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周一书:《孤独六讲》

 每日糊图 2021-08-30

每周一书

No.036


一切都很美,特别是那个孤独

——《孤独六讲》 

推荐程度:*****

(蒋先生总是能触动你的内心)

“想要快速打破孤独的动作,正是造成巨大孤独感的原因。”

一直想表达却又不知道如何表达的感觉被蒋先生这么就一针戳破了。其实孤独并没有什么不好,我们其实并不是害怕孤独,而是只是害怕寂寞。每个人都会孤独,或者说都应该孤独。因为孤独就是和自己谈的一场恋爱,时间非常短,就短短的一辈子。但很多时候我们把孤独和寂寞混淆,进而开始试图打破她,很普遍的方式是往群体里钻,特别是往群体认同的方向去归因,但往往发现在这种伤害孤独的过程中却产生了更大的寂寞感。其实群体一部分的作用就是消除你的孤独,乃至于进一步消除你的存在。如果是一个包容性不强的群体,你只会随着孤独的被剥离越来越寂寞,家庭环境也是如此。接受乃至享受孤独是个体最有价值的事,学会以后才能更好的在群体里生存。同时我们也应该更加尊重别人的孤独,就像蒋先生说的,“对他人的批判不叫道德,对自己行为的反省才是。”

当然蒋先生不会仅仅从群体和个体的角度去阐述孤独观。这本书其实是2002年的六次演讲的汇编,选择了六个不同的角度去阐述孤独:情欲孤独、语言孤独、革命孤独、思维孤独、伦理孤独和暴力孤独。想起对于蒋先生的喜爱是从吴哥窟之美开始的,貌似蒋先生很多书都是从讲座落地的。因为他思想很美,文字很赞,然而他的声音更具有吸引力了。也许这么说一个男人不太好,而且还是个老男人。但蒋先生的声音真的是让人欲罢不能,他的演讲也是我最喜欢听的,没有之一。每个字都具有穿透力,直击内心形成共鸣。今天看来这个孤独的主题尤为明显。

其实看书的过程本身也是孤独的。这一切的孤独都来自于内心,因为你总有一个无法分享乃至于自己都不了解的内心,当把这份自我的感觉想要展现出来的时候,你就孤独了,当硬要放到群体中去历练的时候,你就寂寞了。因此孤独本身不是什么很稀奇的事,无非是你能不能和你的孤独友好相处。或者也可以从蒋先生的六个角度去面对自己的孤独,也许会有不同的感觉。我甚至想写六篇感想针对不同的孤独。但其实又何必呢,我可以独自去回味这种孤独感,也不用去打扰别人的孤独。因为别人只要看这本书就可以了。这一切都很美,特别是那个孤独。

2016-11-30 


版块介绍:

"每日糊图“,每天会推荐当天随手拍的一张照片和一些感悟的文字。
每周一书”,每周五晚会推荐给大家过去的7天看过的好书,分享读后感想。
每月一片”,每月1日晚会推荐给大家上个月看过的精彩电影,分享相应影评。

书海遨游”,Ricky看书的口味很杂,什么都看。所以除了每周推荐一本外,大家还可以看看Ricky还看了一些什么书。

每日糊图

微信:intoRicky

每日拍张照,每日想点事,

糊理又糊图,人世走一遭。

这里有关摄影、生活、

还有这个世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