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还坐诊的时候,我一般都会摸一下病人的手,感知一下手的温度。这是侦测阳气是否亏虚、寒气是否存在的最为简便而有效的方法。 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会,四肢为阳气之末。 也就是说,人的四肢是阳气灌溉的终点。只要手足温热,阳气就比较充足;四肢温度不够,则提示阳气不足、内有寒气。 四肢温度不够,则提示阳气不足、内有寒气。 有经验的中医要想知道患者阳气虚不虚、体内有没有寒气,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摸一摸他手足的温度。医生用手感知出来的手足温热程度,一般分为手足不温、手足冰凉和手足厥冷三个层次。 手足不温,指的是手足的温度有所减低,感觉不暖和,这往往是阳气亏虚的先兆,可能有轻微的寒气; 手足冰凉则是指手足温度明显降低,摸起来凉凉的,有时还伴有湿湿的手汗、脚汗,这是阳气明显亏虚的征象,表明体内寒气很重; 手足厥冷则是手足温度极低,没有一丝热气,甚至未触摸到手足就感觉到丝丝凉气,有的人肘关节、膝关节之下都是冰凉冰凉的,这是阳气极度亏虚、阴寒极盛的表现,往往见于心绞痛、休克等急危重症。 对于那些手足厥冷而症状并不严重的人,也要提高警惕,防止危险的发生。 也有一些手足心发热的人,虽然手脚温热甚至发烫,总想摸住凉的东西才觉得舒服,但其人特别怕冷,容易出虚汗,这也是阳虚有寒气的表现。因为他的阳气太虚了,不能回纳,反而浮散于外,手脚便出现虚热的假象。 也有一些特殊情况需要分辨。比如有些容易生气的女士,平时打嗝、嗳气,生气后会突然昏厥;或者突然腹痛,马上就要大便,便后疼痛缓解。 这类人也会伴有手足冰凉甚至厥冷,但没有怕冷、精神萎靡等阳虚寒气征象,这是肝气郁结、阳气不能通达四肢的表现,不属于寒气。 “嘴巴干不干?”“想不想喝水?”“想喝热水还是凉水?”找中医看病时,您会不会感到奇怪:我不是糖尿病,不是尿崩症,也不是干燥综合征,怎么医生尽问一些不相干的症状呢? 其实,对于中医而言,了解患者口渴不渴,对于判断机体的气化状态,极为重要。 气化,这是一个复杂的名词术语。在化学上,它是指通过化学变化将固态物质直接转化为气体物质的过程;而在中国哲学领域,它是指阴阳之气化生万物的过程; 在中医学中,气化指的是人体内气机的运行变化和升降开阖,如脏腑功能的实现、气血津液的输布、经络的流注等等; 还可以专用于概括某些器官的特殊功能,如三焦对体液的调节称“三焦气化”,膀胱的排尿功能称“膀胱气化”。 们来看一个实际的例子。我们都知道,人体内有大量的水液,这些水液只有不停运动,才能发挥其正常生理功能,一旦停止运行,就会形成水肿、积液、痰涎等。 而水液运行的一种重要形式,就是要在阳气的温煦作用下,化成水气。这一过程主要依赖于肾阳的作用,称为肾的气化。 水液运行的一种重要形式,就是要在阳气的温煦作用下,化成水气。这一过程主要依赖于肾阳的作用。 平时我们知道,人只有在天热、干燥的时候,才会感到口渴,比如在炎热的夏天、在发高烧时;而在冬季,一般不会口渴。 因此,如果生病时不感到口渴,往往提示你阳热不盛,甚至有寒气内停;体内气候不热,所以您就不渴。如果您感到口干,但又不想喝水,或者只是想用水蘸一蘸口唇,并不想咽下,也提示有寒,或者是瘀血阻滞。 这时因为有寒气,水不能化,因而拒绝更多的水进入体内。如果口渴想喝水,则又分为两种情况:想喝凉水者,提示热盛阴虚;想喝热水,甚至滚烫的水,那是体内阳气虚竭、寒气太盛的表现。 因为体内阳气不足,不能通过蒸腾作用将水液化为水气,水就不能向上运行到口腔,起到滋润作用。对付这种口渴一定要注意,不能补水,而应该补火! 就是要及时温经回阳,祛除寒气。 概括一下,口渴不渴能反映您体内水液的气化状态。口不渴,或者口渴而不想喝水,或者想喝热水,都提示您体内阳气不足,寒气内存。 临床上我曾治疗一些干燥综合征的患者,口很干渴,但却喜欢喝热水,怕冷也比较明显,其他医生用滋阴的方药没有获得效果,而我判断为阳虚有寒,通过温阳散寒,症状就能得到缓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