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杜甫:复愁十二首

 泮溪别馆 2021-09-02

图片

杜甫(712212 [1]  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出生于河南巩县,原籍湖北襄阳。 [2-3]  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杜牧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少年时代曾先后游历吴越和齐赵,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三十五岁以后,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官场不得志,目睹了唐朝上层社会的奢靡与社会危机。天宝十四载(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先后辗转多地。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杜甫创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以及三吏三别等名作。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大历五年(770年)冬,病逝,享年五十九岁。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图片

复愁十二首

其一

人烟生处僻,虎迹过新蹄。

野鹘翻窥草,村船逆上溪。

其二

钓艇收缗尽,昏鸦接翅归。

月生初学扇,云细不成衣。

其三

万国尚防寇,故园今若何。

昔归相识少,早已战场多。

其四

身觉省郎在,家须农事归。

年深荒草径,老恐失柴扉。

图片

其五

金丝镂箭镞,皂尾制旗竿。

一自风尘起,犹嗟行路难。

其六

胡虏何曾盛,干戈不肯休。

闾阎听小子,谈话觅封侯。

其七

贞观铜牙弩,开元锦兽张。

花门小箭好,此物弃沙场。

其八

今日翔麟马,先宜驾鼓车。

无劳问河北,诸将觉荣华。

图片 

其九

任转江淮粟,休添苑囿兵。

由来貔虎士,不满凤皇城。

其十

江上亦秋色,火云终不移。

巫山犹锦树,南国且黄鹂。

其十一

每恨陶彭泽,无钱对菊花。

如今九日至,自觉酒须赊。

其十二

病减诗仍拙,吟多意有馀。

莫看江总老,犹被赏时鱼。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