,朱雀基金可能会发出与本文所载不一致的意见。本文未经朱雀基金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发、翻版、复制、刊登、发表或引用。 你“在看”吗? |
|
来自: 昵称74243981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