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中张鲁解析,带你领略不一样的五斗米教主

 东海寻人 2021-08-25

  张鲁是三国时期割据汉中的一个军阀,但却是一个特立独行的存在,因为张鲁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五斗米教主,第三代天师。不过张鲁这个张天师,很多人对他的评价很不好,也有说张鲁虚伪的,甚至骂张鲁“米贼”。不过历史上真实的张鲁,其实不完全是这样的。

  张鲁的主要社会关系

  要了解张鲁的生平,就需要先捋一捋他的社会关系。

  张鲁的爷爷是大名鼎鼎的张陵,乃第一代天师,五斗米教创始人;张鲁的爸爸是张衡,第二代天师,不多要注意一下不是那个同名同姓的大文学家兼科学家的张衡;张鲁的妈妈是卢氏,弟弟是张徵、张卫。顺便说一下,张鲁的祖先是西汉开国功臣张良,其实他也算得上是门阀世家。

  张鲁的前任上司是益州牧(益州最高长官)刘焉,第二个上司兼死敌是刘焉的儿子刘璋;张鲁有一个同事兼教友,名字叫张修;另外张鲁生平也很讨厌刘备,而对曹操更敬佩。

  张鲁的发家史

  张鲁的发家,得益于刘焉的提拔与支持,在刘焉的授意下,与同事张修一起攻杀了汉中太守苏固。但是张鲁跟张修有矛盾,又把他给杀了,并且吞并了张修的军队。而后开始独霸汉中,在刘焉的授意下烧掉汉中与宝鸡、长安之间的栈道,跟朝廷断绝关系。

  不过随着刘焉亡故,刘璋继承益州牧,马上就跟张鲁闹翻了。刘璋杀了张鲁留在成都的母亲卢氏与弟弟张徵,直接把张鲁逼反。这里要请大家注意一下,古时候派将领出征,往往需要将领的家属留在后方,防止将领造反或者投敌。刘璋这个行为其实很不理智,直接与张鲁结下血海深仇。这也为之后刘璋处理不过来,而引刘备入室埋下伏笔。

  张鲁之后便名正言顺地占据汉中,但并不是自称太守,而是自称师君。

  张鲁特立独行的施政措施

  之所以说张鲁特立独行,主要是体现在他搞的那一套政教合一的特殊施政举措与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张鲁直接废掉了全部官吏职位,改而用五斗米教教员担任。不仅如此,连官职也全部改了,叫什么“治头”(每一个行政区域叫“治”),然后“治头”下面设置次级的大祭酒,在下面还有祭酒。至于最底层的教友,则称为“鬼卒”。光听这些名字就觉得挺奇葩的,不过这是政教合一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第二,张鲁直接颠覆了所有法律。百姓犯法,张鲁不肯立刻用刑,第一次原谅,第二次也原谅,第三次才肯用刑。张鲁所用的是“宽法”,与刘焉、刘璋父子,乃至后面进来的刘备、诸葛亮所实行的“严刑”制度是完全相反的。五斗米教本身对百姓的思想,控制性就很强,再加上在法律上进行如此大胆地改革,使得百姓更加向他聚拢。不敢说这套法律先进,但对于当时愚昧的大多数百姓来说,绝对是举双手双脚赞同的。

  第三,张鲁还搞了一系列在今天看来有些匪夷所思的政策。张鲁在他割据的全境到处设置“义舍”,免费招待过往的旅客;百姓犯病,叫他们静坐自己公开承认自己的错误,然后烧符纸给他们喝下;让犯罪的人出钱、出力修路代替坐牢。这些颇具五斗米教特征的政策,有些目的是招揽人心,有些则是利用迷信统治百姓,有的则是将教义直接转换成了基建动力,这些看似匪夷所思,有些细细思考,还真有那么一点人性或者先进的成分在里面。

  张鲁的覆灭

  张鲁不是亡于刘璋之手,也不是亡于刘备之手,其实真正的是败给了曹操。

  虽然张鲁、刘璋有血海深仇,但打得有去有来,再加上张鲁这些看似匪夷所思而又特别有效的施政措施,刘璋根本不是张鲁的对手。刘璋见打不过张鲁,便在张松的建议下,引刘备进入益州帮忙剿灭张鲁。但刘备还没怎么打的时候,因曹操在赤壁乌林大败,刘璋杀张松直接提早引爆了刘备吞并益州的大战。刘璋本身就是一个懦弱的人,没有主见,也没人支持他,很快便被刘备打败,所以刘璋也没机会没能力灭张鲁。

  刘备当然也没有时间,因为要打刘璋吞并益州,而且要处理赤壁之战之后跟东吴孙权之间的矛盾,尤其是荆州之争,极大地牵制了刘备的兵力。

  而张鲁败给曹操,实质上早就注定了的。早在曹操创业重心在东部的时候,就向张鲁抛来橄榄枝了,封张鲁为汉中太守。张鲁也是很有一套的人,上面分析过,所以他能统治汉中三十年之久,一直到建安二十年。曹操带着十万大军来了,张鲁早就想投降了,但是他弟弟张卫不肯,跟曹操打了一仗,结果输了。所以最终张鲁还是决定,投降曹操保平安。

  不过张鲁还算是仁义的了,没有烧毁粮食跟财宝,这种行为得到了曹操的赞许。所以曹操也很善待投降后的张鲁,而事实上曹操特别喜欢接纳降兵降将,并且投降后都善待,甚至重用,这是曹操的一个跟刘备完全不同的地方。张鲁到了中原,使得五斗米教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对张鲁的评价

  虽然张鲁是割据一方的军阀,而且是五斗米教教主这个特殊的存在,但是实事求是地讲,张鲁对百姓还算是不错的,至少保佑了一方平安,治下发展也很好,之后蜀汉取得汉中实际上是得了张鲁留下的大便宜。张鲁本人,应该是胸无大志的,但从有限的史实来看,他应该是更倾向于和平,反对战争的,这在当时群雄割据互相攻伐视百姓生命为草芥的乱世,也是很难能可贵的。

  当然了对张鲁我也谈不上特别喜欢,但至少不讨厌,这个人是三国时期没那么耀眼,但又很特别的一颗星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