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杜甫五律《九日登梓州城》读记

 小河西 2021-08-19

杜甫五律《九日登梓州城》读记

(小河西)

九日登梓州城

伊昔黄花酒,如今白发翁。追欢筋力异,望远岁时同。

弟妹悲歌里,朝廷醉眼中。兵戈与关塞,此日意无穷。

此诗作于宝应元年(762)九月九日。是年七月,杜甫送严武还朝至绵州。七月十七日,成都发生徐知道叛乱。为避战乱,杜甫携妻子奔走梓州。【杜甫《草堂》:“昔我去草堂,蛮夷塞成都。”杜甫《寄题江外草堂》:“偶携老妻去,惨澹凌风烟。”杜甫《相从歌》:“我行入东川,十步一回首。”】徐知道叛乱持续二十几天。【《新唐书-代宗记》宝应元年:“(七月)癸巳,剑南西川兵马使徐知道反,八月己未,知道伏诛。”《册府元龟》卷129宝应元年:“八月,剑南狂贼徐知道为麾下将李忠勇所杀,剑南州县尽平。封忠勇为临晋郡王。”】八月战乱结束,但杜甫暂时没有回成都打算。

伊昔:从前。(伊为发语词。)《答贾长渊》(晋-陆机):“伊昔有皇,肇济黎蒸。”《王侍中》(梁-江淹):“伊昔值世乱,秣马辞帝京。”

黄花酒:菊花酒。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西京杂记》卷3(晋-葛洪):“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华酒。令人长寿。菊花舒时,并采茎叶,杂黍米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花酒。”《九日闲居并序》(东晋-陶渊明):“酒能祛百虑,菊解制颓龄”。《荆楚岁时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

追欢:寻欢。《…乐游园宴》(唐-崔尚):“合钱承罢宴,赐帛复追欢。”《…重九日宴集》(唐-裴夷直):“重九思嘉节,追欢从谢公。”

筋力:体力。《礼记-曲礼上》:“贫者不以货财为礼,老者不以筋力为礼。”《侍宴》(南朝宋-沈庆之):“朽老筋力尽,徒步还南冈。”

悲歌:《徐干》(南朝宋-谢灵运):“行觞奏悲歌,永夜系白日。”《益州夫子庙碑》(唐-王勃):“厄宋围陈,奏悲歌于下蔡。”

醉眼:醉后迷糊的眼睛。《夜听捣衣》(北周-庾信):“花鬟(huán)醉眼缬(xié),龙子细文红。”(花鬟:美发。龙子:蜥蜴的别名。)《阌乡送上官秀才…》(唐-岑参):“醉眼轻白发,春梦渡黄河。”

大意:从前重阳节要喝菊花酒,如今已是满头白发的老翁。登高望远虽然都是同一个日子,饮酒狂欢的体力已大不相同。弟妹离散,只能在悲伤的歌里唱起。国家惨不忍睹,只能以醉眼相看。中原战乱未平,吐蕃又寇关塞,今天这个重阳节啊,真是让人愁思无穷。

诗意串述:这是一首重阳登高诗。前二联写登城。以前重阳节,少不了登高望远,更少不了黄花酒。如今年纪大了,虽还是望远,饮酒追欢的体力不行了。后二联写望远有感。遥望远方,首先想起了弟妹,可惜弟妹离散各地,音信不通,只能在悲伤的诗文中提及。接着又想起了国家。国家状况惨不忍睹,只能醉眼相看。向北望,中原战乱尚未平息。向西望,西部吐蕃频频寇边。今日登高望远,真是国愁家愁,愁“意无穷”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