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衡水中学入学须知这一条亮了!摧毁一个孩子一部手机就够了

 我的最爱洋芋 2021-08-21

近日,河北衡水中学举行了2019级新生录取通知书发放活动。

其中,入学通知中关于“手机”的一条规定引发了关注。

“学生不能带手机(每间宿舍均有两部201电话和电信插卡电话)、游戏机、电子词典等电子产品。”

其实,每到开学季,我们都能看到这样的新闻:

XX学校制定新校规,凡发现学生带手机,手机立刻没收;

XX学校召开誓师大会,全体学生宣誓不带手机进校园;

XX学校开学典礼上搜身,将被清查出的手机全部砸碎……

而家长该不该给孩子买手机、学校该不该允许孩子带手机,也一直是备受争议的热门话题。

8月16日下午,南昌一家快餐店内发生了一件令人痛心的悲剧。

从店内的监控录像中,我们可以看到,两名年龄相仿的男孩正在店内用餐,其中,绿衣男孩小刘正在玩手机,手机的充电线插在座位一旁的插座上,充电线与手机相连。

过了一会儿,小刘突然手持手机,身体僵直地倒在座位上。旁边的同学和其他用餐的客人发现不对,赶紧将他送往医院救治。

不幸的是,小刘在医院抢救2小时之后不治身亡,年仅13岁。

院方在死亡证明上给出的死亡原因是休克,小刘姐姐表示,抢救医生曾对她说,弟弟身上有触电迹象,有电击纹。

虽然是个例,但能从侧面说明一个问题:

现在的孩子对手机依赖太重!

就像上述事例中的男孩,如果不是长时间玩手机,他便不会在快餐店给手机充电,如果不是沉迷手机,他也不会无视“充电时不要玩手机”的常识,那么,这场悲剧也就不会发生。

事实上,生活中因为玩手机而酿成的悲剧数不胜数。

13岁的浙江台州少年小赵,长期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

由于孩子父母都不在身边,老人特别溺爱他,对他的生活也十分放纵。而他特别喜欢玩手机,经常一玩就是玩到深更半夜,作息也不规律。

一天,小赵在教室里突然像疯了一样,一直拿头去撞墙,几个老师都拉不住,脸上还不停地抽搐。

送去医院后,他的情况继续恶化,竟然不会说话、不会走路了。

主治医生介绍说:小赵除了瘫痪,还有智力衰退现象,当时他已认不清自己的家人,甚至还出现了精神异常的症状,经常用头去撞墙。

经医生诊断,小赵得了一种叫作免疫性脑炎的疾病。

主要病因是过度玩手机导致作息不规律,身体免疫系统出现混乱。而且,这种情况或许会持续一辈子。

一名安徽合肥的9岁男童,因为过度沉迷手机,得了“斗鸡眼”。

小朋友的爸爸表示:暑假期间,一天大概要玩10个小时的手机。

医生称,孩子要休养三个月至半年,不行的话可能要手术。

而当小朋友被问到:“这段时间需要戒手机,你能戒得掉吗?”

他非常诚实地表示:“戒不掉啊!”

而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

四川成都一位十几岁的女孩因手机被父亲没收,竟然在街头动手打自己的父亲;

广州一名高三学生因玩手机的时间被限制,在高考前离家出走,整整十天毫无音讯;

江苏盐城的一位学生因手机被父母没收,竟然挥刀威胁奶奶把手机交出来……

手机不仅危害孩子的身体健康,还影响他们的心智成长。

在某种程度上,手机被称为“精神毒品”,其实并不为过。

客观来说,手机是科技进步的必然产物,能够让人们更迅速地获取信息,在方方面面便利着我们的生活。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对于包括成年人在内的绝大多数人来说,我们对手机娱乐功能的需求远远超过了其他功能。

聊微信、玩游戏、网络购物、看娱乐八卦……连成年人都会忍不住刷手机到深夜,更何况自制力薄弱的青少年呢?

也有正面的例子,比如某某考上清华大学的孩子,有手机但基本不用,能够合理地安排好学习时间。

但这毕竟的极少数,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管住自己。而且值得学习的是他卓越的自制力,而不是给孩子配备手机的这一行为。

所以,千万不要小看手机、网络的诱惑力,更不要挑战孩子的自制力,家长们一定要重视手机给孩子带来的负面影响。

不利于身体健康

电子产品的蓝光可以直接穿透晶状体,破坏光敏感细胞,让视网膜黄斑病变,促使视力下降。孩子的视网膜本身薄弱,还没有发育得很成熟,长时间玩手机不利于视力保护。

而且手机经常不离手的孩子独立思考能力、想象力和语言能力也会退化,注意力也不会那么集中。长时间低头久坐,不出去运动,颈椎包括整个身体也会变差。

忽略现实生活

长期沉迷手机孩子的精神会更加低迷,网络和现实产生割裂感,对运动和社交表现出排斥和消极态度。

长此以往,孩子会失去社交能力,没有朋友、与社会脱节,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积极事物甚至吃饭、睡觉、上学等基本活动产生抗拒心理,失去正常生活的能力。

价值观冲击

手机连接网络,是各种信息的媒介和载体。孩子心智尚未成熟,没有分辨是非对错的能力,很容易被不良信息诱导,从而产生不正确的价值观和理念,严重的甚至可能引发犯罪行为。

究竟要不要给孩子配备手机,不能一概而论,这要取决于每个家庭的不同情况,例如孩子对手机有没有实际需求、孩子的自制力如何、父母与孩子的沟通情况……

但毋庸置疑的是,放任孩子沉迷手机是万万不可取的,手机不是保姆,更不能取代父母的陪伴,家长们应该引导孩子多多充实现实生活。

作为父母,当孩子有沉迷手机的趋势时,我们至少应该做好这四件事:

约束孩子玩手机的时间

1

一定要先和孩子约定好玩多长时间,时间到了就要收走手机。

如果孩子不愿意停下来,可以稍微“放水”,让孩子多玩一会儿,但是这个时间需要孩子下次“还”回来。

注意一个原则:温柔而坚定。

从改变自己行为开始

2

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

父母在孩子面前要少玩手机,不得不用手机时,可以跟孩子解释自己是在处理一件很重要的事。

你多在孩子面前看书,孩子也会爱上阅读的。

转移孩子注意力

3

注意力转移是比较好的一个方法。

孩子想玩手机的时候,家长可以引导孩子玩游戏、看书、户外活动。当孩子发现有更有趣的东西时,就不会时刻想着玩手机了。

所以,父母可以多和孩子聊聊天,倾听孩子的声音,发掘孩子的兴趣爱好,多帮孩子交朋友。

确认家长威信

4

所有权是父母的,只是借给他玩一会儿,是需要按时归还的。

这样,当家长收回手机的时候,孩子也不会有特别强烈的不满。

防止孩子变成手机的“奴隶”

这需要家长和孩子们共同努力

家庭教育胜过一切

对一个家庭来说,父母是根,孩子是花朵

根越健康,花朵就开得越艳

您家孩子沉迷手机吗?

您采取了哪些措施呢?

文中部分素材、图片来源于腾讯视频、高中学生家长慧、朵儿麻麻育儿经、未来家长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