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救老婆难题”的出处,孟子与淳于髡之间的思辨

 东海寻人 2021-08-25

  昨天无意中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事情,就是“救老婆难题”的出处——原来是源自战国时期孟子与淳于髡的对话。

  事情是这样的,孟子出名后,来到齐国,于是齐国著名的外交官淳于髡跑去跟他辩论去了。

  淳于髡:“孟子兄弟,我请教你一个问题,你们儒家总是说“男女授受不亲”,是应该严格遵守的吗?”

  孟子:“那是当然,这个就叫“礼”,是我们应该遵守的传统。”

  淳于髡:“哦?那问题来了,孟子兄弟,如果你的老婆掉进水里了,我要不要去救她呢?”

  孟子很很老实,听完瞬间便生气了,大骂道:“废话啊,肯定要去救啊,见死不救那还是人吗?”

  不过孟子话刚落音,便马上意识到自己中计了,做出了自相矛盾的话,于是慌忙改口说:“男女授受不亲确实是礼制规定的,但是救助溺水的嫂子,可以当作权宜之计,并不冲突的......”

  很显然,孟子对自己的回答也不是很满意。

  这个便是最开始版本的“救老婆难题”,冲突矛盾的点在于遵守“男女授受不亲”的礼制与救女人性命之间的抉择。后世逐渐衍生出其他版本,比如皇帝叫臣子跳河该不该跳之类。到了近代又出现了老婆跟妈妈同时掉水里,该先救谁差不多意思。总之就是一件事情两种选择,有本质冲突,考察人们的价值取向。

  从孟子与淳于髡的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淳于髡的价值取向更偏向于功利主义,所以才会设计引导坚持理想主义的孟子跳进自己的陷阱中,然后加以责难。

  在这段对话之后,淳于髡便讥讽孟子:“既然你孟子说可以采取权宜之计打破礼制限制,去救助眼前该救助的人,那你孟子怎么不去拯救天下黎民百姓呢?”

  不过呢,孟子其实也是一个辩论高手,马上反应过来,反驳道:“拯救天下黎民百姓,具体做法是传授他们道,而不是像救老婆那样挨个去救。”

  意思就很直白,将儒家的使命定义为“教化”百姓,而非具体一个个去救助,不是非得事必躬亲。孟子这回答还算“完美”,淳于髡也暂时找不出破绽,于是这段辩论便告一段落了。

  不过呢,我认为孟子不算赢了,其实是输了一半,也就是前半部分。理想主义者很大的问题就是,为了遵守一个原则,而显得过于迂腐,有时反而不现实。不过后半部分确实是孟子赢了,因为理想主义者在宏观上的作用,会比功利主义者要大一些。

  看完上面这些问题,我最后问大家一句,假如你的老婆跟妈妈同时掉进水里,你会先救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