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掌柜手记|教我如何不想他?!

 九月徽州 2021-08-31

       岁末交替之时,胡适在朋友圈又火起来了。“世间唯一的君子,名字一定叫胡适”我点开一看果然是一片赞誉之声,完美的圣人追求,一直是大家可望不可及的喜好。我既身位于胡适故乡之邻,怎能不满足大家的好奇之心呢?带着敬仰和好奇,我踏上了男神的故乡之路。


         胡适(1891年12月17日-1962年2月24日),原名嗣穈,学名洪骍,字希疆,笔名胡适,字适之。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徽州绩溪人,以倡导“白话文、领导新文化运动闻名于世。”百度上的徽州绩溪人的注解让我欣慰。如果写做宣城市绩溪县人,恐怕真有风马牛不相及之感。


              这么青涩的胡适,你们见过吗?还没赴美的他,羸弱瘦小。

       胡先生的老家在绩溪县的上庄,距离歙县53公里,开车1小时左右。路况不错,只是村容村貌早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了


     虽然有了一定的思想准备,可是到了那里,还是忍不住扼腕叹息,对比去过的鲁迅故居,胡先生的房子,显得那么的寒酸和小家子气。


    所陈列出来的东西,乏善可陈。



     典型的徽派堂前,想起胡先生提着长衫迈步于此,只怕在母亲的教导下,早就有要有一番作为的男子汉雄心。


     古徽州教育十分发达,明代以后,村村有书屋、书院,大家族还专设教馆。因为教育的普及,徽州女性在丈夫常年外出的情况下,重视教育,崇尚儒学。在徽文化的浸染下,她们沉稳持重,较少幻想和浪漫色彩。胡适的母亲,冯顺弟,17岁嫁给了比她大三十岁的胡适父亲,成为他的续弦冯顺弟肯嫁给那个比她大那么多岁的男人当然不是爱情使然,作为贫家长女,她有着现实的考虑,以做填房的彩礼,给家园在战火焚毁的父母,盖一座新房。



        众所周知,胡适的婚事被母亲早早的定下,他去美国后,结识了心仪的韦莲司,却还是选择了包办婚姻,娶了一个自己从未见过的女人。在胡适的婚姻问题上,作为一个拥有着35个荣誉博士学位的学贯中西的大家,他的决绝和务实,我倒宁愿相信是强大的基因力量。


      只是这一句“情愿不自由,便是自由了”豁达背后多少透着几分无奈。

   据说是原物,胡先生的兰花草小诗闻名遐迩,此窗板若是真迹,堪称佳配


  胡先生和江冬秀的新房,阴暗狭小


  字如其人,局促中努力向外伸展的儒雅和不拘一格。


  胡家小院,地上的鹅卵石应该是重新铺过的


 胡家厨房,有点点惊讶,这种厨房连带着茅房的,在歙县,我从未见过


胡家在当年也最多算小康,算不得大富大贵的人家,门楼可见一般


         只能聊以自慰,我踩过的这块青石板,一定是他也曾经踩过的。


                          什么叫学霸?

胡适学术上对普罗大众最大的贡献,就是力推白话文。一想到如果不是他,我现在还得用之乎者也来写文章,真是抓耳挠腮。

       国学大师章太炎的大弟子黄侃,恃才傲物。抵制白话文,黄侃在讲课中赞美文言文的高明,恶毒的举例说:“假如胡适的太太死了,他的家人电报必云:'你的太太死了!赶快回来啊!’长达11字。而用文言则仅需'妻丧速归’4字即可,仅电报费就可省三分之二。” 

       于是在课堂上,胡适大讲白话文的好处时,有位同学不服气地问:胡先生,难道说白话文一点缺点都没有吗?白话文语言不简洁,打电报用字就多,花钱多。 

胡适说:不一定吧。要不我们做个试验。前几天,行政院有位朋友给我发信,邀我去做秘书,我不愿从政,便发电报拒绝了。复电便是用白话文写的,而且非常省钱。同学们如有兴趣,可代我用文言文拟一则电文,看看是白话文省钱,还是文言文省钱。 

同学们果然纷纷拟稿,最后胡适从电稿中挑出一份字数最少的且表达完整的,其内容是“才学疏浅,恐难胜任,恕不从命”。胡适说:“这份电稿12个字,还是太长了。我用白话文只须5个字:“干不了,谢谢。” 


整个故居里最令人耳目一新的就是这个石碑,不知道是谁选的。我觉得特别代表我的心,特别代表着未来的岁月里,胡适将会取得的应有的地位。


最后,欣赏一下胡适先生的手书诗句。

tips:单去上庄,有点冤枉,路上会经过一个棋盘村,没有门票,没有游客,清静寡淡,值得一游


                                                                        图by素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