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易经:能宽怀一度,才有君子之德

 生活哲理与健康 2021-08-23

引言:老话常说“人怕破脸,树怕扒皮”,一个人就算干了坏事,他实际上也是有羞耻之心,也是有自尊心的,假如被逼上绝路,很可能会破罐子破摔,干出许多出乎意料的坏事,甚至于危及自身安危。

因此 ,就算对一个奸邪小人,也需要明白给另一方留有余地,不仅可以用宽怀来感化他,更能规避自己有可能出现的灾祸。

古代有个人,他家里边十分贫困,只能以种蔬菜和卖蔬菜为生。

有一次,他外出的时候发觉有人在他的菜园里边偷菜,他慌忙跑回去找他的母亲,他的母亲问他出什么事了,他就如实说来。

他的母亲问:“小偷到底是谁呢?

这个人就说:“我跟你说,你千万别跟别人说,我刚才看见他偷我们家菜就赶快跑回来,便是担忧他看见我而感到羞耻,以后没脸见人,我还是想顾及他的脸面。”

因此,母子两个都未曾把这个人名说出去。

之后还有一次,有人跑到他家里边偷竹笋,他看见以后不仅不喊,反倒伐木架桥,让小偷回去的时候顺利过河。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每一个人都有可能犯错误,假如犯了错误以后,我们不给人悔过自新的机会,反倒会激化矛盾。

还不如设身处地替人着想,宽怀一度,或许在宽容的背后可以收敛一颗顽劣的心。

而且最重要的是,没有人可以保证自己不犯错,一个人假如只是站在一个道德制高点去指责别人的时候,不能包容别人一丁点错误,那么这么过分的行为本身便是失态的。

《易经》说:六四:翩翩,不富,以欺邻,不戒以孚。

意思就是说:六四:说话信口开河,将给邻人带来灾难,不加警戒,就会遇难被俘。

这一句话给我们带来的智慧便是:要诚心待人,而且“以待客之心对己,以对己之心待客”才能躲避灾难,获取平安。

因此 要有推己及人的觉悟和胸怀,不仅可以严格要求自己,还要可以宽怀容纳另一方。

就像古人所说的:“恶恶太严,终为君子之病”,就是说攻击恶人太过于严厉,将会成为君子的过失。

假如可以用宽容感化恶人,也就成就了一个善人,适当引导他循循善诱,这也是很大的一个福德,假如只是过度偏激的去攻击另一方的恶,那么也只是君子之过而不是君子之德了。

在古代,有个将领在领兵跟敌国作战,遇上顽强抵抗。

这时候,敌方的将领想到了一个“擒贼先擒王”的计策,就派一个刺客来次行刺将领。

这个刺客十分敏捷,敏捷的躲开岗哨,想从马棚里边钻到将领的卧室,没想到马棚里边的马见有人闯入,就嘶叫起来。

这个时候,侍卫听到马棚有叫声,明白有情况,因此赶忙冲上去把刺客抓了

而刺客这个时候本来想举刀自杀,可是时间早已来不及了,早已被侍卫严严实实地捆了起来,这时候这一将领便走过来询问道:“你是来偷马的吗?”

这一刺客说:“我是来取你性命的,怎能说是偷马的呢?”

这一将领就回过头对侍卫说:“我觉得他并不像刺客,这家伙肯定是来偷马的,如今战争时期,百姓们食不果腹,想偷马赚钱,也事出有因,就把他放了吧。”

侍卫听到就急了,说:“不可以放,他应该是来行刺的,并不是偷马的,应当将他就地正法。”

而将领又说:“他分明是个偷马贼,为什么说是刺客呢?我觉得他也是一条好汉,还不如得饶人处且饶人。把他放了吧。”

因此,这一刺客就是这样被放了。

而这一件事传出以后,很多人都感觉这一将领心胸开阔,能识人用人,因此许多有志之士都接踵而至,像潮水般似的投靠他,他的军队实力日趋雄厚,没多久就获得了战争的胜利。

以诚待人,以德服人,用宽广的胸怀包容他人,包容他人的失误,这也是成大事者务必具有的姿态,也是君子的至关重要品行。

假如碰到他人犯一点儿失误就揪着不放,甚至于把他人的失误主观扩大,那 即使你是有理的一方,最终也丧失了该有的品行。

这些都是《易经》里得一部分罢了!

对于普通人来说,《易经》是涵养福报的古籍!若觉人生迷茫,便来读一读它

懂得了《易经》的这些道理,就会坚定信念。知道自己应该把握的基本原则,进而度过人生一道道关卡的考验。《易经》不管是在什么时候对人们的影响都很大。

在民间一直流传着“手捧易经走遍天下都不怕”!在古人看来,易经之所以博大精深,归根结底是因为它包罗万象,《易经》一共64卦,对应64个人生决策心法,道明了婚恋、家庭、教育、职场的基本发展规律。

人在这世间一世,真的得好好花点时间去读读《易经》,去大彻大悟里面的大智慧,或许会让你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

《易经》这本书所涵盖的内容包罗万象,博大精深,也正因如此,才使得它晦涩难懂,一般人很难参透其中的奥妙。

所以千百年来,很多人都把《易经》看成是一本卜卦算命的书,更有人将它看作是封建迷信。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渐发现,《易经》中将不同的人生阶段怎样为人处世讲解到了淋漓尽致的地步,堪称中国哲学思想的源头。

大到宇宙,小到每一个人的生活,其中所蕴含的法则全都在《易经》这本书中。孔子在晚年独钻《易经》,还曾发出过“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的感叹。

古代的儒家和道家,全都是以《易经》中的卦象作为自己的立道之本。

著名国学大师冯友兰先生曾说过:'《周易》是宇宙的代数学'。

而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逐渐意识到《易经》的重要性,纷纷开始研究起来。

在人生的道路上,每选对一次,离成功就会更进一步

我就是一个痴迷《易经》的人,但是最开始接触《易经》时,由于原著中全部是文言文,让人非常难以理解,那段时间,我一直苦恼不已。

就在我想要放弃的时候,一位易学同好向我推荐了这本《图解易经》,这本书在尊重原作的基础上,在其中加入了全注解全译文,彻底解决了我的阅读难题。

而且其中并不只是讲一些生硬的道理,而是联系实际生活,使用图文并茂的形式来为我们讲解64卦的奥秘。

其中涵盖了五行、天干、地支、太极和八卦的讲解,以及《易经》中的象、数、理的介绍

不仅如此,书中还通过一些实际的案例来教给大家如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而最让我惊叹的是,书中的很多案例,不就是我在日常生活中经历过的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