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寓意为自古以来圣贤都是孤独寂寞的,只有会喝酒的人才能够留传美名,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将进酒》,同诗还有“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之类的关于酒的描写,足见李白对于酒的热爱。而纵观我国古代诗人的发展历程,会发现所有诗人与酒似乎都结下了不解之缘,诗与酒相从相随,酒能刺激人的大脑兴奋从而迸发灵感,也能在愁闷郁郁之时消忧解闷,和文人墨客简直是绝配,鲜有诗人不爱美酒,接下来看看古代诗人与酒之间不得不说的故事吧。 李白与酒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因同一时期的诗人杜甫曾写道:“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又被时人称为酒仙。李白是古代最为爱酒的诗人,他现存诗篇一千余篇,其中有200多篇直接以“饮”、“酒”、“觞”、“酌”命名,与酒相关的诗更是不胜枚举。相传,李白初到长安时,与著名诗人贺知章偶遇,贺知章素来敬仰李白,当即要请李白喝酒,结果没有带酒钱,就将皇家饰品金龟用来换酒,李白阻拦之时贺知章笑曰:“今日有幸与仙人结友,定要喝个痛快,区区金龟又有何碍。”此后,贺知章向皇帝举荐李白,从而李白做了唐朝的翰林学士,金龟换酒也寓意着为人豁达、恣情纵酒和心想事成的美好愿望。 欧阳修与酒 欧阳修、北宋诗人,字永叔,号醉翁,是世人皆知的醉翁。人们常常说“醉翁之意不在酒”,就是源于欧阳修任滁州太守时写下的名篇《醉翁亭记》,不仅是简单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三水之间也”,还在于文中蕴含的饱含人生认识和哲理的深层意味,徜徉山水之间日子过得很惬意,仕途也很顺利,转瞬间十几年的光阴已经过去,老来多病,好友相继过世,政治上受诬陷,遭贬斥,忧患凋零,今非昔比,充满了世事无常和物是人非的感慨。庆历年间贾文元任昭文相时,常与欧阳修畅饮。贾知欧阳修饮酒时喜欢听曲,所以预先叮嘱一官妓,准备些好曲子来助兴。谁知这官妓闻而不动,再三催促,仍就无动于衷。贾文元感到很无奈。不料在宴席上,这位官妓在向欧阳修敬酒祝寿时,一曲又一曲地献唱。欧阳修侧耳细听,听完一曲,饮一大杯酒,心情十分痛快。贾文元感到奇怪,过后一问,才知道官妓所唱的曲,全是欧阳修作的词。 陶渊明与酒 陶渊明又名陶潜,字元亮,东晋时代诗人,他年少时写的《五柳先生传》中的五柳先生不图名利、不慕虚荣,独爱喝酒,和他的晚年生活极其相似,所以人们笑谈陶渊明自称五柳先生,在年少时就有了如此高尚的雅趣,也从侧面说明了陶渊明爱酒。庐山东林寺中很有名的慧远师傅曾经邀请陶渊明去寺中做客,陶渊明知道寺庙中是不可以喝酒的,不想答应慧远师傅的要求,所以陶渊明对慧远说:“您那可以允许我喝酒吗?可以的话,我就去。”最终慧远破例允许陶渊明在寺庙中饮酒,陶渊明才去了,由此可知陶渊明真是时刻都离不开酒啊。 诗与酒,可以说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最具有民族特色的孪生兄弟,诗酒趁年华,诗与酒早在3000多年前就被联系在一起,此后随着物质文明的逐渐丰富,人们对精神文明的愈加渴求使得二者联系越来越紧密,酒能激发诗人的创作灵感,诗能增添饮酒时的高雅情调,于是酒助诗兴,诗借酒力,诗酒相会成就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话。 |
|
来自: 闲云野鹤qpab3u > 《文化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