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宇和他的抗日救乡队

 6830云云 2021-08-24

书法为海丰县党史办原主任、党史专家林泽民(已故)书。

陈宇和他的夫人彭芝(已故),两人同为革命老战士。

年轻时的陈宇夫妇。

陈宇和他的抗日救乡队

“铜锣山势好,游击逞英豪,作为根据地,胜利万年飘。”这首充满豪情的胜利诗篇是由当时海陆丰抗日主力军东纵六支队和抗日救乡队负责人郑重、蔡高、朱重、陈宇于抗战胜利之时,在海丰大安峒的即兴联句吟作。
    
陈宇老战士,对于这四句诗,一直记忆犹新。他说,1944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在海上的运输更加困难,加紧扩大对我沿海地区的占领,海丰再次面临沦陷的形势,由此,海丰党组织指示他回家乡做好抗日的筹备组织工作。陈宇便通过关系打入仁山乡当乡长,着手组织抗日武装。

1945年初,日军入侵海城,国民党县政府早已躲到黄羌。陈宇等人筹建抗日武装工作已就绪,请马思贤拟好了《海丰县人民抗日救乡队宣言》,提出“抗日救乡,人人有责”的口号,在仁山乡正式宣布成立海丰人民抗日救乡队,陈宇任队长。
  救乡队成立不久,东江纵队第六支队也在大安峒成立。这两支抗日主力军不论是单独作战还是联合战斗,都得到当地群众和先后在区、乡成立的不脱产救乡队的密切配合,使敌军陷入群众武装的重重包围之中。
  救乡队在一次配合东江纵队第六支队的独四大队袭击正在抢劫的海匪时,打得他们弃下赃物逃命,救乡队把缴获的赃物归还失主,群众奔走相告,称赞他们是真正保护人民群众的队伍,于是许多青年前来报名参队,各村纷纷成立不脱产救乡队,全区各村还订立了联合抗日公约。

194538,日军三十多人从可塘窜到青坑,救乡队会同东江纵队独四大队,并发动周围村子的救乡队在流冲伏击日军,把他们打得四处逃命。不久,十多名日军又来赤花村抢掠,救乡队闻讯和东江纵队独四大队迎头痛击,逼得日军陷入泥泞没膝的潮田中,狼狈不堪。315,日军三十多人再犯沙港,救乡队联合南涂、赤花的救乡队赴援,日军缩回石头山,负隅顽抗。救乡队把该山头包围起来,双方对峙,当夜日军悄悄溜走。救乡队抓了一名掉队的日军军医和一名台湾籍翻译。

4月间,陈宇的救乡队驻一区联安渡头,有一天接到情报,十多名日军从谢道山乘船要来白町村抢掠。救乡队准备在日军必经的友冲山设下埋伏截击,又派短枪队乘日军登陆后把他们的船开走。日军进入伏击圈遭救乡队猛烈扫射,日军逃窜到岸边顽抗。居高临下的救乡队把日军的火力压下,最后,日军除一人逃脱外,全被救乡队击毙。
  救乡队除正面抗击日军外,还在日军驻地或经常骚扰的地区,组织秘密锄奸小组,暗袭日军和汉奸。锄奸小组在地下党支部的配合下,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救乡队利用灵活的游击战术,常常把日军打得抱头鼠窜,捍卫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救乡队输送了几百名队员到东纵第六支队,许多人成为抗战后期和解放战争的骨干,有的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陈宇(中),右一为陈宇夫人彭芝(左二)的妹妹彭坚,右二为彭湃烈士三儿媳陈平,左一为彭坚丈夫李寅, 他们都是当年的革命战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