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阳系谜案!小行星碰撞后的碎片去哪了?

 wxsjbcf 2021-09-02

◎ 科技日报记者 张梦然

太阳系存在一个重要谜案:小行星撞击的碎片哪去了?科学家长期以来都找不到这种碎片的记录,这一困扰学界的谜团又被称为“地幔失踪案”。

而据物理学家组织网1日消息称,天文学家现在利用计算机创建一个新的行星撞击模型,模拟显示的结果或能为解决长达数十年的悖论提供了一个潜在方案。

图片

新模型为解决一个数十年的天文学悖论提供了潜在方案。图源:NASA/JPL-加州理工学院

在太阳系中,像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这样的类地行星,被认为是由星子(太阳星云的一种,为原行星盘和残骸盘内的固态物体)及小的早期行星形成的。这些早期的行星,通过碰撞和合并,并在时间的推移中才能逐渐增长,这一过程使它们具有了今天的规模。

行星“成长”中的这种碰撞所产生的碎片可以从固体到气体。但这些剧烈碰撞所释放的物质通常被认为会围绕太阳运行,“轰击”其他正在生长的行星并改变了小行星带的组成。但是现在看来,小行星带似乎没有包含这种撞击碎片的“记录”,这是几十年来一直困扰着天文学家和天体物理学家的一个谜团。

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地球与太空探索学院的研究人员对这种“差异结局”感到好奇。此次,他们着手创建了一个行星碰撞的高级计算机模型,并取得了令人惊讶的结果。模拟表明,这类大型碰撞主要形成的是气体,因此在当前的太阳系中几乎没有留下痕迹。

结果显示,行星之间的大规模碰撞其实并没有产生岩石碎片,而是将岩石蒸发成了气体,与固体和熔融碎片不同,这种气体更容易逃离太阳系,几乎不留下行星撞击事件的相关痕迹。而此前,“大多数研究都专注于撞击的直接影响,但碎片的性质尚未得到充分探索。”研究人员艾伦·萨特表示。

这一研究已发表在近期《天体物理学杂志快报》上。


来源:科技日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