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忘师恩

 东营微文化_ 2021-08-24

不忘师恩

在穷得不允许女孩子上学读书的年代,由于我即使忍饥挨饿也要坚持上学的执着,我终于读到了初中毕业。要中考报名了,并不是因为这是大事必须回家和家长商量我才和老徐说起报名的事儿,而是因为必须交2.5元的报名费,我不得已才和老徐说。说这事儿时,我的真心就是:即使我考上了高中,我的家庭也绝对不允许我去读……所以我对老徐说,娘啊,我就是为了去考着玩的,您就让我最后再花家里两块五毛钱吧……
广饶七中是离我家最近的学校,身边的同学都报考这所学校,我也跟着报了名,反正是去考着玩玩的,近的总比远的强吧。报名的第二天,教我化学的老师找我,因为我和这个老师同在一个村子,他习惯了喊我的小名,所以每次上他的课,我就觉得特别亲切,虽然论辈分我比他还高一辈,但他在我心里就是一位值得我尊敬的师长,像一位父亲。他找我是和我商量能不能和他的女儿做个伴儿,不要报考七中了,考四中吧。我同意了,反正我是去考着玩的,报哪所学校都无所谓的,自己敬爱的老师找到自己,那更要听老师的了。
老师带着我们提前一天住进了广饶四中。走进学校大门,印象最深的是校园里参天的白杨树,树叶丛中,应该藏着好多喜鹊的窝,因为我分明听到了叽叽喳喳的喜鹊的叫声,碧绿碧绿的叶子迎着太阳闪烁着光彩;其次是那一排排在我这个从小村庄出来的小丫头片子看来非常气派的出厦的教室和掩映在白杨树绿叶丛中的宿舍。
如今高中毕业三十多年了,广饶四中已经早已不在,但那间我住了三年的宿舍和那一棵棵高大的白杨,还有学校南端的无比辽阔,曾经留下了我不知道多少脚印的操场,却经常走进我的梦中。我觉得这是一个神奇的学校。
给我监考的老师个子不高,戴着眼镜,操着一口南方口音,总是面带微笑的看着考生们,我一点也不紧张,觉得这个老师特别亲切。我的数学一直没有学好,老师在教我们列方程的时候我在偷着看《聊斋》或者《包公断案》,所以我到中考时还是不会设那两个神奇的XY,以至于化学试卷上最后那个大题本来用列方程解答是非常简单的题目,我也不会。但是看到监考老师那么亲切地看着我,用现在时髦的话就是,面对如此佛系的一个老师,我不能不让我的内心变得沉静下来。考完试问我的老师那道题答案,我一蹦三尺高,我没有列方程,用列式计算的方法也做对了耶!
最有趣的还是最后一场考试。
最后一场是“政治”,我们早早地来到考场警戒线外等着,我找了个阴凉地刚坐下,忽然起了一阵风,刮来一张报纸,我不改见字就读的习惯,随手就捡起来看,上面刊载了《新时代的牧马人》及别的一些内容,我一字不落地读完了那张报纸后才走进了考场,发下试卷后我惊呆了,至少有5分的时政题目,在刚才那张报纸上我都有看到。我抑制不住心中的狂喜,抬笔先工工整整地做完了这几个题目……
或许是因为考试时自己抱着考考玩玩的心态,太过放松,或许是冥冥之中早有安排,我老师的女儿没有考中,我这个“陪考”却接到了广饶四中的录取通知书。
当我接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刹那,我知道我不能去读高中的那份无助很快将“考中”的欣喜击得粉碎。我跑到最远的那块棉花地里拼命地干活,中午没有回家吃饭,也没觉得有多累有多饿。如果没有这张录取通知书,我的求学的路注定是走到了尽头,通知书来了,最难受的是我家老徐,她知道自己没有能力供自己的女儿去读高中,但也做不到眼睁睁地看着村里这个唯一考上高中的女儿不去读高中。那天老徐没有吃午饭,也没有吃晚饭,最后她下定决心走进了我老师的家门,拜托老师给出个主意。感谢我的老师,感谢我的母亲,就是那晚,我家老徐说,我听你老师的,你是咱村里第一个考上高中的女娃,我就是讨饭吃,我也要供你上学。
第一天报到让我非常开心,那位给我监考的老师竟是我的班主任!我真想跑上前对着老师说:老师,您知道吗,正是因为您给我监考,我才考上四中的……但是农村孩子的羞涩和腼腆没有让我这样去做,只有每节课我都是瞪大我的双眼,看着老师的眼睛听课,让我用这样的方式表示我对老师的崇敬和感激。可惜的的是,高一第一学期刚过了一半,老师因为生病住院,从此再也没有教过我。亲其师信其道,短短的时间,老师也给我奠定了非常喜欢这门学科的基石,以至于高考前填报志愿,我还在难过——为什么文科生不能报考地理这门学科。
等我考上师范大学,等我为人师,为人母,我还是念念不忘两位老师的恩情。就是现在动笔写下这些过往,流淌在我的笔尖的,还是对两位老师的感激和崇敬,没有这两位老师,我想,我是进不了广饶四中的大门的。

(图  旅途)

作者简介:燕淑珍,悦来湖小学语文老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