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未名新语 | 吕金泰:梦逐燕园觅博雅,情牵未名冀光华

 上帝也有烦恼 2021-08-25

  全文共2466字,阅读约需7分钟

图片
图片

关键词:未名新语

图片

编者按

伏暑的热浪尚未散去,空空的行囊还未整装,又一群新燕已经满怀期待与向往,畅想起一塔湖图的金秋风貌。回首来路,父母的陪伴点亮伏案夜读的课桌,师友的鼓励温暖风雨兼程的旅途;展望未来,希望与梦想的彼岸已近在咫尺,新的青春之歌即将唱响在九月燕园。聆听未名新语,书写你的北大故事,记录你的圆梦之旅!

图片

学生姓名:吕金泰

毕业中学:山东淄博实验中学

录取院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也许四年之后的我,无意间再次翻到这篇未名新语时,又会想起二零二一年六月二十六日的那个下午,一个少年端详着一张明信片,有些紧张地等待着成绩的公布。那张明信片上欲言又止的心愿,是一年前的他揣着五分忐忑与五分激动写下的。

梦想走近理想

小时候,不论是一次次听到别人谈及北大时那种羡慕的语气,或者是体验了几次去北京旅行却未能入校参观的遗憾,亦或是关注到北大的校园、师生屡屡刷屏电视、网络,都不断地让我心中那座名为北大的山峰愈来愈雄伟、愈来愈高大。

正如乔治马洛里的那句“因为山就在那里”,那时候,北大的梦想也止于“因为北大就在那里”。这个梦里填充的是北大的荣耀、头衔、优势……因此,虽然它闪耀着无限荣光,但又极易流于嘴边谈谈,轻飘飘的难以深入心底。

这个“梦”最终归于“想”,始于初入高中时北大学长学姐的演讲,就好像一个久睡的人听闻一声惊雷。令我感受最深的不是他们取得的过人成绩,甚至也不是他们所拥有的学习方法,而是他们让我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到北大学子的那种“千磨万击还坚劲”的态度,和那种“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风度。特别是光华的凯元学长,让我看到了什么是“责任心与能力齐强”,也为我播下了一颗希望报考光华管理学院的种子。之后的一年里,这颗种子萌发并茁壮,与之一同上升的还有自己的成绩。当一切都似乎步入正轨,好像只要维持现状,理想就能如约而至。但这样的想法终究是如泡沫般易碎,正如高二上学期那令人心碎的成绩。毋庸讳言,预期和现实出现极大偏差时,我很难做到如堂吉诃德般沉浸幻想。

但此时北大在我心中早已不止于一个名称、一所大学、一种理想。它代表的是我对一种更为向往的人生态度的追寻正是这种追寻,敦促着我疫情在家时查缺补漏、制定计划、严格执行,日日夜夜地思考与练习换来了成绩的回暖,更促成了我与北大的又一次邂逅。

图片

暑校点燃激情

尽管未能游览燕园,但北大的色彩却不会因空间的转移而消退丝毫。不论是生物学教授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娓娓道来DNA鉴定的经典故事,还是经济学博士用数学的工具洞察发展的规律,亦或是引燃全场的那句穿越时空的“团结起来,振兴中华”,都让我进一步认识到“北大”二字所载荷的重量,也鼓舞了我内心中的那团炬火。

那天下午,雨轩学姐让我们写下寄给一年后自己的明信片。“进入北京大学”这句话,终于被彼时的自己,怀揣着一颗激动而忐忑的心写下。那夜和小伙伴们互道晚安,却久久不能入眠。明明白天里“云游燕园”未览全景,但未名湖的波光此时却伴着月光泛入我窗;明明只是风扇的微弱风力,但拂过柳梢的那阵清风却穿越季节流过此刻;明明演讲早已结束,但那些经验、心得与思想此刻却无比清晰地重现在脑海。不仅那夜,每一个暑校的夜晚,“北大”二字都萦绕着脑海久久不去。离开暑校,我感受到一种召唤,来自北大,又来自心底。“我一定会与北大重逢”,一年前的我,暗暗把这句话刻在心底。

图片

汗水浇灌理想

暑校结束,数竞的脚步愈来愈近。然而在这高中阶段最后的一次竞赛中,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成绩,甚至比前一年有所后退。沮丧如潮水阵阵袭来之时,暑期学堂中记下的那句“控制好你的情绪”跃入脑海。冥冥之中好像得到了某种启示,让我全身心地投入到高考的备考中。

而疫情期间的积累与反思也显现了效果,高三上学期的历次考试,我的成绩优异且稳定。寒假学堂进一步加强了我的信心。目标的对岸好像已经渐渐清晰,迷雾似乎已经散开。不过这一次,我不会再像高二那样夜郎自大、过度自信,因为我不能让理想的绳索再一次离手,因为心念的不仅仅是燕园求学、未名漫步、家园恰饭,更是一位我想与之共同经历这些的人。高三的生活,与F1的赛场颇为相似。车手的水平固然有些差距,但更重要的是如何把每一圈推向极致,并且尽力在漫长的赛程中减少失误。身处其中,自然会有“但惜夏日长”的煎熬之感。但当每晚我望向星空,《星空日记》中那持守理想的眼神从星空射入我心。于是,尽管途中无可避免地引发了一些失误,但我牢牢地把握着学习的方向盘,不愿放过任何一个可以提速的直道,反复斟酌哪个问题的弯道可以解决。也许在旁观者的视角,我的赛车性能出色且稳定,但其实看似流畅的路线里,藏匿着无数次的观察、思索与调整。

这一切的驱动力,是北大,是关于北大的情愫与情怀。

图片

征途即将启程

当明信片被读了一遍又一遍,往日的心愿终于随着成绩的公布走入现实。也许是凯元学长让我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到北大人所承载的责任与担当,也许是暑校时听到有关管理学的种种知识,也许是那句“因思想,而光华”给我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在得知成绩的那一刹那,不,应该是在暑校,甚至是在三年之前,光华就注定在我的心中占有最重要的那个席位。手捧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刹那,我深知,旅途、甚至是征途,才刚刚启程。正如刘俏院长所言“中国未来要走的路还很长,充满挑战和困难。”身为中国青年的我们,正要搏击汹涌的海浪、共闯无人的险滩。

而即将进入光华的我,则希望能够继承先辈所延续的“为完美世界继续努力下去的意志与品质”,笃定“历史的关键抉择时”“一颗勇敢的心”,以期助力中华民族复兴之火熊熊燃烧。这份信念,是光华、是北大播种在我心中的,也必将在北大、在光华生根、茁壮。这注定不会是一个一帆风顺的故事,但这一定是一个献身美好和善良的故事,这一定是光华为推动社会进步而努力的故事,一定是由你我少年共同书写的故事。

书页正在翻开,待你我执笔,共写燕园情谊、光华故事!

文字 | 吕金泰,内容有修改

美编 | 童祎璐

审校 | 黄翘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