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停课不停学”思行记

 新用户9913Bpb0 2021-08-30

“停课不停学”思行记

                     |潘丰洁

今年寒假是我人生中最长的一次寒假,流水结冰又化了,花儿谢了又开了,鸟儿飞去又回来了,可,还没有开学。

空中课堂已经进行了三周,网课效果怎么样?学生有没有在认真上课?朋友圈的老师都在绞尽脑汁,监督学生的学习成为难题。在停课不停学的大环境下,我们怎样突围?

叫停小打卡

微信小打卡、钉钉、打卡助手等各种软件在这个时候一下子火热起来。我曾经也一股脑热,兴致冲冲组织家长各科打卡。那两天的工作量,令我有些焦虑,我的手机像挂着点滴,一直在充电;和同事商量怎么反馈作业,教家长怎么打卡,我打字快打到手抽筋;打卡圈的作业,眼花缭乱,检查作业到眼睛流眼泪。家长也被硬生生逼成手机达人,get手机隐藏功能,有苦不敢言。这时,周校长发了几篇文章,让我们冷静下来。《上网课,我们家长可以做什么》,文章里倡议学生不写电子作业,教师不批改电子作业。《除了上网课,我们还可以做什么》,校长和学生分享歌曲,阅读推荐,一同关注疫情下正能量的一面,我不禁感叹于校长温暖教育情怀。

 学生每天上四节网课,还要盯着屏幕做作业,最辛苦的不是老师和家长,而是学生。如果这次在家学习是以孩子的视力和身体健康为代价,那真是得不偿失。教育不应该是这样冷冰冰,按部就班的,甚至添油加醋的,教育应更有情怀更温暖一些。我幡然醒悟,也冷静下来,叫停小打卡。

刺激的抽查

叫停了小打卡,不是消极对待学生的学,学习需要来点好玩的。于是我想到了抽查,“中奖”的感觉应该很刺激吧!我与学生约好,每天七点,在群里公布三位待抽查同学的名单,同学们要在半个小时内上传四科的笔记和作业。各科老师们按需在群里点评反馈学生的作业。虽然只有三位同学的作业,往往也能反映出一些错误率高的问题。老师可以做微课或者PPT形式进行重点讲解。我常常能看到老师们专业又细致的点评,这也是建立学生与科任老师之间关系的好办法。

抽查,有点小刺激,又有点小期待,这样挺好!

“大家来找茬”

抽查的形式,让老师和学生之间互动起来了。但学生与学生之间,仍没有互动。因着疫情严重,同学间也不能窜门,我想着怎么让学生之间动起来。第三周的课程是经典诵读,每天有两首古诗的背诵。背诵古诗的抽查是语音形式的,大家都听得到,何不把老师来听变成学生来听?同学间互听背诵,互相纠错。我取了一个有趣的名字“大家来找茬”。于是,每天七点的班级群变得热闹起来了。学生的耳朵比我还尖,总能很迅速找出小错误。一个多音字,经过好几个同学找资料考证,最终定下来。背诵的同学,在经过提醒,不厌其烦重新背诵,同学们纷纷送上鼓励的大拇指。

虽然隔着屏幕,我能感受到那种在教室里一起学习的美好!

线上共同体

空中课堂继续着。一天,我的微信里忽然多了一个群——“线上'学习共同体’实践群”。在教室里,共同体尚未成熟,现在要搬到线上,简直不敢想象。但校长的几句话我很有共鸣:把只听只接受的课堂,转变为学生输出型课堂。空中课堂的课,老师很优秀,课堂呈现很理想,但没有学生这个学习主体性的在场,始终不能称之为好的课堂。只有学生表达出来,才能知道学生学得怎么样。

说干就干,我先拉了一个组长群,把线上共同体的初衷、实行方法、任务、流程都讲了一遍。随后我将班级学生拉了7个微信小群,每个群4-5名同学。讨论完后,请每位同学在小群里反馈线上讨论的优缺点,组长再汇总发给我。

第一次尝试可以用手忙脚乱来形容。有4个小组勉强能够进行下去,有3个小组似乎离不开老师的帮助,万事开头难!第二周的线上讨论,我找了一首小诗《向着明亮那方》作为开场,避免冷场。我和数学老师先后进入到7个小组。我们发现话接不下去的情况,是因为学生忘记了发言的模式。第三周线上讨论,我整理了共同体的发言模式发到群里,鼓励组长如果没人回答,自己先做示范。开场是轻松的背古诗环节,一个小时的讨论一下子就过去了。这次讨论不用我说什么,悄悄地进入小组群,静静听三五分钟,再悄悄退出,去另一个小组。我竟然觉得这个过程有点享受。

三周的线上共同体讨论,从难以想象,到小有收获。在同学们的反馈中,很多同学提到:“经过梳理和发言,知识点记得更清晰了”“在不方便出门的今天,能听到同学们的声音,彼此交流学习感受,真好!”这种新型学习方式也得到了家长的认可。芳的家长私信我:“老师啊,和同学们聊聊学习,这个讨论太好了!”经过三次尝试,学生成长了很多。有同学说,没轮到你讲的时候关静音,减少干扰,他们在技术上越来越娴熟了;有同学说,讨论时把要用的东西都准备好,就不用跑来跑去了,他们对讨论有要求了;有同学说,开视频讨论,可以看到同学们表情,知道有没有认真,他们追求讨论的有效性了……

这些小细节是过程中生成的,不是老师硬性要求的,这是自我探索和相互提升的效果,这不正是共同体的用意吗?当天的总结,我大大表扬这群孩子,任何事情都需要过程,我们初尝甜头,大家未来可期!

书信架桥梁

书信一直桐小的校长与老师之间,老师与学生之间沟通的重要方式。周校长四年间林林总总写了三百多封信。书信,使沟通更加平和、润泽。在校期间,我每个月给学生写一封信,在这假期无限延长期间,我给学生写了9封信。内容有作业反馈,有学习总结,有精神传达,有鼓舞奋进。在疫情期间,这样的书信拉近了我和学生的距离,见字如面。这些信也使家长更加信任我,学生在家里有什么学习问题,总是第一时间联系我。

这几天看朋友圈,画风渐渐有变化。从打卡成风,变成眼睛度数又增加了,有需求要换眼镜了。这和当初打卡成风的画面,截然不同!这三周,我没有打卡没有远程监督,但学生是往积极的态势发展的。很喜欢一句话:每临大事有静气!安静下来,保持一份静气与定力,往往能发现更多更好的突围的好办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