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华赏石园,领略奇石美玉的魅力(4)

 阿榧榧香 2021-08-20

★旅游地点:无锡中华赏石园之西北厅

祖国的大西北主要是新疆和青海,新疆不用说,真正的地大物博,在自治区境内旅游还得乘坐飞机往来,不然光在北疆随便坐趟火车就得十一二个小时,这时间实在是伤不起。青海虽然比起它的两个邻居新疆和西藏来说地域要小得多,但其实也是一个大省。所以单只这两个省份产的观赏石,就可以布置一个展厅了。

和西北广阔的疆域相似,这里陈列的石头也绝不是秀气婉约的太湖石,而是带着大漠风云的粗犷,个头自然要更大一些。

这些石头并不能作为水饰原材料,毕竟并不透明,缺少了宝石需要的光润和透明。但是用作摆件,却显得十分大气。

新疆最著名的和田玉,其作为雕件觉得太浪费,羊脂般的细腻和光滑,半透明到透明,有着极强的韧性,温润的蜡状光泽或油脂光泽,是我国的四大名玉之一。相对于其他名玉蓝田玉、独山玉和岫玉来说,和田玉的名气是最大的。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时候,和田玉因产于昆仑山被称为昆仑之玉,后来又因为位于于田国境内而被称为于田玉,清光绪九年设立和田直隶州,被正式命名为和田玉,直到今天。

风凌石是中国大西北最具特色的奇石,这种石头生长在新疆戈壁风沙口地带,经过了上亿年的风吹雨打,造型千姿百态,有瘦、漏、透、皱、清、丑、顽、拙、奇、秀、险、幽等特点。它们有的是一幅天然风景,有的则是各种动植物或者其他物品,不像南方的石头需要细致的打磨,大自然的风雨就是天然的打磨机器,已经把它们打磨成了惟妙惟肖的形象。

硅化木是木化石,几百万或者更久以前的树木被埋葬在地下以后,被地下水里的二氧化硅替换而成,保留了树木的木质结构和纹理,颜色有土黄、淡黄、黄褐、红褐、灰白、灰黑等,不透明或者微微透明,抛光面具有玻璃光泽。相对而言,赏石园的硅化木展示得极少。

青海有三大名石:星辰石、乌金石和画面石,相比较于新疆的几大奇石来说,可算是名声不显,却各有特色。

星辰石又名日月石、太阳石,就是指石面上出现像日、月、星辰或者云彩等图案。岩层中的每个单层颜色各异,深浅不同,有的两个相邻的两个单层颜色截然不同,石上就会出现不同颜色的图案和纹理。

因为磨蚀的方向是任意的,多带弧形,所以就会形成大小不同的圆形或椭圆形,这些形状多与日月星辰相类。

乌金石又称黑金石、包金石,质地坚硬细腻,纯黑发亮,质感温润,石体的曲线十分流畅,多数自带形状。除了制作摆件,乌金石还能被用来雕刻茶盘,因为其硬度高、密度大、遇冷热不易变形、不褪色、不易沾茶垢等特点而备受欢迎。

不过我最爱的还是画面石,这种石头的画面感非常强,不用看一旁的说明牌子,就能够看得出画面的内容。这些图画并不浓墨重彩,却是素雅自然,仿佛是一幅幅国画大师的精心杰作。

“千古一帝”底色是灰白的,图案则是大气的红色,一位高冠宽袖的古人独坐在连绵的山体上,显得苍茫而孤独。

“贵妃出浴”也很形象,黑色的石体上还有竖向的条纹,仿佛是水气氤氲。而白色的贵妃慵懒地拢着自己的衣领,弱不胜衣。

“惠安女”就更象了,灰白色的石体上,用褚黄色色勒出了一个惠安女的形象,跟我们在电影里看到的简直可以完美地重合。

“气壮山河”真是一幅水墨山水,白色的石体上黑色的线条粗细勾勒,运笔流畅,浓淡相宜,真像是一位国画大师的手笔。

“锦绣河山”的用墨则要多得多了,整个画面都几乎被墨色覆盖,只留了一点白色的空间,山河壮丽。

皱纹石的形状很奇特,一条条的皱纹在石面上横陈,被雨打风吹得十分光润,天然就是一幅山河图。

尽管名叫西北厅,不知道是因为楼下的中西南厅收藏太多,还是由于西北厅的收藏不足,这里竟然还有产自河南的奇石。

肉石就不用说了,在中华赏石园里,以前觉得十分珍贵的肉石似乎也成了大白菜,更漂亮的是荷花石。

顾名思义,荷花石的主体图像就是荷花和荷塘,因其在黑色或暗红色的石体上分布着白色或红色的石英、长石、红泥石和绿帘石元素,而呈现出色彩明艳、图像动人的天然图画、;黑色的背景上漂浮着一朵朵白色、红色或粉色的荷花,绿意盎然的是荷叶,更深一些的是要茎,浑然天成,被石界称为“中国一绝”。

当然,并不是每一方荷花石都是荷花图像,或许有仕女、有群鱼、有花草、有动物、有自然风景……如同一幅幅的水彩画,颜色浓丽,图像逼真,甚至还有两块《西厢记》的人物,让人叹为观止。

它的形成与火山喷发有关,由于岩浆中包含了大量的气体,地表流动和冷凝过程中,气体开始向岩浆熔岩流的上部移动。而没有散发的气体,则会在岩石中保留并形成一个个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形的孔洞,这些孔洞后来被其他矿物质填充,在岩体上就呈现出颜色不同于基岩的斑体。由于填充物的不同,就呈现出五彩斑斓的图案来。当填充物是含铁的钾长石或玛瑙时,图案为红色;填充物是绿帘石时则为黄绿色;如果是绿泥石,那就是深绿色;方解石或二氧化硅,呈现出来的是白色。

梅花石是与荷花石相似的一种石头,或许材质和形成大体相类,只不过是形成的花纹因为更细碎一些,更像梅花而得名。其形如寒冬腊梅叶翠枝疏,也像早春梅花般浓淡相宜,枝头或有虫蝶点缀,石质细腻如玉,所以又被称为汝玉。

菊花石的色彩更清淡,灰色的石体上分布着浓浓淡淡的白或浅白,仿佛一朵朵迎霜怒放的菊花,纹理清晰,界线分明。

竹叶石是一种石灰岩,属寒武纪碳酸盐类的沉积岩,石上的纹理是竹叶状,黑白相间,就如同竹叶堆积。

一直都以为青花玉也是和田玉的一种,大约是因为被沁了色,沾了墨色,所以才得名的。不过在赏石园里有一块产自河南的青花玉,其玉质更像石,并不透明,石上的花纹如同一棵松树。

河南也有国画石,这些石块呈现的自然纹理,就仿佛是沾染了墨水画在宣红上的国画,崇山峻岭,大河奔流。

走出西北厅,大堂里还有一块高大的鸡血红玛瑙木,实际上是奥卡松化石。这种奥卡松早已灭绝,原产于美国三叠纪时代,木质结构保存完整,质地红色玛瑙化后,成为各国博物馆和收藏家们的至宝。

至此,二楼参观完毕,从楼梯口下到一楼继续参观。

自由行:无锡中华赏石园之西北厅

12月初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