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节气 | 春分:调理阴阳平衡,协调机体功能重要时期,顺天时,平稳过仲春

 素问健康 2021-09-02

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是农耕的重要时节。

分者,半也。这一天为春季的一半,故称春分。

春分这一天,太阳的位置在赤道的正上方,昼夜持续时间几乎相等,春分过后,太阳的位置逐渐北移,开始昼长夜短。所以春分在古时又被称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

“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春分是一年四季中阴阳平衡,昼夜均等、寒温各半的时期,所以人们在保健养生时应注意保持人体的阴阳平衡状态。

昼夜平分,倒春寒高发季节

在春分时,太阳直射在地球赤道上,晨昏线恰好通过两极,全球各地昼夜平分。春分以后,太阳光直射点逐渐北移,北半球白昼时间逐渐延长,黑夜时间逐渐缩短,一直持续到夏至,达到白天最长,黑夜最短。

此时天气虽已转暖但气温极不稳定,因为东亚大槽明显减弱,西风带槽脊活动明显增多,蒙古到东北地区常有低压活动和气旋发展,低压移动引导冷空气南下,北方地区多大风和扬沙天气。

在江南和沿长江一带,北方的冷空气与来自南方的暖湿气流相遇,在天气回暖的经常会有冷空气的侵入,从而出现春季连阴雨,使气温明显降低,就形成了人们常说的“倒春寒”。


春分一到,雨水明显增加。春分节气后,气候温和,中国南方大部地区雨水充足,阳光灿烂,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

春分节气平分了昼夜、寒暑,人们在保健养生时候应注意人体的阴阳平衡,无论在精神、饮食、起居等方面的调摄上,还是在自我保健和药物的使用上,都应该遵循平衡的原则。

气温极不稳定,这些疾病易发生

春分节气正好平分昼夜,是调理体内阴阳平衡、协调机体功能的重要时机。此时天气虽已转暖但气温极不稳定,某些疾病极容易反复和加重,尤其容易发生感冒和过敏性疾病。

春分节气,人体的血液和激素活动处于高峰期,春天多变的气候又会使体内失衡,诱发一系列疾病。

★ 防过敏

随着气温上升,过敏性结膜炎、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及各类过敏造成的皮肤炎症患者比往常明显增多。


春分时节,正值春暖花开,最常见的过敏原就是花粉。广东这样的气温和湿度,非常适合尘螨的生长繁殖。约60%~80%的儿童过敏性哮喘都与尘螨有关,在铺床、叠被子、打扫卫生时,尘螨极易飘散于空气中,被人体吸入。

防皮炎

天气回暖,很多网友都喜欢出游踏青。但春天万物复苏,很多植物开始开花,不少人在踏青后容易患上季节性皮炎,是对这个季节特有的过敏反应。这种病好发于春、秋季节,女性多见。是一种季节性反复发作、由花粉等引起的一种接触性皮炎。

★ 防上火


春天虽然气候适宜,但风多雨少,人体内的水分容易通过出汗、呼吸而大量丢失。加上天气变化反复无常,不能保持人体新陈代谢的平衡和稳定,导致生理机能失调,出现咽喉干燥疼痛、嘴唇干裂、大便干燥等“上火”症状。

要防“上火”,首先要生活有规律,注意劳逸结合,适当休息;多吃蔬菜、水果,忌吃辛辣食物;多饮水,促进体内“致热物质”从尿、汗中排出。

遵循平衡之法,安然度过春分

春分时节正是调理体内阴阳平衡,协调机体功能的重要时机。春分时节,在大自然中阴阳各占一半,因此日常饮食、起居等方面要遵循阴阳平衡原则,保持机体功能的平衡协调稳定。

穿衣厚薄平衡

着衣宜下厚上薄,春分属仲春,宜晚睡早起,慢步缓行。尤其是抵抗力差的老人及小孩,更应注意适时增减衣物,以免穿脱不当引起感冒。

▲点击购买素灵香囊

通过佩戴香囊,可以有效防治春季流行病。将芳香药如苍术、吴茱萸、艾叶、肉桂、砂仁、白芷等制成药末,装在特制的布袋中,佩戴在胸前、腰际、脐中等处。

饮食宜寒热均衡

我国古代名医孙思邈说过:“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春季饮食调养宜选辛、甘温之品,忌酸涩,要“以平为期”,保持寒热均衡。

春分饮食上可根据个人体质情况进行饮食搭配,如吃鸭肉、兔肉、河蟹等寒性食物时,佐以温热散寒的葱、姜、酒等;食用韭菜、大蒜等助阳之物时,配以滋阴的食物。

春分时节可多吃春季时令菜。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说要“食岁谷”,意思就是要吃时令食物。春天里植物生发出新鲜的嫩芽,其中,可以食用的春芽有很多,如香椿、豆芽、蒜苗、豆苗等。


岭南之地春天多有湿气,脾喜燥恶湿,湿气重本就不利于脾气运化,而甘甜之物过多则容易滋腻碍脾,更难运化湿气。故甘甜之物以适量进食为度,即进食后无明显饱胀不适为好

推荐药膳:鲜笋蒸鱼云


材料:鱼云10余只(每只约25g),鲜竹笋250g,青辣椒、姜丝少许。

制法:鱼云洗净,洗鱼云的时候要把紧粘着鱼鳃的黄胶撕去,蒸起来才没有腥味。然后把青辣椒、鲜笋切成丝,与姜丝一起拌匀,加调料品调味,蒸熟即成。

小贴士:鱼云即一只鱼头之中,鱼鳃两边、白色半透明胶状、仅有的两小块鱼肉,因具有丰富的蛋白,为女性美容佳肴。

云可温中补气,暖胃健脾,润泽皮肤的功效,配合生姜、辣椒温补中土脾胃,非常适合脾胃虚寒体质人群,尤其春季容易腹泻、皮肤干燥的人群。

按摩气血阴阳平衡

阴阳在人体上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寒热,一是气血。寒为阴,热为阳;血为阴,气为阳。一个人只有阴阳平衡了,寒热才能平衡,气血才会通畅。

“头者,精明之府”,它不但穴位丰富,而且是人体经络汇集的重要部位,“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头面”。


春季早起时,如果趁着大自然阳气和体内阳气开始升发之时,适当梳梳头,刺激头部诸多经穴,能让体内阳气升发舒畅,令气血流通,使人神清气爽。

运动时注意动静平衡

春分运动与情志养生有机结合。要顺应春天阳气生发、万物始生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春属木,与肝相应,肝的生理特点是主疏泄,在志为怒,恶抑郁喜调达。

怒是养生大忌,又是情绪致病的元凶,对健康危害极大,所以要力戒暴怒。春季更忌情绪抑郁,要做到心胸开阔、乐观豁达,这样才能保障身心健康。

春分是放风筝的大好时机,既可以获得欢乐,又可以运动全身、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对于神情抑郁、失眠健忘的患者,还有祛病养生的作用。

脾胃都属于土,好像土地,要想让土地工作就得耕锄,如果不动,这块土地就要荒芜了。散步就像耕锄脾胃土地的锄头,所以散步能够消食。

春分可以适当散散步,散散步其实是有讲究的。刚开始走的时候要徐徐行一度,然后逐步加快,散步的散,就是不拘一格,比较随便的意思,得在一种闲暇自如的状态下进行。这样强身的同时还可以养生。


散步最忌勉强,这不是几千米的耐力跑,适可而止。

饱食后是需要消化的,如果饭后不动,食物就会停留在胃里,如果缓缓行走,就会调动脾气,脾胃合作就会使得食物的腐熟更加容易。

吃过饭,过半个小时,出去走走,即使年老体弱,不能出门,也可以在家里走几圈,对筋骨、脾胃都很有好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