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买课要三思

 新用户8600nRks 2021-08-19
要说什么行业在疫情下还能做到逆增长,除了医疗相关的,我能想到的就是线上培训了。

最近2个月我的朋友圈有教你买保险的,教你卖保险的,教你炒股的,育儿的,财商教育的,甚至教你怎么做课卖课的,都蜂拥而至。

上到机构,下到个人,转型做课程成为一种“小趋势”,而面对疫情和经济的不确定,加上大家有更多时间在家,这也都是线上课程火爆的土壤。

饱受争议的课程《咪蒙教你月薪五万》

前几天,一位朋友就告诉我,前前后后买课,参与各种打卡训练营等,一算一个月就花了3000多,感觉有些后悔。所以这里分享自己的一些看法,劝大家买课前要三思。

01

买课,是真的很迫切很需要学习某些知识吗?其实大多时候不是的。

其实,买课、买培训的动机,不少时候是因为焦虑。一方面,这个焦虑来自于周围的人,就像你还在学校时,突然看到有个成绩不错的同学买了新的练习题,报了新的补习班,心理就焦虑了。“会不会我不做就落后了”这种什么都不愿意错过的心理产生了焦虑,而焦虑就促成了购买力。

另外一种焦虑是来自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这也是为什么收入波动越大的职业越喜欢买课,比如做互联网的,保险营销的, 以及类似自媒体这样的自由职业者,行业变化快,收入波动大,未来不确定性是常态。 而那些国企岗位,收入稳定,没那么多对未来的焦虑,因此他们对课程购买力更小。

那么这些课程就能缓解焦虑吗,残酷事实是:并不会。就像在学校,不关注自己哪里不足,而是老在观察那些学霸在干什么,盲目模仿,因别人买而买,结果是更加焦虑

02

有一些线上课程,题目各种夸张吸引人,比如:

《如何从月入XX到年收百万》
一个月抖音xx获客xx》
三个月做到xxx

看着垂涎三尺,想要马上偷学神技。


不可否认,这些标题党背后的成功案例必然有自身的特点:勤奋努力,有一些特别方法论指导。但作为一个课程,目的不是总结自己,而是是让大家也学会并复制成功,但很可能下面几个同为成功核心的因素他们没有告诉过你:

1、资源  2、时机 3、运气

比如最近保险行业线下展业受阻,很多关于线上展业的培训课非常火爆,比如关于怎么做线上销售,如何抖音获客等,但实际上对你未必有用。

拿抖音来说,一些成功案例背后,除了内容和创意,也有算法推荐的“运气”,抑或是其他平台的流量合作赋能。除此之外,时机也是最为核心的要素。2018年进场和2020年进场难度系数差距数倍。而这些,培训课程中往往不会告诉你,盲目照做可能浪费大量时间精力。

成功的路径使人向往,但失败的案例同样值得一看。

去年,我也听了一两节关于如何自媒体写作的课程,有些销量还很大,心想一定很不错就去试试了。但几个小时的课程基本都在教你“术”的东西,怎么写标题吸引人,什么样的话读者喜欢看之类,都属于隔靴搔痒。新手小白照做结果可能就是变成一个空洞标题党了。

后来通过不断实践,时间久了会发现,写作技巧易学,但内容难为。而好的内容不是写出来的,是积累出来的,需与人交流,保持好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03

这两年,“得到”APP火了,大家对得到和罗胖争议很大,有人说确实提供了很好的知识平台,有人说他贩卖焦虑,割韭菜。其实我对得到的看法颇为中性, 核心还是在于你用什么样的态度去使用。

比如你想了解一些领域的基本知识,想拓展自己的知识面,那得到是个很好的地方。我也是得到的用户,每天上下班地铁、跑步时听听,有益无害。但如果你想系统的学习,深刻的精进,那么得到只能作为辅助工具。

就像你想快速了解保险产品,可以看我们公众号的测评。但如果你想深刻系统的学习研究保险产品,那最好的学习方式就是自己去看合同条款了。

再举个我自己的例子,我在看《三体》之前,嫌它太长一直没时间看。但通过别人分享看过一个《半小时看完三体》之类的视频,质量做的很高,也看过《晓说》几期对《三体》的详细讲解,也觉得很棒。故事说的什么,表达什么,你大概也非常清楚了,自以为已熟知《三体》。但当我真正看完《三体》原著之后,我才发现,以前看的讲解是“故事”,而原著不仅于故事,是文学,更是哲学。

所以对于那些“速成类”课程,“7天教你学会理财”,“2小时明白家庭保险配置”,我建议你谨慎。这类课程不仅让你学不到全面的知识,还会养成短视,抄捷径的不良习惯。


看一本秘籍就成高手的故事,只活在武侠小说里面,而在任何一个细分行业,从0到资深专业人士,都是一个长期学习、精进和实践的过程,并没有捷径可言。

最后,总结一些买课的思路,与大家共勉:

1、以自身需求为主,择优而选
2、不要因为便宜买课,时间才是最大的成本
3、学而不思则罔,核心在于如何“内化”, 学以致用
4、放弃“速成”的幻想,快速不等于高效

全文完,谢谢阅读,喜欢请点个在看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