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回大智若愚者沉溺手机危害之信

 慎终如始zxcy 2021-08-24

养胃五点“少点慢点淡点软点暖点”

图片

回大智若愚者沉溺手机危害之信:
吾不敢自命圣贤,亦不敢师心自用。今大智若愚者存民族振兴之念,做呕心沥血之文,针砭时弊,实乃同情可怜悯者。何人可怜?非囊中羞涩,家徒四壁者,乃精疲力尽,五劳七伤也。(注五劳七伤:贪名逐利,透支身体。)
所谓与时俱进,每个时代都会产生一些新的病因,而当今时代最大的一个病因,跟以往任何一时代都不一样的,就是久视伤血、低头伤颈跟久坐伤肉,三个问题其实是一个问题:沉迷手机。久视伤到血就会伤到心肝,低头伤到骨就会伤到肾,久坐伤肉就会伤到脾与肺,等于一个沉迷手机不能自拔就是五劳七伤。
目前为止,用中医思维分析沉迷手机对脏腑筋骨的伤害,我第一个提出来。所以骨节增生、肠道疮痈,以及五官炎症、眼目干涩、记忆力减退,皆久坐低头看手机之故也,然罪不在五欲六尘,在人!

图片

铁牛不怕狮子吼,恰似木人看花鸟。
但自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
可青年一代有多少能够斗志昂扬、洁身自好、自律向上,欲根除手机沉迷之弊,一者、家庭、家长适当约束;二者,学校、老师负责管制;三者,少年要早立志、立大志。
曾公言:凡沉疴在身,人力可以自为主持者,一曰以志帅气,一曰以静制动。要立一个向上研学之志、求索突破自我之志,然后靠自律密集的定课,如此便能化诱惑为力量,转业障为道用。我认为要解决手机之弊,首先要充分认识到它究竟有多少害处,对它的害处小瞧了,你是不会产生强大脱离它的果决力,因此我做手机沉迷十大弊害:   
第一、头晕目眩,记忆减退;
第二、神疲乏力,悲观消极;
第三、忘记喝水,上火发炎;
第四、低头压迫,颈椎增生;
第五、懒动疲倦,丧失斗志;
第六、腰膝酸软,胃口下降;
第七、翻来覆去,睡眠不安;
第八、表情木讷,呆若木鸡;
第九、怨恨恼怒,怨天尤人;
第十、五劳七伤,百病丛生。这是手机沉迷逐渐加深时会出现的一些病症,多少人不到黄河心不死,以为鸡毛可试火,一试就落入万劫不复之地。我认为解决青少年手机沉溺问题只有形成正能量的定课,要理荒草荒地,除非种上庄稼;要解决荒废沉溺的人生,除非自立好学,用一种优秀习惯去取代顽劣恶习,才能根除它。
图片
我们中国的农村复兴极具需要建立青少年正能量场所,如少年宫、图书馆,你在这些地方时间待多了,在手机上自动待就少。所以我身为五经富人,我对乡里最大的愿望就是重振少年英气,恢复乡土好学风气。
真正解决夜晚沉迷手机要在早上,强迫早起练武功,叫闻鸡起舞自动就会早睡。强迫下午去少年宫读书写字习文,晚上自动就没精力看手机了,会早睡。人的精力像洪水,引导得当可以灌溉发电、饮用;引导不当就会摧毁农作物、淹没村庄。所以孩子成事与否全在引导二字。
以前五经富有专门的私塾,孩子没有游手好闲的,村中老大会有集体担当,要么孩子去放牛,要么到私塾读书,这是最负责的村老大,这样的村代代都出人不差。所以要解决沉迷手机之风,那是国家政府、乡村有觉醒的老大以及一批热衷乡村文化建设的先觉者,共同合力打造一个村文化好氛围,定时村中书法比赛、醒狮比赛,舞文弄墨,教习古拳法,还有民间中医传承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手机是最好的仆人,却是最差的主人!
孩子像大学时候一样,有各种丰富的课余生活可选修,哪有时间沉迷手机呢?即使看手机也是在查资料、学习,那就在利用手机,而不是沉溺手机,所以一个没有私塾、少年宫跟图书馆的村落是悲哀的。
无论修多少路,建多少楼房,没有将私塾、少年宫、图书馆放在一等位置来抓,乡村振兴之风都不算圆满。因为泥泞的道路,可以走出爱国之士、科技人才以及大国脊梁,而广场舞横行、暴饮暴食、沉迷手机的乡风,再难孕育出世界人才。
大智若愚者这个信回答起来很沉重,因为他针贬到了时弊,鞭辟入里。无论多少的口号跟想法见解,都必须在最基层之中落实,要有一批先驱先决、有榜样自律的力量通过慎手机而达到强身健体;通过练武术达到龙精虎猛、百病不侵,制造这样的氛围才可以粉碎堕落。
名利本是害身物,古今能有几人抛?
手机沉沦伤精血,世间又有几人舍?
图片
除了个别觉悟性强的,可以靠文字书信来带,大部分自制差的还得要有乡村好气氛共修。所谓宁在大道场睡觉,也不在小庙办道。像我们五经富舞龙文化逐渐断了,舞狮文化也慢慢退出舞台,那种打赤膊在火光中穿走的雄伟英姿,只能在昔日的照片上看到;那种挥汗淋漓、舞狮锣鼓震天的雄风,只能在电视中看到。
在治国古训中提到六句话:“内作色荒,外作禽荒,甘酒嗜音,峻宇雕墙,有一于此,未或不亡。”把国家治乱兴亡之理讲透,五千年的兴衰都离不开这六句话。无论一个人、一个家还是一个国,都离不开这个规律,对内迷五色,五色令人目盲;对外想到去打游戏玩物丧志、打猎,平时就想喝酒、暴饮暴食,游戏斟酌、找损友,听着奢靡的音乐跟悲哀的曲调、伤感的情歌。
桃花落水无回路,柳絮随风不转头。光阴一去不复返,少年不自爱,谁又能强迫他自爱呢?
在外面就比拼谁的家更高更大更漂亮更多钱、瓷片更金碧辉煌,这样的集体团队就已经到物极必反的边缘,这四样有任何一样都会败亡,如果两样三样,那败亡的速度就会像箭一样快。这不是老师的推测跟猜疑,也不是我个人言论,而是记载在史书上千秋不灭之规律,记住它是规律,是国家兴亡治乱的硬道理。
任何高尚的君王都是觉悟性高,懂得这道理;警惕性强,防止这问题。夫理身如理国,治理身体就像治理国家一样,所以我才有带众集体练功夫、讲课、广开民智、发微信传递正能量、共同学习这些举动,我的学生粉丝还有同行,多学习了正能量的,那么负能量对他身体损害就少了。
缚住青山万倾云,捞取碧潭一轮月。人生要留下美好!
我认为真正要解决这个问题,还是要从基层学风作风抓起,移风易俗,莫善于乐。用礼乐教育跟古代的六艺教育,使少年宫、图书馆承担起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外的社会教育功能,而且全是素质教育,不关乎应试,但是在身强体健、反应灵敏、自立自强基础上应试的效果会更增一筹。

图片

我今天骑自行车上坡的时候领悟到一个理:努力地采,居然不快,然后我手使劲地出力抓车头往后像拉弓一样一拉,再踩,速度翻倍,我马上感受到原来想骑好自行车,不带全是脚的问题,它是手脚并用。因此,要解决孩子教学人生的问题,必须学校、家庭、社会、村落,每一个环节都要用上力量。
你想一下,假如我的村里头活动中心有乒乓球台、下象棋也有练书法的专区,弦乐社长期有美妙之音,并且有一批尖子在那里活动,那么放学后我才懒得看手机,我都要跟他们比打乒乓球、下象棋跟练习拳法。
所以乡村的文化建设关乎少年的未来,不能将所有的投注都压在学校上;好不好,责任都归到老师上,这是不明智的。《三字经》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五只手指才能抓紧,五方同时使劲,学生、家庭、学校、社会、村落,那孩子的腾飞就已经不是手机、游戏、美食、网吧场所能够阻拦的。
小小不读书,大了没眼珠。
小小不知爱,大了爱也无。
等长大想读书,已错过最佳年华!
这是一个大美计划,还有后续这里抛砖引玉,只为给将来增添更多的期许。
辛丑年七月初六曾培杰书


慎风寒    节饮食

惜精神    戒嗔怒

                    ——保身四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