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把盏闻香,素简为欢——“大明宣德年制”篆书款冲耳三足炉

 Yise陶陶子 2021-08-20
时长

01:13


守仪轨、宏礼乐,是为高器也;安于朝堂,则举纲相法;双耳高耸,则遵天道、宏地德、听民生、扬纲常。

冲耳,寓意敬天法祖,神佛庙堂、书斋厅堂,凡表虔心敬仰,均可。三足敦厚,则承社稷,君权衡,安邦国 —— 集此等大任于一体者,唯冲耳炉也。

▊ 古人喜香事  焚香品茗,挂画插花,被奉为风雅四艺,是文人雅士的生活一部分。  而今人多匆忙,形难闲逸,心闲难觅。追求心意柔软,身得轻安成了都市匆忙客的一份希冀。

千百年前,闲坐庭院慢品香是古人日常里的优雅,而今何妨借古人雅趣,形今人之事。静室一炉香,虚窗一盏茶。焚香引幽步,酌茗开净筵。

把盏闻香,素简为欢……

宋·佚名《槐阴消夏图》里的香炉

▊ 国人在室内焚香自战国时代已开始,但专为焚香而设计的炉具却迟至汉代才出现。  而最受推崇的香炉,当属明代宣德炉,一时铜制香炉成为风尚。

宣炉一科,自明朝宣德年始,下延数百年,自成体系,历来饱受珍视。上至王公贵胄,下至凡民百姓,无论厅堂置放,书斋焚香,敬神礼佛皆取宣炉。

本期,就给大家介绍一款明 · 冲耳三足炉,品味温润内敛而光华四溢的铜炉之美。

明 铜冲耳三足炉
款识:“大明宣德年制”六字两行篆书款
D(口): 13.6 cm  H: 7.0 cm
Weight: 951.5 g

▊ 冲天耳三足炉是宣德炉中形制最具代表的一类。其造型仿自宋代瓷器之冲天耳三足乳炉的经典设计。
此炉铜质缜密,造型圆浑。炉身宽阔厚重,束颈圆鼓腹,下承三乳足,肥硕饱满,粗韧有力,口沿出双冲耳,线条圆熟朴拙,张弛有度,处理极为精妙。内膛平整,烧结老道。口腹曼妙,耳足精致,扁宽、薄壁、坠手,为明代冲天耳大炉之殿堂高器,皮色厚重典雅,古意清雅,实为殿阁厅堂上之高尚韵律,极为完美,引导明末清初宣德炉审美标准,此器堪任。

▊ 炉,寄托了古人一份优雅的情怀。古时文人雅士,名媛香闺中,多摆放有精致香炉,抚琴、品茗、读书时一缕青烟在伴,袅绕闲情......令人顿觉清新雅致。可以说,燕居焚香,不仅成为古人的一种生活方式,更渗透在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宣德炉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运用风磨铜铸成的铜器,内掺黄金,内涵珠光,质地优良,百年而不腐,是为制作精品的铜炉。

明朝万历年间大鉴赏家、收藏家、画家项元汴曾说:“宣炉之妙,在宝色内涵珠光,外现澹澹穆穆。”

宣炉之美,质朴无华,不但冶炼精细,铸造高妙,且炉形大气,线条流畅。



▊ 细观此器,整体浑厚,质似紫金。

款识:大明宣德年制,篆书

明代中期以来,楷书刻款多见,唯篆书尤少,更以大炉且加刻篆书款者稀缺。故,此炉着以此款,是为明代极具代表之高器。


即将无限意,寓此一柱烟。

或聊慰闲情——

野屐蹋云闲看竹,春帘凝雾静焚香。

或极尽旖旎——

绿衣捧砚催题卷,红袖添香伴读书。

或悟道求真——

独入玄宫礼至真,焚香不为贱贫身。

或独坐感怀——

却思摩诘室,清坐只焚香。

或寄情祈祷——

别来独自守空闺,夜夜焚香拜明月。


一缕悠然,载覆万象,随着青烟沁入心怀。

去云拂尘,滤过浮躁,让思绪重获自由,初心回归山水,于动静之源寻那片净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