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凌湘力教授辨治脾胃病学术思想总结及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组方用药规律研究

 昆山同德堂邹医 2021-09-02

研究目的:凌湘力教授师从湖湘名医欧阳锜先生[1],从事中医诊疗工作40余年,具有丰富的临证经验,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治疗脾胃病的学术思想。本研究通过查阅研读凌湘力教授相关文献,总结其辨治脾胃病思想特点;同时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对胃痛、腹痛、呃逆病医案进行数据挖掘,总结其处方用药规律。研究内容:本研究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认真查阅、研读凌湘力教授相关文献,追溯其学术思想的师承渊源;通过研读文献、门诊侍诊、访谈等多种方式,总结凌湘力教授辨治脾胃病的学术思想特点。二是收集凌湘力教授在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名医工作室工作期间诊治胃痛、腹痛、呃逆病的医案。首先,对所收集的医案进行分类整理,使医案内容规范化标准化,以便于后期的数据分析能够准确。其次,对收集整理的病案信息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21,通过该软件集成的多种数据挖掘方法[3]对医案数据进行处理得出分析结果。研究结果:1.凌湘力教授的中医辨治思想继承于湖湘名医欧阳锜先生的“病症结合、和法、求衡”理念,并在长期的中医临床工作中反复凝练深化,融入自己的心得体悟,形成了风格较为鲜明的临证辨治思想。研读凌湘力教授相关文献,将其辨治脾胃病思想特点总结为以下四个方面:①病症结合,主次分明,标本兼顾②重求衡,和为贵③调情志,畅气机④以中为体,以西为用。2.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对胃痛病医案进行数据分析可以发现凌湘力教授治疗胃痛、腹痛、呃逆病的组方常用药物、组方关键药物、出现频率高的常用的药对组合,得出治疗胃痛、腹痛、呃逆病的核心组方,并由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分析得出新方。研究结论:1.通过研读凌湘力教授相关文献,可知其辨治脾胃病学术思想传承于湖湘名医欧阳锜先生,概括起来表现为病症结合、衡和思想、调情志、中体西用等方面。2.通过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对凌湘力教授辨治胃痛、腹痛、呃逆病医案进行分析,发掘出其潜在的组方用药规律,分析凌湘力教授组方药物中的高频药物、关键药物、核心药物组合、关键药对及药物组合、新方,可以发现组方用药规律与凌教授辨治脾胃病的学术思想特点相互印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