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镇永和商店

 微湖尖尖荷 2021-08-19

在南阳古镇上有一家名字响当当的店铺,名叫“古镇永和商店”,它位于南阳镇书院路的中段,前方有胡记钱庄、康熙御膳房等景点,后面则有新河神庙、状元胡同等遗址,倘若你来古镇旅游,十有八九的要走书院路,也必定会经过古镇永和商店。于我而言,古镇永和商店不仅是老家的一个符号,而且也是内心的一份骄傲,我的家就在这里,前店后居。

生意人颇为讲究“和气生财”,而“永和”则是从祖辈到父辈沿用下来的经商之道。我家三代人在镇上经商,前前后后也有百余年的历史,并一直享有很高的口碑,如今的店铺是由我的叔父和婶子经营。

过去听家里人讲,我的曾祖父最先在古镇上经营布匹的生意,当时处在旧社会,政局动荡,生活相对混乱,生意自然就很难做。由于南阳镇四面环水,交通相当不便,再加上旱涝无常,都给曾祖父外出进货造成了一定困扰。那时候外出进货,要么靠肩挑担子跑旱路,要么靠摇桨撑船走水路,其艰难程度便可想而知了。听老人们讲当时社会上的人员混杂,被抢被盗的事情时有发生,因此做点生意整天都提心吊胆,恨不得天天烧香拜佛。曾祖父的经商算是为一家老小在南阳镇上扎下了根,这也应是古镇永和商店的前身了。

我从小就与祖父母相依为命,自从我记事起,祖父就是古镇永和商店的店主,且是一位威望极高的“老江湖”,要知道,我的祖父先后在南阳供销社、鲁桥供销社工作多年,在十里八乡都是一位出了名的生意精,祖父退休后又在古镇上做起了生意,不可否认,是他老人家让“古镇永和商店”的名声大振。

1997年我在古镇上小学时,南阳人还主要以捕鱼养殖和船运为生,那时的祖父主要经营烟酒糖茶和日用百货。我记得店里当时有好多盛放茶叶的瓶瓶罐罐,还有几个储藏红糖与白糖的大缸,那时店里最好的香烟是五元一盒的“石林”,最常卖的酒是“鱼台米酒”。后来祖父又开始糊灯笼卖玩具,我家糊的小红灯笼倍受那一代孩童的喜爱,也曾在古镇上风靡一时,甚至有不少同行纷纷效仿。那时候,逢年过节祖父都要摆“芝麻摊”, 就相当于现在的地摊,镇上的大礼堂前就曾有我家的摊位,摊上多以五花八门琳琅满目的物件招揽人……不得不说,祖父做生意确实有自己的一套,他曾让店里的生意一年红过一年,古镇永和商店也因此倍受乡亲的青睐。

近几年,随着古镇旅游业的兴起,叔父和婶子又经营起了湖特产的生意,过去的生意人盼年盼节,如今则是盼假期,每每假期来临,一波接一波的游客便慕名而来。古镇的咸鸭蛋、烤鸭蛋个头大,品相好,流油可口;南阳湖里的芡实、菱角米、莲子颗粒饱满,纯色纯香,绝对是熬粥食材的首选;异军突起的荷叶茶品质上乘,口感极佳,融入了湖区最自然最浓郁的味道。游古镇,品美食,咸鸭蛋配大烧饼也是非常不错的选择,若是再来上一杯爽口的荷叶茶,那可谓是尝到南阳古镇的特色快餐了。

如今的古镇永和商店不仅是游客常来常往的购物地,而且还成了不少游客中途歇脚的驿站,时常能见到游人在这里吃鸭蛋、品清茶,寻味古镇那些鲜为人知的奇人异事。也有游客在这里戴上一顶草帽,撑起一把油纸伞,伴着艳阳高照,踏着青石板路,继续探寻“江北小苏州”的诗情画意……而今,与其说“古镇永和商店”是一家历久弥新的店铺,倒不如说是一个广交朋友的聚集地,这里既汇聚了天南地北的特色方言,又融合了五湖四海的欢声笑语。

古镇永和商店,永远以和为贵,以和为美,但又和而不同,始终在商业大潮中保持着自己的特点和品性!

一家老店便是一壶老酒,店里有底蕴,酒中有醇香,古镇永和商店的过去耐人寻味,其明天则待人探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