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极拳源流辨析(二)——截止目前国家的权威表态

 草灰CH 2021-08-22

太极拳源流辨析(二)

——截止目前国家的权威表态

国家对太极源流是什么态度?目前代表国家权威表态的无疑是《中国武术百科全书》。《中国武术百科全书》涵盖了中国武术的历史沿革、基本理论、拳种器械、技术功法、训练竞赛、教学研科、管理制度、典籍书刊、武术人物等广泛知识领域,并着重反映自1978年改革开放20年来武术运动的新进展和武术科研的新成果。该书在1998年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过一版,遗憾的是已经过去20多年了,没发现更新过。让我们来看一下对太极拳源流的目前最权威的说法。

张三丰

据史书记载,历史上至少有3个张三丰:其一为北宋末年的张三峰,据传其曾留传内家拳法;其二为元代末年的张三峰,又号“三峰子”,是文艺家,善书画,工诗词;其三为明成祖朱棣派吴滢四处寻索的张三丰。这三人的事迹,均有待深入考究。张三丰被尊为内家拳法的创始人,始于清初黄宗羲所撰《王征南墓志铭》,内称:“有所谓内家拳者”,“盖起于宋之张三峰。三峰为武当丹士,徽宗召之。道梗不得进。夜梦玄武大帝授之拳法,厥明,以单丁杀贼百余。”三峰之术流传于陕西,而王宗最著。温州陈州同从王宗受之,以此教其乡人,由是流传温州。嘉靖年间(1522~1566),张松溪为最著。“夜梦授拳”,当不可靠。据黄宗羲此说及其子黄百家著《王征南传》、《内家拳法》等,后世逐渐出现“外家为少林,内家为武当”的说法。至清末民初,又产生了太极拳属内家的说法。近年又出现不少以内家或武当命名的拳派拳种。但30年代唐豪著《少林武当考》,对武当拳持否定态度,对张三丰提出了非议。至今,争议犹存。近据武汉体育学院、湖北郧阳地区体委及武当山武当拳法研究会等承接国家体委科研课题——《武当拳派源流拳系及内容研究》的研究结果认为:从卷帙浩繁的史著中,遍搜有关张三丰的记载,通过比较核对、归纳考证,初步确定:张三丰确有其人,籍贯系懿州(今辽宁省彰武县西南)较为可靠;传张三丰活动于南宋淳祐七年(1247)至明天顺八年(1464)间;张三丰会拳剑、导引之术。

陈王庭

1600年-1680年,武术家,陈式太极拳创始人。亦名王庭,字奏廷(庭)。河南省温县人。自幼文武双修,明末时为文、武庠生。承继祖传武技,精通拳械,功夫深厚,堪称名手。明崇祯十四年(1641)任温县乡兵守备,时事动荡而不得志。明亡后隐居乡里,闷时造拳,忙时耕田。在以祖籍山西洪洞旧传拳术的基础上,博采众长,依据《易经》阴阳之理,结合中医经络学说及《黄庭经》等导引吐纳之术,吸收并借鉴戚继光著《纪效新书·拳经捷要篇·三十二势》,创造了长拳十三势、炮捶等拳套七路以及推手、粘枪之法。其拳势螺旋缠绕,快慢相间,意、气、形密切配合,将养生、健身与技击合而为一,成为当今陈式太极拳的雏形。后经陈长兴增益,更臻完备。该拳自始至终贯串着“阴阳”与“虚实”,在外形上每式均具有“开与合”、“圆与方”、“卷与放”、“虚与实”、“轻与沉”、“柔与刚”、“慢与快”,并有“左右”、“上下”、“里外”、“大小”、“进退”等对立统一的独特形式,在内功上,亦有特殊要求。演练时聚精会神,用意不用拙力,既练意,又练气。此乃统领全局之精华所在。还应身肢放长,加强弹性;顺逆缠丝,形如螺旋;立身中正,虚实分明;腰脊带头,节节贯串;相连不断,一气呵成;有刚有柔,刚柔相济;有快有慢,快慢相间。其中太极拳五路、炮拳一路、长拳108势及刀、枪、剑、棍、锏、钩、梢、杆等太极十八般兵器,尤其是双人推手和双人粘枪,具有独特风格。陈玉廷还创太极拳理论,现存《拳经总歌》、《拳势总歌》及《遗词》等。

太极拳

武术拳种之一。我国武术中一大拳派。“太极”一词最初见于《周易》一书,至宋朝,周敦颐以其所画太极圆图解释宇宙,自然界发展规律及其变化。而太极拳的每一动作都是圆形的,恰似太极图的一环套一环,在这些环形动作中,蓄含着很多变化,如虚实、动静、刚柔、进退等。太极拳动作自起式到收式;一势连一势,并无隔断之处,如同一个完整的圆,找不到头尾。前人即将这种圆运动方式的拳术,称为“太极拳”。太极拳综合融会了我国诸多拳种之长,结合古代的导引术、吐纳术、吸取古典唯物哲学阴阳学说与中医基本理论的经络学说,成为一种内外兼修的拳术。

太极拳早期曾称为“长拳”,“绵拳”,“十三势”,“软手”。其起源,传说不一:有说为唐代许宣平、李道子所传;也有说为元末明初武当山道士张三丰所创。据中国武术史学家唐豪考证,太极拳为明末清初河南省温县陈家沟陈王廷所创。多数拳家亦认为现传各式太极拳均源于陈氏太极拳,而持陈王廷创拳说。陈式太极拳传至陈氏十四世陈长兴(1771~1853)时,始传外姓杨露禅。此后,太极拳从陈家沟陈氏一地、一家族的小范围传向全国,并逐渐衍生出了与陈式太极拳风格特点不同的杨式、吴式、武式、孙式等多种太极拳流派。

清代武术

清代武术清代是中国武术的又一个蓬勃发展时期。由于清代特别是清后期火器大量使用,武术更多地由军旅转入民间,其功能也愈益多样化。

由于民族矛盾尖锐等原因,清代秘密结社组织盛行,练拳习武是这些组织共同的特点之一,这对民间武术的发展和传播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这时武术与道教养生、内丹术和导引术等有进一步的结合,武术、气功在这一时期有了发展,并逐步形成为武术内功。在此基础上,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等一批尤重内练的新拳种出现并迅速发展。

太极、形意、八卦等内家拳系形成 内家拳一词最早见于明末、清初黄宗羲之《王征南墓志铭》。《宁波府志》后来又重叙张三丰创内家拳,张松溪独擅此技之说。由黄百家《内家拳法》记述来看,这种内家拳与当今的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等迥然有别。太极、形意、八卦等,因其鲜明的特点而自成一大派系。他们与气功的结合更加紧密,对内意、精神的锻炼要求不低于甚至超过了对肌肉、形体的锻炼要求。因此,他们也被称为或自称为内家拳。虽然这些拳种与明末的内家拳一样主张“以静制动”,也往往溯源于张三丰,但实际上已完全是一全新的内家拳系,与明末的内家拳并无联系。

关于太极拳的源起,众说纷纭。有称唐代许宣平、李道子所传者;有称元末明初武当丹士张三丰所传者;有称明初河南温县陈家沟陈卜所传者;有称清乾隆时王宗岳所传者。据唐豪、徐哲东等武术史家考证:太极拳为明末清初温县陈家沟陈王廷所创。现在大多数人同意唐豪的观点。

唐豪先生经过实地考查和研究,认为太极拳最早出自河南温县陈家沟陈氏第九世陈王廷。据陈氏家谱、族谱、墓碑及《温县志》载:陈王廷文武兼备,曾为文、武庠生,“在山东称名手,扫荡群匪千余人”。1641年任温县乡兵守备职,明亡后即归隐故里。陈王廷遗词有“到而今年老残喘,只落得黄庭一卷随身伴。闲来时造拳,忙来时耕田,趁余闲,教下些弟子儿孙,成龙成虎任方便。”也可认为此是他创拳的佐证。

由太极拳理和陈王廷遗词称常读《黄庭经》来看,太极拳深受道家的影响。王宗岳《太极拳论》,开宗明义就是“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这无疑是承续传统的中国阴阳太极哲理。另外,陈家沟《拳谱》旧抄本上有戚继光《拳经》内容。陈家沟《拳经总歌》部分理论采自《拳经》,陈家沟太极拳动作与《拳经》三十二式同名者也甚多。显然,陈王廷创拳也吸取了不少前人的成果。

陈式太极拳

太极拳流派之一。有陈式老架、新架之分。原有五个套路,又名十三势,另有长拳108式、炮捶各一套。陈式太极拳创自河南省温县陈家沟陈王廷(字奏庭,1600~1680)。陈王廷自幼习文练武,承袭祖传武技;后考为文、武庠生,文武兼优。明崇祯十四年(1641)任温县“乡兵守备”,曾“披坚持锐,扫荡群氛”。明亡后,隐居家乡,陶情於渔水,盘桓于山川。忙时耕田,闲时“造拳”。他编造的拳法,今称陈式太极拳老架。此拳是以陈氏祖籍山西省洪洞县旧传的拳艺,参以阴阳开合之理为基础,借鉴并吸收戚继光著《纪效新书·拳经三十二势》,结合《黄庭经》中的导引、吐纳方法创编而成。陈式太极拳老架共有七个套路,现仅流传第一路和第二路(炮捶),其他老架套路在清末已无人问津。大约道光咸丰年间(1821~1861),陈王廷五传弟子陈有本,去掉老架中的某些较难动作,编成陈式新架太极拳。

近代流传的陈式太极拳有一路和二路。一路特点是:以柔为主,由松入柔,柔中寓刚,行气运劲,以缠丝劲的锻炼为主,发劲为辅。体现出柔缓中显柔、缓、稳的特色。二路特点是:从松柔入手,刚中寓柔,以刚发劲为主,有窜蹦跳跃、腾挪闪展、震足等动作,体现出柔缠中显刚、快、脆的特点。其锻炼原则及练法要求是:意、气、身三者密切配合。以意行气,源动腰脊,旋腰转脊,节节贯串。陈式太极拳在推手时以缠绕粘随为主,“纵放屈伸人莫知,诸靠缠绕我皆依”,在粘贴缠绕过程中,运用掤、捋、挤、按等方法:达到制胜对方的目的。

随着武术运动的发展,为适应国际、国内武术交流比赛的需要,1988年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组织有关专家,依据传统性、科学性、竞赛性的原则,编制了“四式太极拳竞赛套路”之一的“陈式太极拳竞赛套路”,该套路在融会了传统一路、二路技术动作的基础上,按照比赛规则创编而成。它更突出了陈式太极拳的有快有慢、快慢相间、刚柔相济的特点,又在“掩手肱捶”、“海底翻花”等主要发劲动作及“六封四闭”、“单鞭”等典型技术动作原有左(右)式的基础上,增加了右(左)式,使左右式对称,促进身体均衡发展。此套路在1989年已被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列入全国太极拳、剑、推手比赛大会的比赛项目之一。

赵堡太极拳

太极拳流派之一。因流传于河南省温县赵堡镇一带,故名。此拳架早期传人为陈青萍(1795~1868)。关于陈青萍师承的说法有二:一说其师承张彦,追其技源自张三丰;一说其师承陈有本,追其技源自陈王廷。这两种源流传说,至今均无定考。

赵堡太极拳较陈家沟流传的太极拳架小巧紧凑,动作缓慢柔和。要求通过头直、身直、小腿直,达到立身中正;通过顺腿、顺脚、顺手、顺身、达到姿势合顺,强调发劲暗不露形,势势练成空圈。1933年,河南沁阳人杜元化著《太极正宗》,述及赵堡太极拳练法与源流。

当今,赵堡太极拳主要流传于河南。源于赵堡太极拳的“和式太极拳”,较赵堡太极拳流传要广。和式拳架首传自赵堡人和兆远(1811~1891),他是陈青萍的入门弟子。和得到传授后,悉心研习,传授子弟。后经其长孙和庆喜致力传播,授徒日众,将其所传拳架名之为“和式太极拳。”

王宗岳

王宗岳,武术理论家。清代康熙、乾隆年间山西绛州(今新绛县)人。据乾隆六十年(1795)佚名氏为《阴符枪谱》所作《序言》称:宗岳少时即喜读经史与黄帝、老子之书及兵家言,无书不读。兼通击刺之术,枪法尤精。曾在河南洛阳、开封设馆教书、授拳,并悉心研究拳术理论及拳械技艺数十年,有精辟见解。著有《太极拳经》。据清人武禹襄称:此书于1852年在河南舞阳盐店偶得,作者署名为“山右王宗岳”。该书原名为《太极拳谱》,民国初年有关百益者“尊之为经”,始沿袭称之为“经”。其内容包括“十三势论”、“太极拳论”、“太极拳解”、“十三势歌”、“打手歌”、“十三势行功心解”、“十三势名目”等。近人唐豪著《王宗岳太极拳经研究》录有全文,并有考辨。该书以太极两仪立说,阐述太极拳推手要领及方法,对太极拳发展影响颇大,被后世太极拳家们奉为圭旨。另传,宗岳本精于太极拳,偶过河南温县陈家沟,因议其村人演练之长短,迫而较技,结果胜。因而传太极拳理法于陈家沟,并修删增益陈氏旧传长拳为太极拳架。确否,待考。宗岳另著有《阴符枪谱》,记述了枪法秘诀。其中高与下、左与右、刚与柔、虚与实、进与退、阴与阳、粘与随等技理,亦与太极拳理论相通。

结论:1、即便是最权威论述也是有前后矛盾之处;2、权威论述没有下确定结论;3、权威论述多采用唐豪考证作为论据,很少采用其他考证家的考证结论,这是不全面的;4、没有及时将新的研究、新的资料体现出来,从98年到现在没有更新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