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朝歌古城·古镇·古村落·古民居》之朝歌古村落(四十一)泉头—诗经古肥泉

 文艺朝歌 2021-08-30

泉   头

杜永沛
 
泉头村位于淇县城西1公里,隶属于卫都街道办事处,村庄呈长方形,面积0.6平方公里,1021口人。清《淇县舆地图说》记载,泉头村属北关里,城北偏西五里,分为东泉头和西泉头两个村庄。“东泉头户二十三,口五十五。太和泉在村南,有龙王庙,祷雨辄应。宜麦、粱、蜀黍。沃土二获;沙石地一获,不宜麦。”“西泉头户三十二,口七十一。东有饮马池,东南宜麦、蜀黍、二获;西北沙石,宜粱、玉蜀、黍,一获。”

历史上,东泉头村与西泉头村相距约半里地,上世纪90年代以后,人口不断增加,两个村庄规模不断扩大,现在,两村之间已无间隔。

泉头村主要姓氏有赵、邵、潘、耿、张、牛、范等,赵、邵、潘姓分布于西泉头,耿、张、牛、范姓分布于东泉头。以上姓氏均为清朝末年或是民国初年由异地迁,其中,赵姓从小洼村迁来,耿姓由北阳衡门村南耿湾迁来,牛姓从黄洞村迁来。

一、村有三泉

泉头村属于岗丘地形,地势西高东低,利于断层裂隙泉形成,村里的泉很多,主要有三大泉。

(一)百泉

源于西泉头村正街中段,有细小泉水汇成涓涓细流,自西向东流淌,至村东,突然有近百个大泉涌出,村民称百泉。泉水汇集,形成宽约20米、深约5米河道。夏季雨水与泉水汇集,水深达3米——4米,其他季节水深约1米,东流,至东泉头村南200米处,与东泉头饮马池泉水汇合,东流再南流,入折胫河。上世纪80年代,百泉干涸,河道断流,仅在雨季有少量流水。现仅存干枯河床,部分河床被填埋,上建房屋。

(二)饮马池

亦称浴马池,位于东泉头南稍偏西。据传,因这里泉水清冽,泉边草木茂盛,风景优美,纣王经常来此游玩,并为坐骑饮水洗涮,故称“饮马池”。清光绪二十六年《淇县舆地图说》云:“饮马池亦名浴马池,在西泉头村东偏南,昔为大池阔百余步,今淤塞成小涧”。《朝歌乡志》记载,饮马池为“纣王坐骑到此饮泉之处”。池大致为长方形,东西长约100米,南北宽约50米,深约7米。此泉水旺,水从地下喷涌而出,形成直径1米的泉涌,另有多处小泉涌出。饮马池东南角有一座小石桥,水从桥下南流,与西泉头村的百泉水汇合,东流再南流,入折胫河。饮马池西不远处建有龙王庙、佛爷庙。


饮马池为泉头村民的生活带来极大便利,也为村中平添了美丽风景。冬季饮马池水暖如汤,水面不结冰,村民来这里洗衣洗菜;夏季饮马池水凉似冰,泉边凉风习习,村民聚集这里,惬意地享受清凉。水中有鲫鱼、黑鱼、鲶鱼、鳝鱼等数种鱼类,村民以及外地人常在饮马池捕鱼垂钓。

至上世纪80年代初,饮马池泉水水量急剧减少,几年后,泉不出水,饮马池干枯。现在,饮马池西半部分已经填平,成为果园;东半部分还留有长30米左右、宽20米左右、深3米左右的土坑,可见当年饮马池痕迹。土坑中种植有茂密的杨树,阴翳蔽日。饮马池东南角,可见古石桥桥基。

(三)太和泉

位于东泉头村东南,现淇县造纸厂院中间位置。嘉靖二十年《淇县志》记载,太和泉在东泉头村南,泉自地中出,积为方沼,横四十五步,纵二十二步。据泉头村村民讲,太和泉出自一礓石洞,洞深约2米,高约3米,洞对面建有一座小庙。泉水量较百泉、饮马池小。水出洞后,南流,再东流,入折胫河。淇县造纸厂建成后,太和泉干涸,现不存在。

百泉、饮马池、太和泉均为肥泉之源。

二、吟咏《泉水》的女诗人――许穆夫人

许穆夫人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爱国女诗人,她是春秋时期卫国卫宣公的孙女,卫惠公、黔牟君的侄女,卫懿公、卫戴公、卫文公的妹妹。生于卫都朝歌,长于卫都朝歌,嫁给许穆公后,人称许穆夫人。

许穆夫人自幼聪敏,才华出众,貌美多姿,能歌擅诗。她喜欢到风景如画的肥泉与姊妹们赏景玩乐垂钓泛舟。

许穆夫人远嫁许国之后,无日不怀念自己富饶美丽的祖国,曾以《泉水》为题,吟咏肥泉,表达她对朝歌的无限热爱,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泉水
毖彼泉水,
亦流于淇。
有怀于卫,
靡日不思。
娈彼诸姬,
聊与之谋。
 
出宿于泲?
饮饯于祢?
女子有行,
远父母兄弟。
问我诸姑,
遂及伯姊。
 
出宿于干,
饮饯于言。
载脂载辖,
还车言迈。
遄臻于卫,
不瑕有害。
我思肥泉,
兹之永叹。
思须与漕,
我心悠悠。
驾言出游,
以写我忧。

译文:
肥泉涌流哗哗作响,
不分昼夜向淇水流淌。
少女时无忧无虑心情舒畅,
出嫁后整天想卫国故乡。
召来那陪嫁的同姓女伴,
倾诉那无奈地思乡衷肠。
 
当年出嫁曾住泲水之滨,
父老给我饯行在祢地边上?
到婆家我懂得贤惠礼让,
因为我远离了父母兄长。
有事商量于同嫁女伴,
找伯姐帮助我定好主张。
 
归家不成去出游,
宿在干地吃在言(地)。
擦好轴油跑得快,
如果回家我还嫌慢。
马上能到卫故乡,
绝对不是坏事情。
 
想肥泉想得我心烦意乱,
想故乡想得我长吁短叹。
沬、漕两地我可爱的家乡,
今生今世我悠悠难忘。
驾着车马我奔走四方,
权且宣泄我思乡的忧伤。

许穆夫人的一首《泉水》,使肥泉名扬千古。


三、太和泉边武公祠

卫武公(公元前853—公元前758),系卫国第十世国君,卫釐候之次子,姓姬名和,朝歌人。公元前812年继位,在位五十五年,执政其间,修康叔(卫国始祖)之政,政通人和,国力强盛。公元前758年武公去世,被谥为“武”。卫人感其德,于淇园建武公祠,每年春秋祭祀;将祠前石河改名思德河,河中游的槐荫店改称思德村。

明弘治七年(公元1494),知县颜颐寿重修武公祠,正德、嘉靖年间又重修三次。隆庆三年(公元1569),知县李尚实将武公祠移至淇县城外东北隅旧天仙庙内,万历三十二年(公元1604),知县蒋行义将武公祠移到风景秀丽的太和泉南岸,崇祯五年(公元1632)知县崔庚将武公祠迁回淇园旧址。武公祠在太和泉存在二十八年,期间,官民常来这里举行祭祀仪式,以怀念天下为公、德高望重的武公。

四、太和泉中观澜亭

清顺治十七年(公元1660)《淇县志》记载,观澜亭在县西北三里太和泉上,修建年代失考。

据村民介绍,观澜亭建于碧波荡漾的太和泉之中,赤柱金瓦,攒脊飞檐,跃跃欲飞,与泉水相映成趣,为太和泉锦上添花。

五、龙王庙传说及碑刻

龙王庙位于东泉头饮马池西50米处,坐西朝东,背依太行山,面朝浩浩泉水,含依山镇水之意,与灵山的龙王庙遥相呼应。据传,灵山龙王庙管的是山水,泉头的龙王庙管的是地水,两庙各司其职,保佑淇县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百姓安居乐业。泉头村的泉,水根在灵山,水伏流东南行,到了泉头村喷涌而出,有“大洼井里掉了桶,不用着急泉头等”一说。龙王庙规模不大,但建筑精美,歇山回廊,四粱八柱,飞檐兽脊,金钉朱户,超凡神秘。庙里常年住有道士,香火四季旺盛。每年二月二,龙王庙前有集会,庙旁边搭起戏台唱大戏,赶会的,听戏的,人山人海。

清《淇县舆地图说》记载:“泉头村有龙王庙,祷雨辄应。”据村民讲,龙王庙非常灵验,天旱,龙王面前烧柱香,磕个头,雨说来就来,有“大红日头下大雨”之说。当时,方圆百里,无人不知泉头村的龙王庙。每遇天旱,步行的,骑驴的,骑高头大马,坐八抬大轿的,前来求雨者川流不息,龙王庙前香火袅袅,鞭炮声声,热闹非常。

日本人侵占淇县后,一天,一队日本兵开着汽车来到东泉头龙王庙前,拿出绳子,一端拴住廊柱,另一端拴在汽车上,然后,猛开汽车,反复数次,将龙王庙毁掉。之后,二月二龙王庙会也不复存在。

过去,龙王庙门前立有多通高大石碑,龙王庙被日本人毁掉后,碑刻也遭到破坏。新中国建立后,碑刻再度遭到破坏,或被砸毁,或被运到饮马池上修桥。现在,饮马池东南角还埋着几通石碑。

十多年前,经过几位热心村民四处寻找,找到一些石碑碎片,集中存放在龙王庙院里。根据残缺碑文,可以确定有明崇祯年间碑、清乾隆年间碑、清同治年间碑等,数量达七八块之多。

残碑中,清代同治年间《重浚勺金河记》碑价值最大。折胫河,又名勺金河, 历史上,官府对其进行过多次疏浚,但都没有留下翔实的记录。清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河南巡抚钱鼎铭再浚折胫河。自太和泉至西沿村,凡四千六百余丈(约合15180米),深七尺(约2.1米),宽二丈六尺(约8.6米),历时半年,耗银六千八百两。完工后,钱鼎铭亲自撰书,勒石立于太和泉畔,以垂训后世。《重浚勺金河记》是淇县水利史上较早的文字记录,而且载入了《清史稿》,有较高的历史、文物价值,同时,碑文是圆转遒丽的赵体字,全文711个字,字字端庄,笔笔不苟,堪称书林之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据泉头村老人讲,新中国建立前,周边县市的汤阴、安阳、卫辉、新乡等地常常有人来龙王庙前观赏这块石碑,并将碑文拓片。文革期间,此碑被砸毁,做房基石使用。上世纪90年代末,经村民耿王保、牛永福、牛山岭、潘和义4位老人寻找发掘,找到了这块《重浚勺金河记》古碑,但碑体残缺,字迹无法全部辨认。幸运的是,几年前,淇园工作室的同志在已故老教师李金铎先生家中发现《重浚勺金河记》碑文拓片,使全部碑文得以再现。

还有一通保存完好的毛石石碑,高1.5米,宽0.56米,厚0.22米,边沿不整齐,碑面凸凹不平,上刻“灵应泉”三个大字,旁有“乾隆七年九月立”小字,没有署名。据村民讲,此碑为古代一位官员所刻。这位官员遇到了麻烦,听说泉头村的龙王庙灵验,就大老远跑来祈求龙王爷保佑,没想到祈愿成真,老龙王爷保佑他渡过了难关。为了表示对龙王爷的感激,就勒石以歌其功,但因公务繁忙,仓促用毛石刻字以了结心愿。

(撰文:杜永沛   摄影:苏麟、王慧  绘画:杨光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