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贾海忠教授运用微循环与升清降浊理论治疗室性早搏的经验总结

 昆山同德堂邹医 2021-08-28

背景:室性早搏是室性心律失常的一种,又称室性期前收缩(venticular premature beat, VPB),是指希式束分叉以下部位过早发生的,提前使心肌除极的单个或成对的心搏。它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它可以是独立的疾病,也可以是临床多种疾病的一种病理表现。室性早搏的症状因其类型及患者个体不同而有差异,常见症状包括心悸、胸闷、恶心、头晕、黑矇、乏力、喘憋、脉律紊乱等,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常分为功能性室性早搏和器质性室性早搏。现代医学治疗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室性早搏,疗效有限,且存在抗心律失常药的致心律失常作用,患者不耐受或出现复发。中医药治疗室性早搏具有疗效好、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小的鲜明特色。目的:贾海忠教授通过多年中西医结合理论及临床研究,创造性提出从微循环与升清降浊角度入手治疗室性早搏。本文旨在总结其运用微循环与升清降浊理论认识和治疗室性早搏的临床经验,为室性早搏提供新的理论认识、辨证思路和治疗方法。方法:本文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文献综述。通过检索文献,整理归纳现代医学对室性早搏的病因诱因、发生机制、分类、诊断、常用治疗手段和进展,并分析了现代医学治疗室性早搏出现的问题和局限。梳理并归纳了“心悸”学术源流和传统病因病机认识,举例说明近现代中医学家对心悸的病因病机、辨证治疗的创新和特点,并运用药物、针刺、牵引等多种手段治疗心悸,在实践中取得较好疗效,患者接受度和满意度高。第二部分为经验总结,通过跟诊、查房及讲授,从病因病机认识、辨证要点、辨证分型治疗等方面,总结贾海忠教授从微循环与升清降浊角度诊治室性早搏的临床经验,并提供典型病案以供学习讨论。结果:贾海忠教授总结多年临床经验,提出从中西医结合角度,运用微循环与升清降浊的关系认识和治疗室性早搏。贾教授认为心、脾两脏气、血、阴、阳的亏虚与室性早搏的发生关系密切,痰饮、血瘀、热毒、外邪等是疾病发生发展中的关键病理因素。贾海忠教授认为“清”为正常微循环代谢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能量;“浊”则为微循环的代谢产物。二者在微循环水平上的动态平衡,维持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若清浊升降失司,清者不能荣养微环境、浊者蓄积则生多病。“升清”指提供心肌正常功能活动的营养物质和能量,改善心肌微循环,纠正微循环障碍,使“浊”得以正常代谢,即为“降浊”。临床上需辨明微循环障碍的部位,以“升清”为主要手段,微循环为关键环节,“降浊”为主要目的,治疗室性早搏。将室性早搏分为气虚血瘀证、气滞血瘀证、脾胃虚弱证,分别以升解通瘀汤、血府逐瘀汤、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为主方加减化裁治疗,并根据患者兼证加减运用葛根、茯苓、黄连、苦参、丹参、瓜萎、薤白、菟丝子、桑寄生等,在微循环水平改善物质、能量代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