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活语文课上的认知

 特教梦 2021-08-22

生活语文课上的认知

刘俊婷

郑州航空港区益智学校

对于客观存在的事物进行认知是现在生活语文课堂上一项重要的学习目标。认知并记忆也是学生一项基本能力,影响着以后更高能力的形成,对于语文老师来说,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也是很重要的技能。

在本周的生活语文学习中,我们进行了《太阳》《月亮》《星星》的复习课程。在复习《月亮》的时候,我将月亮的形状作为本节课的引申目标。(弯弯的月亮,半圆的月亮,圆圆的月亮)班级目标定为能够指认不同形状的月亮。学生对于形状并不是很敏感,因为圆形见的多,孩子们总是回答圆圆的月亮。所以对于其他两个形状的月亮指认会出现错误,我开始思考如何帮助孩子进行认知能力的锻炼。

 一般来说,进行认知学习时候,我们主要采用的是视觉刺激,让学生们通过观看实物,模型,视频,图片等产生感觉记忆。这个方法最简单,也是应用非常多的方法。

 有的时候我们可以采取注意。通过各种游戏活动,例如我们让学生组成小组,一个人拿着月亮的图片,另一个人说出形状,让学生有种在游戏的感觉,提高学生的自主注意。我们还可以利用学生的不自主注意,在教室黑板上画着不同形状的月亮,学生们每次看到都会有一点点的印象,慢慢形成记忆。

 再加大难度的话,我们要帮助学生进行长时记忆,只有学生对事物形成了长时记忆,才有可能融会贯通,应用于生活中其他方面。有一个学习方式,需要老师和家长共同配合,因为只有晚上才能够看到月亮,老师和家长做好沟通,在一个月内,能够看到月亮的情况下,让学生自己观察月亮的变化,家长要及时进行引导,告诉学生今天月亮的正确形状。在活动中,学生更容易形成长时记忆。

 最后,学生的认知能力发展不仅应该存在于生活语文的课堂上,各学科老师互相配合,进行多学科融合,能够更有效帮助学生认知发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